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27篇
  免费   11570篇
  国内免费   7849篇
耳鼻咽喉   962篇
儿科学   3428篇
妇产科学   2142篇
基础医学   29780篇
口腔科学   2795篇
临床医学   11545篇
内科学   25489篇
皮肤病学   2895篇
神经病学   18022篇
特种医学   27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202篇
综合类   24768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026篇
眼科学   2235篇
药学   25517篇
  36篇
中国医学   4615篇
肿瘤学   18307篇
  2024年   1374篇
  2023年   2796篇
  2022年   4878篇
  2021年   5876篇
  2020年   5172篇
  2019年   5418篇
  2018年   5093篇
  2017年   5096篇
  2016年   5067篇
  2015年   5662篇
  2014年   8679篇
  2013年   11378篇
  2012年   8818篇
  2011年   10544篇
  2010年   8825篇
  2009年   8855篇
  2008年   9392篇
  2007年   9219篇
  2006年   8428篇
  2005年   7502篇
  2004年   6927篇
  2003年   6196篇
  2002年   5063篇
  2001年   4407篇
  2000年   3973篇
  1999年   3363篇
  1998年   3359篇
  1997年   2967篇
  1996年   2451篇
  1995年   2071篇
  1994年   1783篇
  1993年   1493篇
  1992年   1210篇
  1991年   1079篇
  1990年   867篇
  1989年   726篇
  1988年   601篇
  1987年   561篇
  1986年   551篇
  1985年   879篇
  1984年   900篇
  1983年   580篇
  1982年   701篇
  1981年   606篇
  1980年   480篇
  1979年   408篇
  1978年   331篇
  1977年   228篇
  1976年   201篇
  1975年   1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脑中InsR、IRS-1、IRS-2的分布。结果:InsR、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分布,在与学习记忆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均有表达。结论:InsR及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部位不完全一致,提示它们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d、1周、2周、4周、6周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对照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与眦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各时间点Cdk5与p35蛋白和mRNA在海马CA1和CA3区、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表达;(2)Timm染色并评分。结果:PTZ组大鼠上述各区Cdk5和p35mRNA在第3天时表达即有明显上调(P<0.01),第4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6周时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区Cdk5和p35蛋白表达从第3天起即上调(P<0.01),第2周时最强,其后下调,至第6周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PTZ组CA3区在点燃前MFS评分1~4分,点燃后MFS评分4~5分。MFS的变化趋势与Cdk5和p35的表达一致。结论:海马Cdk5/p35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苔藓纤维出芽,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两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CC)、腹腔镜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观察我院2002年6月-2004年8月治疗的PCOS患者70例,分为2组,各35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腹腔镜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G)及排卵、妊娠、月经恢复情况,并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间有无差异。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结果:甲组BMI、LH、T、Fins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FSH、FG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LH、T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FSH、Fins、FG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结果:双胍组的BMI、Fins、FSH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排卵及月经正常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腹腔镜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胍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及CC、腹腔镜打孔及CC治疗PCOS,对提高妊娠率、排卵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腔镜组的妊娠率更高,二甲双胍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4.
995.
由侧脑室或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微量注射入白细胞α-干扰素可以引起大鼠痛阈明显上升,但脑内5-HT和5-HIAA均无变化。看来干扰素的镇痛作用和脑内5-HT递质无关,它可能是不经过5-HT的释放也不和吗啡受体结合起作用的另一类型的镇痛物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pIRES-GFP-前脑啡肽原载体在体内外的表达,以探索脑啡肽基因镇痛的生物学效应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体外转染机体细胞,通过阳性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的强弱与细胞上清液脑啡肽水平的放射免疫测定,观察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合成与表达;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观察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确定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外源性脑啡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体外试验表明重组质粒转染24 h后COS-7细胞内开始有绿色荧光表达,48 h达高峰,持续27 d开始减弱,动物实验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与体外试验基本相符。结论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的外源性脑啡肽具有与内源性脑啡肽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作为一种长效的基因镇痛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97.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CETP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经上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的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TaqIB(G→A)突变位点可检测出GG、GA、AA3种基因型,I405V(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GG3种基因型,D442G(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2种基因型,但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未检测到R451Q(G→A)、A373P(G→C)和I14A(G→A)3种突变类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定的CETP基因突变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符合。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鉴定CETP基因突变类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发年轻化。在乳腺癌患者中,一部分表现出家族聚集性、发病早,且累及家系中多个成员。乳腺癌易患基因1、2(BRCA1、2)是乳腺癌遗传性易患基因。有研究证实,BRCA1、2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对国内外乳腺癌BRCA基因突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就BR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防治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成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的凋亡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中PFOS剂量设置为200、150、100、50、10、1μmol/L和DMSO(对照组)。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以不同浓度PFOS(1、10、50、100、150、200μmol/L)处理细胞。染毒24 h和48 h后用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应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H-SY5Y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PFOS暴露降低了SH-SY5Y细胞活性,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FOS导致SH-SY5Y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PFOS引起SH-SY5Y细胞中SOD和GSH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GSH含量从8.00±0.12 nmol/mg蛋白降至5.89±0.90 nmol/mg蛋白;同时引起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MDA含量从1.92±0.17 nmol/mg蛋白显著上升至6.95±0.26 nmol/mg蛋白。结论PFOS可能通过对SH-SY5Y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对SH-SY5Y细胞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构建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比较其对P19细胞NOMO1基因的抑制效率,以研究NOMO1基因与P19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方法:利用Designer3.0软件设计小鼠NOMO1基因干扰片段,合成shRNA序列,再行寡核苷酸双链的合成,退火后形成的寡核苷酸双链克隆到pGPU6/Hygro载体的黏性末端,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细胞,增菌,质粒扩增,质粒DNA抽提,使用PstⅠ?BamHⅠ进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将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转染P19细胞,以RT-PCR技术验证NOMO1基因在P19细胞中的mRNA表达?以DMSO诱导分化方案诱导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采用定量 RT-PCR技术检测P19细胞中α-MHC等基因mRNA的表达,评估NOMO1与P19干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结果:双酶切证实shRNA正确插入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序列正确?载体转染的P19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4个位点设计的干扰质粒对NOMO1在P19细胞中的mRNA表达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效率?转染后P19细胞的α-MHC基因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P < 0.05)?结论:成功构建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为研究NOMO1基因与P19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提供了稳定的转染细胞工具,NOMO1可能通过诱导α-MHC等基因表达,促进P19干细胞向中胚层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