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97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0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9篇
  5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澳大利亚飞行医生服务是澳大利亚基层医疗服务内容之一,对解决偏远地区居民就医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概述澳大利亚飞行医生的背景、发展历程、服务内容、优缺点、面临的挑战等几方面内容,以获取对卫生资源再分配、健康知识宣传、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以及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等方面的经验,对探索我国偏远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差、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以及卫生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PACS及RIS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及放射信息系统(RIS)是目前医学信息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其潜在的法律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对比9 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4 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 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 位的药物包括炙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具有气血并补,补中有泻之意,多以补气阳为主,恽铁樵偏补阴血。汇通各家用药偏寒凉,辛甘。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中唐容川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显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唐容川、陆渊雷可聚为一类,恽铁樵单独一类,其他非汇通医家不为同类。结论:中西医汇通派4 家临证处方规律有其相似之处,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994.
总结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郁病之发,起于气郁,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郁病之治,当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临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和枢机、调理气血阴阳,和营卫、调畅三焦脾胃,并强调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95.
白虎汤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乃《伤寒论》中阳明经证的代表方剂。后世医家总结前贤经验,在白虎汤基础上加减化裁,拓展了白虎汤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文章介绍了王耀光教授对白虎汤的认识和临床运用白虎汤化裁治疗尿崩症、过敏性紫癜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9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食管内外均可表现刺激症状,症状隐匿多样,患者常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目前现代医学多用质子泵抑制剂作为主要治疗药物,无明确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中医流传千年,古籍中已对GERD病名、病因、病机等进行了详尽论述。而因所处年代、地域、环境不同,学术流派之间互相影响,在一代代中医人的思想传承下,现代名中医对GERD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规律及常用方剂等方面各有见解。现就董建华、徐景藩、李佃贵、劳绍贤、周福生、唐旭东、沈洪等著名医家的经验进行了概述和学术特点比较。以名中医为代表凝练北方、江南、岭南等地医家的学术思想,各位医者学习他们的经验,开阔GERD诊治思路,提高临床水平,在“因人、因时、因地”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97.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李惠林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探本求源,直中病所,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998.
李国衡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为魏氏伤科主要传人及代表人物.临证善以中药内服外用及手法、导引治疗,临床对损伤性血瘀症、"骨错缝"、"筋出槽"等疾病治疗突出魏氏伤科治疗特色,辨让辨病结合、手法药物同施,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中国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的现状和需求,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发展乡村医生教育、探索农村卫生教育的模式以及提高培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山西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和甘肃省)抽样的乡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20288份,收回问卷18259份,回收率为90.1%。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结合小组访谈法。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为70.2%,平均年龄为(44.3±10.9)岁,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者占63.0%;培训时间以每年12d以下为主(48.8%),培训内容以临床技能为主(80.6%),培训方式以会议培训为主(56.6%)。培训的现状与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结论以需求为导向,应当针对中青年乡村医生开展以现场临床指导为主、内容全面、短期的不脱产培训。  相似文献   
1000.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first-line medical staff in Wuhan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epidemic.From March 5 to 15, 2020,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medical staff in Wuhan Cabin Hospital (a Hospital). Two hundred seventy-six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96 doctors and 180 nurses, including 79 males and 197 females.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27.9% and 18.1%, respectively, among 276 front-line medical staff in Wuha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doctors was 19.8% and 11.5%, respectively,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nurses was 32.2% and 21.7%, respectively. Females recorded higher total score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n males, and nurses recorded higher score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n doctors.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some first-line medical staff experienc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urses were more prone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n doctors. Effective strategies toward to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provided to first-line medical staff, especially female medical staff and n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