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3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与总结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针对CNKI、万方、SinoMed、、PubMed等9个数据库中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文献资料进行下载、筛选及所需信息的录入,利用刺络放血数据库平台,运用OLAP技术(联机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期刊论文230篇,纳入痤疮病例以肺经风热型频次最高,为56次,占24.78%;放血针具以三棱针应用频次最高,为168次,占71.79%;放血部位采用腧穴的研究中涉及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穴位最多,以大椎及背俞穴应用频次最高,采用耳穴的研究则以耳尖及耳背静脉应用频次最高。放血量多描述为少许;治疗组采用配合疗法的研究166项,占72.17%,其中以中药内服、毫针刺法及耳穴贴压应用频次较多;治疗频次以3日1次(每周2次)和2日1次(每周3次)居多,且两者疗程多为10次/疗程,总治疗次数也多为20次。结论:刺络放血治疗痤疮以三棱针点刺大椎及背俞穴最为常用,且均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研究为配合其它疗法使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2.
兰洁 《河北医学》2014,20(2):229-231
目的:探讨口服米诺环素联合外用Derma光治疗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米诺环素,观察组应用口服米诺环素联合外用Derma光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AG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G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经红蓝光照射后面部皮肤出现轻度潮红、瘙痒和脱屑,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5.00%),对照组复发8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诺环素联合外用Derma光治疗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李小英 《安徽医药》2021,25(2):366-369
目的 探讨外涂20%超分子水杨酸及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中重度痤疮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米诺环素+红蓝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测定痤疮醑剂中替硝唑及己烯雌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系数倍数法,测定波长为239 nm,312nm。结果替硝唑回收率99.80%(RSD=0.384%,n=7);己烯雌酚回收率100.44%(RSD=0.158%,n=7)。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5.
消痤乳液对兔耳痤疮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兔耳痤疮模型,观察消痤乳液对实验性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煤焦油溶液外涂于兔耳内侧导管开口处约2 cm×2 cm,连续14 d,制备痤疮模型 痤疮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家兔分为6组,分别在兔耳患处涂高、冲、低剂量的消痤乳液,生理盐水,基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逐日观察痤疮模型的变化,于用药后7 d取患处皮肤活检并观察病理切片.结果:外涂煤焦油溶液14 d后,肉眼可见免耳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刺,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呈现与人类痤疮类似的病理改变 外用高、中剂量消痤乳液组治疗7 d,兔耳痤疮完全消退,皮肤接近正常对照组,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刺组兔耳痤疮大部分消退,皮肤仍有少量角化及粉刺颗粒,生理盐水及基质组痤疮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消痤乳液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采用涂抹油酸的方式建立兔耳实验性痤疮动物模型。实验组涂抹复方颠倒散药膜,2ml/次,1次/d,30min后洗去,连续2周;对照组涂抹维A酸乳膏,1ml/次,1次/d。对两组白兔的兔耳分别进行肉眼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肉眼见:兔耳皮肤变薄变软,局部毛囊角栓减少,部分角栓脱落后遗留点状凹陷的毛囊,有轻微脱屑,丘疹变平减少;组织学检查见:表皮增厚明显减轻,毛囊口轻度扩张,少量角化物质充填。对照组肉眼可见兔耳皮肤变薄变软,兔耳毛囊角栓较少,丘疹减轻或变平;组织学检查见:表皮轻微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口及漏斗部少量角化物质充填。实验组用药前、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结论复方颠倒散药膜对实验性兔耳痤疮具有改善毛囊角化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诊断为上热下寒型痤疮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局部痤疮处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皮损、阳虚体质积分和病情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4例,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体质积分及病情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疗效客观,能改善阳虚体质状态并干预疾病病情。  相似文献   
108.
近日,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医药发展论坛召开,与会专家一致强调,发展民族医药应遵循自身规律。本次论坛设立“中医、民族医发展战略研究”、“中医及针灸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医药现代研究”为主题的三个分论坛进行学术交流。代表们围绕挖掘和整理各少数民族有效方药,抢救和保护民族医药中濒临失传的特色诊疗技术以及传统民族医药的现代化研究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9.
三七制剂导入治疗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制剂超声导入治疗聚合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怀。方法: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三七制剂注射液,对照组用皮肤奇霜剂经超声波导入,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率、安全性、病人耐受性等项,也较对照组为优。结论:三七制剂治疗聚合性痤疮,疗效高、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1450nm半导体激光联合自拟丹黄散治疗痤疮能否有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方法:150例病例分成3组。激光组:50例,采用波长为1450nm的半导体激光(Smoothbeam,Candela),光斑直径6mm,动态冷却(DCD)时间为22~26ms,治疗剂量为6~10J/cm2。治疗前常规清洁皮肤,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h后用激光对治疗部位照射。治疗后用冰袋或冰胶原面膜冰敷。间隔一个月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中药组:50例。口服自拟丹黄散,隔日一剂,分2次口服,三个月为一疗程。方药:丹参10g、大黄5g、黄芩10g、白芷10g、红花5g、石膏30g、枸杞15g、熟地30g、茯苓15g、甘草5g;激光+中药组:50例。在上述激光组治疗基础上,每次激光治疗后配合中药丹黄散口服,隔日一剂,分2次口服。方药:丹参10g、大黄5g、黄芩10g、白芷10g、红花5g、石膏30g、枸杞15g、熟地30g、茯苓15g、甘草5g。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在起效时间上的差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面部皮损的变化程度,记录治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3组中,激光+中药组治疗起效时间最短,有效率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