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60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建立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分离4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髁突软骨,采用胰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方法收集4 h和12 h 2个时间点的髁突软骨细胞,连续体外培养并传代至P10。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甲苯胺蓝、阿利新蓝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髁突软骨细胞进行鉴定;利用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通过Western 免疫印迹分析细胞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和SOX9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Western 印迹条带灰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兔髁突软骨细胞体积较大,呈纺锤形或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细胞爬片染色结果为阳性。随着细胞传代“成纤维样”细胞比例逐渐加重,P2代之前的细胞形态差异较小。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兔髁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符合经典的S形生长曲线。Western 印迹结果表明,4h和12 h所收髁突软骨细胞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和SOX9表达无显著差异。
结论
使用本方法培养兔髁突软骨细胞简单有效。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存在去分化现象,但P2代以内的髁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适合用于后期实验研究,P3代以后的髁突软骨细胞逐渐丧失原有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究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与静压力下髁突软骨细胞生物学响应的关系。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100 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0、1、2、3、4 h的加压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比较分析髁突软骨细胞COL2A1、Ihh和PTHrP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RT-qPCR检测分析静压力对Ihh和PTHrP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0 h和3 h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静压力对髁突软骨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压力加载3 h后,COL2A1出现明显高表达;Ihh蛋白表达在0~2 h内逐渐升高,在2~4 h内却逐渐降低;PTHrP在0~2 h内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并在2~4 h内维持着一个较高水平的表达。RT-qPCR检测发现Ihh在压力加载1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而PTHrP则在2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100 kPa静压力加载3 h后,髁突软骨细胞突起增多、变长。结论 兔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宜的静压力可以提高髁突软骨细胞的成软骨能力;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参与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改变的适应性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33.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2014,42(8):1617-1622
Purpose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stability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crews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Patients and methodsThirt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nd underwent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SSRO)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 Group A, 4 screws and a 4-hole miniplate were used for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an osteotomy and 3 screws, only 1 screw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and a 4-hole miniplate were used in Group B. We digitally measured anteroposterior, supero-inferior, and mediolateral positions and angles of the long axis of the mediolateral poles in CBCT scans pre-operatively, within 1 week postoperatively and 3, 6 months after surgery.ResultsThe condylar head angle in the axial plane showed consistent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condylar head angle in the coronal plan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which shows that condylar heads bent inward. In the axial plane, Group A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le Group B did not in early stage (T0–T1–T2). The change in distance between condylar heads shows that these have moved outwar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ixation method using 3 screws with a 4-hole miniplate did seemed preferable and may give some flexibility for condylar heads to be positioned in physiologic position during postoperative phase. 相似文献
34.
下颌第二磨牙咬合接触变化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有限元技术分析下颌第二磨牙咬合接触部位改变时,相同压强咬合载荷条件下颞下颌关节应力的变化。方法 在包括左侧下颌第二磨牙在内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设计下颌第二磨牙牙尖交错He(ICO)、远中和颊侧3种加载部位的工况,通过有限元运算探讨双侧髁突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 由于咬合加载部位的牙面承载形态不同,在双侧髁突上产生了不同的应力效应,其变化包括应力性质和应力分布特点等方面,远中加载和颊侧加载时对侧髁突的Von Mises应力最大值由ICO加载时的51.51MPa分别增加到72.15MPa和69.57MPa。结论 与单侧下颌第二磨牙承载部位变化相关的咬合力方向变化,可使同一力值的咬合力产生不同的双侧髁突应力效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下颌前突患者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以髁突运动中心为参考点,研究30例正常受试者、14例下颌前突患者手术前后开口、前伸和左右侧向髁突运动的轨迹。用SPSSV11.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结果:下颌前突患者术前、术后、正常组左侧髁突的运动轨迹与右侧基本相同,左侧髁突与右侧的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组与正常组髁突运动轨迹差别较大,术前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均小于正常组(P<0.05);术后与正常组髁突运动轨迹接近,术后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前与术后组髁突运动轨迹差别较大,术前开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范围均显著小于术后组(P<0.05)。结论:下颌前突患者手术后,随着术后正畸治疗及咬合自我调整,建立了正常的咬合引导关系,使下颌功能运动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36.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当牙发生扭转后,在咬合载荷的作用下,双侧髁突应力的变化。方法:利用在ANSYS中建立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与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下颌第二前磨牙ICO加载和下颌第二前磨牙逆时针方向水平扭转30°后,进行相同上颌牙列情况下的咬合加载的工况,通过软件运算后,研究髁突处应力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在下颌第二前磨牙水平扭转30°后,在加载侧髁突上产生了异常的应力效应,应力分布趋势变得规律性较差。其中,最大主应力和VonMises应力由正常加载的从内侧向外侧过渡增大,变成由内向外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扭转加载时,双侧髁突应力水平较正常牙位加载工况下髁突的应力低,尤以加载对侧髁突应力减小明显。结论:单侧前磨牙扭转,可致加载侧髁突拉应力分布规律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37.
