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21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35篇
基础医学   699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376篇
内科学   543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1303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科学   411篇
综合类   497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30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1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和美容修复方法。方法本院1988年6月 ̄2000年1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23例,根据美学理论与整形美容技术,分别采用直接缝合、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病灶扩大切除23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外形满意,其中1例因切除残留行第2次手术,余无1例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方式与美学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RVOT起搏组1个月及6个月感知阈值高于RVA起搏组,术中两组间无差别;100%起搏QRS波时限RVA起搏组明显长于RVOT起搏组;两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差别;与RVA起搏明显不同,RVOT间隔部的电极导线固定后张力不受膈肌运动的影响;导线螺旋旋出后,提拉电极导线呈接近“L”型,起搏无脱失、电极导线不脱落及心内膜图ST段抬高比旋前大于3mV是其固定牢固的指标.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电极导线有良好的可操作特性,短期随访电极导线固定牢固、电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估经外侧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对术后存活者进行评估。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死亡1例,存活25例;ADL分级法评估结果如下:I级3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和止血,而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证明外侧裂人路显微手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并确定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第一部分:回顾分析1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响血肿扩大的回归方程,运用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血肿密度是否均一、初始出血量及CT血管造影(CTA)“点征”与血肿扩大进行关联建立血肿扩大预测模型.第二部分:运用前期建立的血肿扩大预测模型,将30例存在血肿扩大风险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12h手术组和24 h手术组,比较不同时间窗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近期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初始出血量、血肿密度、血肿形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A图像“点征”与血肿扩大有关(P<0.05);血肿量>16 mL(OR =5.051,95%CI 1.314~21.355,P=0.0170)、血肿密度不均一(OR =7.805,95%CI 1.905~40.220,P=0.0021)且CTA图像存在“点征”(OR =8.764,95%CI 2.325~44.562,P=0.0006)则血肿扩大风险在60%左右;12h手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再出血方面较24h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在3个月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很多,基于血肿量、血肿密度及CTA“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血肿扩大风险,早期手术能够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95.
本文观察了伤害性刺激对家兔海马电及动脉血压的影响;并采用侧脑室注射毒扁豆硷、阿托品及电解损毁内侧隔区等加强、抑制或阻断海马θ节律的方法,探讨伤害性刺激时海马与升压反应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伤害性刺激可诱发明显的海马θ节律及升压反应,两者持续时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相关。(2)侧脑室注射阿托品后,同参数伤害性刺激诱发的海马θ节律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升压反应明显减弱(P<0.01);侧脑室注射毒扁豆硷后,海马EEG转为θ节律型式,此时同参数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升压反应明显加强(P<0.01)。(3)电解损毁内侧隔区后,伤害性刺激不再能诱发海马θ节律,升压反应明显减弱。 上述结果提示:伤害性刺激时,海马具有增强升压反应的作用,其过程与中枢胆硷能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6.
手术治疗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美容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  兰海涛 《西部医学》2007,19(1):82-83
目的 探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及修复方法。以求得最佳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我们应用手术治疗了18例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病人,并对手术修复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5年,除2例失访外。均无复发.原皮损处都基本恢复正常皮肤外观,取得了理想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结论 肿瘤彻底切除是治疗基底细胞癌的关键。颜面部修复顺序依次为切除缝合、皮瓣转移、游离植皮,皮瓣选择应首选局部皮瓣。  相似文献   
97.
伽玛刀治疗良性颅底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良性颅底脑膜瘤中长期疗效和毒性。方法选取了1997~2002年治疗的颅底脑膜瘤患者196例,肿瘤体积平均6.2±4.9cm3,给予中心剂量平均27.9±5.9Gy,周边剂量平均12.4±1.6Gy。随访根据治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和行为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期为53.4±18.2个月(36~96个月),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178例。肿瘤的控制率为93.3%;临床表现满意度(好转和稳定)92.7%,神经症状总改善率为93.8%,并发症少且轻微。结论伽玛刀可作为颅底较大脑膜瘤开颅术后的辅助治疗,也可作为较小肿瘤或对手术禁忌患者的首选性治疗;对长期控制肿瘤复发,保证患者良好的生存质量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P^53蛋白,Bcl-2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及脂溢性角化病(SK)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分别对12例SCC,BCC,SK进行免疫组化P^53蛋白,Bcl-2蛋白检测。结果:12例SCC,BCC中分别有9例,1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有10例,11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12例SK中有1例P^53表达阳性,11例Bcl-2表达阳性,P^53蛋白在SCC,BCC中表达显著高于SK(P<0.01)。结论:P53蛋白基因突变和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即细胞凋亡机制)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确诊的成人继发孔型ASD患者59例,年龄18~71(38.3±11.2)岁,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应用TTE及X线引导下,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的介入治疗。术后24h,1,3,6个月,1年及2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ray检查随访。结果57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6%。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5/57),堵塞1年后的封堵率100%(57/57)。随访时间1~4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房缺再通及需外科干预者,也无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右房、室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关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TTE可以准确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00.
Herein, we present a case of asymptomatic isolated cardiac cystic echinococcosis localized entirely to the inter‐atrial septum in a pregnant woman.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ccessful surgery. Cardiac cystic echinococcosis is rarely seen in pregnancy.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diagnosis of a cardiac cyst hydatid.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cyst hydatid is surgical and should not be delayed during pregnancy. Early surgery might prevent septic embolization and cardiac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and save the lives of both mother and baby as in the present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