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5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69篇
内科学   548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1篇
特种医学   208篇
外科学   436篇
综合类   1023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90篇
  4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BackgroundCatheter ablation is a well-established therapy for rhythm control in patients who are refractory or intolerant to anti-arrhythmic drugs (AAD).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efficacy of catheter ablation compared with AAD as a first-line strategy for rhythm control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F).ObjectivesWe aimed to perfor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atheter ablation vs. AAD in patients naïve to prior rhythm control therapies.MethodsPubMed, EMBASE, and Cochran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catheter ablation to AAD for initial rhythm control in symptomatic AF and reported the outcomes of (1) recurrent atrial tachyarrhythmias (ATs); (2) symptomatic AF; (3) hospitalizations; and (4) symptomatic bradycardia. Heterogeneity was examined with I2statistics. P values of < 0.05 were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We included five trials with 994 patients, of whom 502 (50.5%) underwent catheter ablation. Mean follow-up ranged from one to five years. Recurrences of AT (OR 0.36; 95% CI 0.25-0.52; p<0.001) and symptomatic AF (OR 0.32; 95% CI 0.18-0.57; p<0.001), and hospitalizations (OR 0.25; 95% CI 0.15-0.42; p<0.001)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theter ablation compared with AAD. Symptomatic bradycardia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OR 0.55; 95% CI 0.18-1.65; p=0.28). Significant pericardial effusions or tamponade occurred in eight of 464 (1.7%) patients in the catheter ablation group.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atheter ablation has superior efficacy to AAD as an initial rhythm control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F.  相似文献   
72.
16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的应用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左心房、肺静脉和食管16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40例心房颤动患者在术前1-3天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重组并测量各肺静脉口直径、左心房至肺静脉第一分支的距离、食管与左心房后壁接触的范围、食管壁厚度、左心房后壁厚度以及左心房与食管间的脂肪垫厚度。结果共显示肺静脉165支,右上肺静脉口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16.3±3.1)mm和(19.0±2.6)mm;右下肺静脉分别为(16.4±3.6)mm和(18.0±3.5)mm;左上肺静脉分别为(14.4±3.0)mm和(18.4±3.6)mm;左下肺静脉分别为(12.6±2.8)mm和(17.0±2.8)mm。食管与左心房后壁接触的平均长度为(56±12)mm,在双上、下肺静脉水平与左心房后壁接触的食管平均宽度分别为(10±5)mm和(14±5)mm。60%的食管位于左心房后壁中线偏左,大致与左上、下肺静脉口平行;40%的食管沿左上肺静脉向右下肺静脉斜行走行。左心房后壁和食管前壁的平均厚度分别为(2.2±0.8)mm和(3.5±1.6)mm。95%的左心房与食管间可见脂肪垫,其平均厚度为(0.8±0.2)mm。结论应用MSCT造影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各肺静脉口直径、分支特征、走行以及有无发育畸形,同时还能评价食管与左心房的关系,为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作时快速房颤后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首次3-5 mg/kg,5-10 mg/min注入,继之以微量泵维持,前6 h 1 mg/min,其后0.5 mg/min,观察24 h临床症状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后显效18例(69.2%),有效23例(88.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并房颤患者有效率高,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74.
宋芝萍  刘旭 《临床医学》2007,27(4):77-79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6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90 d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在导管消融后大于3个月的随访中,12例(18%)患者复发心房扑动或房颤.导管消融后3个月血浆BNP水平由术前(80±17)ng/L降为(27±9)ng/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例复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术后血浆BNP为(44±8)ng/L,而维持窦性心律者术后血浆BNP为(25±8)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后BNP水平下降,且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组.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80例心房颤动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疗程10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舒张期二尖瓣口E峰值、A值,E/A等)以及出现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舒张期二尖瓣口E峰值、A值,E/A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C反应蛋白、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阳利水法联合西药治疗房颤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者,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5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房颤复律.随访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所有房颤患者经复律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在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8,P<0.05).两组hs-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7.270、3.601、8.118、3.006,P<0.05,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t=4.720、2.914,均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轻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77.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内皮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爱玲  王丕荣 《贵州医药》2004,28(5):401-402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障碍的有关标志物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脏病患者房颤组 (30例 )、无房颤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 7例 )的血浆P 选择素 (P selectin)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的水平。结果房颤组血浆P 选择素及vWF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 ,无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亦增高 (P <0 0 1 )。结论慢性房颤组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心内直视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AF射频消融术病例219例,术前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律及心功能指标。术中射频消融路线相同,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口服胺碘酮半年,随访半年以上,行心电图出现窦性P波则表明转律成功。结果围手术期死亡5.48%(12/219),出院时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79.00%(173/219),非SR 15.53%(34/219)。出院后随访6~58个月,平均(27.96±15.57)个月,随访率83.57%(173/207),失访率16.43%(34/207),随访期间死亡1.73%(3/173),维持SR 89.02%(154/173),非SR 10.98%(19/173)。单因素分析示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年龄及高血压病是影响术后转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治疗AF安全、有效,LAD大、年龄大及高血压病可降低术后转复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的口服抗凝药物(NOAC)代替肝素类药物在围手术/操作期患者进行桥接抗凝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入选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操作期使用NOAC桥接抗凝后,围手术/操作期以及术后30天内栓塞事件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21例,其中4例行肠镜检查,3例行胃镜检查,8例行拔牙操作,3例行眼科相关操作,3例行皮肤科相关操作。患者的平均年龄(70.8±8.5)岁,女性有9例,平均CHA2DS2-VASc评分(3.0±1.0)分,平均HAS-BLED评分(1.4±0.7)分。21例术后30天均未出现出血事件与栓塞事件。结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NOAC在围手术/操作期进行桥接抗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二尖瓣手术同时行射频(RF)消融迷宫(Maze)术对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同时行RF消融MazeⅢ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合并术前af但仅行二尖瓣手术的6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比较两组左房收缩功能、左房室大小、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平均随访(14.3±6.5)个月,对照组为(15.7±6.8)个月。两组术后最近一次随访时(>6个月)的左房、左室横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值均<0.05),研究组术后左房横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最后一次随访中,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者的构成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尖瓣手术手术同时行af消融Maze手术可有效改善af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并使患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