背景:对于功能性下颌偏斜是否会导致骨性的下颌偏斜以及发生功能性下颌偏斜后下颌骨的生长方式是否会发生改变,目前尚存在争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使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血管生成以及调节骨的形成。
目的:探索大鼠功能性下颌偏斜对其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选4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40)。实验组大鼠佩戴作者所在课题组自制镍铬合金上前牙冠套,使下颌发生功能性左偏(2.1±0.3) mm,模拟功能性下颌偏斜。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7-28 d功能性下颌偏斜模型大鼠髁突软骨矢状向后部区域偏斜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阳性细胞数量较非偏斜侧减少;造模后14-28 d功能性下颌偏斜模型大鼠髁突软骨矢状向中部及冠状向中部区域偏斜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阳性细胞数量较非偏斜侧减少,但与对照组接近;造模后14-28 d功能性下颌偏斜模型大鼠髁突软骨冠状向外部区域偏斜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阳性细胞数量较非偏斜侧和对照组减少。说明青春期大鼠发生功能性的下颌偏斜后,双侧髁突软骨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存在差异,导致软骨内的成骨活动发生变化,进而可能使大鼠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提示应尽早矫治功能性下颌偏斜。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不同咀嚼模式下兔髁突软骨成骨形态学的差异,研究咀嚼压力对幼兔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天龄的未断奶幼兔16只,随机分为硬食组和软食组各8只,硬食组提供颗粒饲料,软食组提供由同种颗粒饲料碾磨而成的粉末状饲料。幼兔28天龄断奶,分别于28天龄、33天龄肌肉注射四环素、钙黄绿素,38天龄处死幼兔。制作硬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独立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髁突软骨成骨厚度,骨形态学参数。结果:硬食组的软骨成骨厚度、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大于软食组(P<0.05),硬食组骨小梁分离度小于软食组(P<0.05)。相同时间硬食组骨形成沉积率[(3.25±0.02)μm / d ]大于软食组[(2.37±0.02)μm / d ]。结论:生长期软食组幼兔的髁突软骨成骨能力较硬食组弱,咀嚼负荷力是影响髁突软骨成骨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运用Mimics软件测量正常人群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探讨不同位置、性别、年龄的髁突形态特点,为确立正常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参考值提供参考。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就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00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18~24岁),组2(25~34岁),组3(35~44岁)。每组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运用Mimics17.0软件对双侧髁突进行三维重建,计算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结果:左右侧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值均无明显差别,男性髁突体积、表面积都要大于女性(P<0.05),但男女之间髁突MI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个体之间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未见明显差别,而35~44岁个体的MI值要大于18~24岁个体(P<0.05)。结论:Mimics软件可以有效地测量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并为确立正常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参考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种植体稳定性和血液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种植牙手术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同期血糖正常的种植牙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水平、种植体稳定性以及血液炎症指标。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2组各炎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24 h实验组各炎症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ISQ呈下降后迅速回升并增强的趋势,各组各时间点的IS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5%组的ISQ最大下降值低于≤7.5%组,且ISQ恢复时间显著长于≤7.5%组。结论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种植体稳定性、血液炎症指标均存在密切关系,良好的血糖控制对患者的创伤愈合和种植体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