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120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热毒宁的不同稀释浓度(药液用量∶溶媒量)分为>1∶4组(高浓度组)、1∶4~1∶20组(中浓度组)和<1∶20组(低浓度组),观察3组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高、中浓度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相当,但疗程均显著短于低浓度组(P<0.05);高、中浓度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的63.64%(P<0.05);中、低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2%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高浓度组的16.22%(P<0.05)。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对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有影响,适当稀释(药液用量∶溶媒量为1∶4~1∶20)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也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紫草素在不同时间对 AGS 细胞形态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探索紫草素对 AGS 细胞迁移较佳抑制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将 AGS 细胞铺于6孔板并培养,待贴壁细胞密度达到70%~80%后,采用划痕法制造细胞迁移模型,分为对照组(DMSO)及实验组(紫草素以 DM-SO 助溶,分别稀释成浓度为2 mM、1.5 mM、1 mM、0.75 mM、0.5 mM 的液体)以1:1000加入孔中,并分别于0、6、12、24 h 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细胞的迁移情况,且拍照记录,计算细胞迁移速度及细胞迁移抑制率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高浓度紫草素使 AGS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紫草素能够抑制AGS 细胞迁移,且终浓度为2μM 时抑制作用最明显。同一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其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紫草素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浓度紫草素能够使 AGS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凋亡;紫草素抑制了 AGS 细胞的迁移,且该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相关,且在终浓度为2μM 作用于 AGS 细胞12 h 时,其对 AGS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120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热毒宁的不同稀释浓度(药液用量∶溶媒量)分为>1∶4组(高浓度组)、1∶4~1∶20组(中浓度组)和<1∶20组(低浓度组),观察3组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高、中浓度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相当,但疗程均显著短于低浓度组(P<0.05);高、中浓度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的63.64%(P<0.05);中、低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2%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高浓度组的16.22%(P<0.05)。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对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有影响,适当稀释(药液用量∶溶媒量为1∶4~1∶20)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也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收集10批不同厂家、批号的元胡止痛片,经过全面、规范的方法学验证,建立HPLC法控制元胡止痛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在5.09—71.23μg·mL^-1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2.10%);含量限度定为每片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O4)不得少于75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元胡止痛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估算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空气中氡、及其衰变子体所致居民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和某些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 采用瞬间采样法 ,同时测量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 (HBRA)和相邻的正常本底对照地区 (CA)空气中氡、及其衰变子体浓度 ,计算出调查地区的氡平衡因子F和平衡当量浓度。根据调查地区空气中累积测量氡 ,浓度 ;氡平衡因子F和平衡当量浓度 ;人员的居留因子 ,估算了居民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和某些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结果 HBRA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分别是 49 61Bq·m- 3 和 1 7 30Bq·m- 3 ,CA是 1 8 1Bq·m- 3 和 1 1 7Bq·m- 3 ;HBRA室内、外浓度分别是 95 1 6Bq·m 3 和 9 3Bq·m- 3 ,CA是 1 2 4Bq·m- 3 和 8 1Bq·m- 3 。HBRA室内、外氡的平衡因子F分别是 0 46和 0 53 ,CA分别是 0 62和 0 63。HBRA室内、外空气中平衡当量浓度分别是 6 51Bq·m- 3 和 0 79Bq·m- 3 ,CA室内、外分别是 0 66Bq·m- 3 和 0 33Bq·m- 3 。结论 氡、及其衰变子体所致HBRA和CA居民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是 3 2 8mSv·a- 1 和 1 0 3mSv·a- 1 。HBRA的居民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的吸收剂量分别为 5 40mGy·a- 1 和 1 0 8mGy·a- 1 ,它们的吸收剂量分别约是CA的 4倍。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安阳市农村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方法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规律,在全市重点地区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测定及砷中毒情况调查。结果全市5县(市)32个乡(镇)77个自然村采集测定水样1584份,水砷超标21份,超标率为1.33%,发现9个高砷水源村,在其中2个村发现6例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人。结论安阳市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没有其他环境污染,属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相似文献   
19.
20.
Summary A quick, specific and precis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aloperidol in serum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 and the use of a structurally similar internal standar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aloperidol determined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haloperidol, were in the range of 0.5 to 10 ng/ml.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was ±8.3%. Of the many drugs tested so far, only thioridazine and dibenzepim interf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s. Preliminary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based on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haloperidol demontrated typical apparent volumes of distribution as large as 2,000 l and serum half-lives of 12.6–22.0 hrs.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se parameters were demonstrated.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öteborg and from the Leo Limited Helsingborg Research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