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6篇
  免费   3249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353篇
儿科学   901篇
妇产科学   548篇
基础医学   2404篇
口腔科学   828篇
临床医学   6118篇
内科学   4884篇
皮肤病学   672篇
神经病学   2511篇
特种医学   914篇
外科学   3434篇
综合类   1209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971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8967篇
  174篇
中国医学   4883篇
肿瘤学   220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849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2342篇
  2020年   2267篇
  2019年   1880篇
  2018年   1753篇
  2017年   1958篇
  2016年   2267篇
  2015年   2234篇
  2014年   6069篇
  2013年   5276篇
  2012年   4938篇
  2011年   4614篇
  2010年   3382篇
  2009年   2384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1922篇
  2006年   1533篇
  2005年   1112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228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209篇
  1981年   180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147篇
  1978年   101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74篇
  1975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7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消化道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目的:通过对EG的一般情况、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分型、误诊情况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减少患者痛苦。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疾病中心的4例EG以及以“嗜酸细胞。胃肠炎”为关键词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CHKD)中检索得到的1997~2007年发表的文献中169例EG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44.5%的EG与过敏有关,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94,2%)、腹泻(60.7%)、恶心(56.1%)、呕吐(51.5%)、腹胀(38-2%)、腹水(28.3%)。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在外周血、骨髓和腹水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0%、98,2%和90.3%。胃镜和结肠镜黏膜活检发现EOS浸润胃黏膜和肠黏膜分别占88-2%和64.6%。诊断以黏膜型EG最为多见(65.3%),误诊率为40.5%。77.5%的EG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良好。结论:EG是一种易误诊的少见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应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适时行血常规、骨髓和腹水EOS检查、胃肠道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等方面人手。糖皮质激素治疗EG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不同发热程度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发热患儿280例临床资料,依据发热程度分为低热组(37.5~38.0益)39例、中热组(38.1~39.0益)127例、高热组(39.1~41.0益)114例。观察发热肺炎患儿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原体、病程、热程及用药情况。结果不同发热程度的肺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热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898、0.176、1.149、1.165,P>0.05),不同发热程度的肺炎患儿的首发症状、病原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99、16.127,P<0.05)。发热的肺炎患儿均进行抗感染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及与退热药联合用药,抗感染治疗以抗生素的应用为主,联合性应用退烧药相对较少。结论了解小儿肺炎发热程度临床特征情况,可以为肺炎患儿病情的诊断、发展和预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深圳市石岩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40 mg,2次/d+克拉霉素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1片/次,3次/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12.0%)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呕吐1例,头晕3例;治疗组有2例(3.3%)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1例,头晕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效果良好,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0岁及以上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试验组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转回常熟市辛庄镇卫生院后续治疗均按胆囊结石单病种临床路径模式管理实施连续医疗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按传统治疗方法处理,痊愈后从我院直接出院。对两组患者的医院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5.
本文报道了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药师药学监护。此患者入院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药物治疗。由于指南中未提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临床药师考虑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半衰期、排泄时间和排泄比率相似,因此用药方案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患者入院第3天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临床药师考虑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值范围;另外,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注意事项、氟康唑胶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美罗培南应用时间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正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及出院注意事项的指导。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心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临床药师实际工作中干预的侧重点.方法 选取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施干预前2014年5月住院病历及实施干预半年后2014年11月的住院病历,分别设定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用药不合理比例从10.5%下降至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不合理用药各指标的例数明显减少,其中配伍禁忌或者有不良相互作用、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给药、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四项减少比例为100.0%.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促进了心内科用药合理性.但临床药师对各因素的干预效果均不同,对配伍禁忌或者有不良相互作用、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给药、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干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并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的不同疗效,探寻更好的办法治疗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再添加小剂量美托洛尔片。对比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疗效,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该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该实验得出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下再添加小剂量美托洛尔片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各病症类型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血管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症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9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32例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2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结论早期发现并针对不同病症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研究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宫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产后宫内胎盘残留需行清宫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B超清宫术,对照组直接行清宫术。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一次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一次成功率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80.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儿预后。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分娩孕产妇产前未明确诊断而产后确诊的胎盘早剥病例32例,误诊为先兆早产或临产16例、前置胎盘8例、胎儿窘迫6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误诊及漏诊率66.7%。发病诱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过短或绕颈及不明原因;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检查的阳性率低,胎心监护改变无特异性是其误诊及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上只有重视诱因和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动态胎心监护,结合B超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时处理,才能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