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43篇
  免费   3214篇
  国内免费   1179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896篇
妇产科学   516篇
基础医学   6361篇
口腔科学   829篇
临床医学   2790篇
内科学   6233篇
皮肤病学   704篇
神经病学   3500篇
特种医学   6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181篇
综合类   536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80篇
眼科学   487篇
药学   6297篇
  4篇
中国医学   1969篇
肿瘤学   3006篇
  2023年   705篇
  2022年   1265篇
  2021年   1811篇
  2020年   1372篇
  2019年   1541篇
  2018年   1519篇
  2017年   1413篇
  2016年   1283篇
  2015年   1353篇
  2014年   2216篇
  2013年   2445篇
  2012年   2031篇
  2011年   2467篇
  2010年   1951篇
  2009年   1989篇
  2008年   1991篇
  2007年   1770篇
  2006年   1643篇
  2005年   1534篇
  2004年   1442篇
  2003年   1253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819篇
  2000年   797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562篇
  1997年   574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288篇
  1984年   304篇
  1983年   239篇
  1982年   269篇
  1981年   214篇
  1980年   198篇
  1979年   181篇
  1978年   135篇
  1977年   94篇
  1976年   103篇
  1975年   91篇
  1973年   7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We examined NMDA-sensitive [3H]glutamate, [3H]AMPA, [3H]kainate and metabotropic-sensitive [3H]glutamate binding sites in neostriatum and 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SNr) in rats after unilateral 6-hydroxydopamine lesions of the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One week after the lesion, NMDA, AMPA, kainate and metabotropic receptors were decreased in the ipsilateral neostriatum, whereas at three months NMDA receptors were increased while AMPA, kainate and metabotropic receptors were not changed. In the SNr at one week, only AMPA and metabotropic recep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reas three months after the lesion NMDA, AMPA and kainate binding sites were decreased. The early decrease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 receptors in the striatum is likely to reflect de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fibers, suggesting that specific subpopulation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 binding sites are located on dopaminergic terminals.  相似文献   
172.
大鼠颅脑损伤早期血清IL-6和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鼠颅脑损伤早期血清IL-6和CRP的变化及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6和CRP的水平.结果 轻中重度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有升高,其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1),并且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6和CRP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IL-6和CRP是评价颅脑损伤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其含量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动态观察可及时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实验组102例,口服甲氧氯普胺10mg/次,3次/d;对照组97例,口服维生素B6,20mg/次,3次/d,均连服15d。疗效评定,分别于服药后第15d、第30d各1次。结果甲氧氯普胺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B6组(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有肯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残癌组织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情况。方法:经病理证实的HCC 50例,包括单纯手术切除30例(对照组),TACE术后行Ⅱ期手术切除20例(TACE组)。TACE组患者术前接受1~2次不等的TACE治疗,均按统一规范标准给予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治疗。对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染色,其中TACE组取病灶边缘残存肿瘤部分,检测肿瘤组织CD44v6和ICAM-1的表达,将两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TACE组CD44v6和ICAM-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照组CD44v6表达阳性22例(22/30,73.33%),TACE组CD44v6表达阳性13例(13/20,65%),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ICAM-1表达阳性19例(19/30,63.33%),TACE组ICAM-1表达阳性12例(12/20,60%),两者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TACE组中CD44v6和ICAM-1表达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ACE术后残癌组织CD44v6和ICAM-1仍有较高的表达,TACE并不能有效降低肝癌组织CD44v6和ICAM-1的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犬肝、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5只雄性Beagle犬,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复制MODS模型,随机分为CVVHDF组(n=8)和MODS组(n=7),CVVHD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给予CVVHDF治疗12h,MODS组不给CVVHDF治疗。测定各器官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两组肝、肾组织中IL-6、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CVVHDF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有关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MODS组相比,在内毒素注射后3h及以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器官衰竭发生率较MODS组明显降低(37.5%vs85.7%,P〈0.05);MODS组肝、肾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VVHDF组(P〈0.01),而CVVHDF组肝、肾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明显改善肾功能,CVVHDF早期应用可以降低MODS肝、肾组织IL-6/IL-10mRNA比值,有助于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572C/G及-597G/A的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及非EM育龄女性(对照组)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取98例EM患者,其中轻、中、重型(即Ⅱ、Ⅲ、Ⅳ期)分别为22、35、41例,以99名非EM育龄女性外周血白细胞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174、-572及-597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6启动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对两组间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的基因位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L-6基因启动子-174位点的GG、CG和CC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100%、0%、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8.99%、1.01%、0%,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55.10%、42.86%、2.0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0.71%、28.28%、1.01%,两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所有实验对象-597位点的基因型均为GG型,两组均无GA及AA基因型存在;-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轻型EM组中分别为59.09%、40.90%、0%,在中型EM组中分别为54.29%、42.86%、2.85%,在重型EM组中分别为53.66%、43.90%、2.44%,轻、中、重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的-174位点变异率极低,-597位点末发现变异,以上两位点基因变异与EM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启动子-572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EM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检测兔肢体爆炸伤创面组织IL-1、IL-6、TNF-α和CRP含量。[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炸伤后即刻取材组(A组,n=12)和炸后1h取材组(B组,n=12);0.9g铜壳单质猛黑索金炸药(RDX)以海绵间隔5cm,绑于左下肢股部中段前外侧,电引爆,分别取爆炸中心区(Ⅰ区)、爆炸边缘区(Ⅱ区)、爆震区(Ⅲ区)的肌肉组织,测IL-1、IL-6、TNF-α、CRP的含量并取对侧肢体肌肉组织做对照研究。[结果]炸伤后两组各区标本IL-1、IL-6、TNF-α、CRP含量均比正常组织高,差异显著(P〈0.05),且从Ⅰ区、Ⅱ区到Ⅲ区,含量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A组:Ⅱ区与Ⅲ区的IL-1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区与Ⅲ区、Ⅱ区与Ⅲ区的IL-6含量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Ⅰ区与Ⅲ区的TNF-α、CRP含量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Ⅰ区与Ⅱ区、Ⅱ区与Ⅲ区的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区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Ⅱ区与Ⅲ区的Ⅱ-1、IL-6、TNF-α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区与Ⅲ区、Ⅰ区与Ⅱ区、Ⅱ区与Ⅲ区的CRP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区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比较,炸后组织中上述因子表达虽有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肢体爆炸伤1h内,创面组织中IL-1、IL-6、TNF-α、CRP表达增强,不同区域间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8.
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GJB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GJB6基因[连接蛋白30(Cx30)-]在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中的突变情况。方法:用特定引物对372例非综合征遗传性聋患者(其中295例分子病因不明,77例携带GJB2病理性单等位基因突变)和18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JB6基因的342kb大片段缺失del(GJB6〉D13S1830),并进行GJB6基因编码区扩增,以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进行突变检测及鉴定。结果:372例耳聋患者中未发现GJB6 del(GJB6〉D13S1830),其中1例发现携带GJB6基因点突变404C〉A,导致了氨基酸的错义改变T135K,多物种Cx30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证实该点位于Cx30高度保守的第3跨膜区。对照组中未发现同样突变。结论:GJB6基因突变在中国耳聋人群中整体发生频率较低,GJB6基因可暂不列为第一线耳聋基因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探讨ApoE-/-小鼠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对下游肾脏的损伤机制。 方法 采用ApoE-/-小鼠建立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动物模型。选择肾动脉狭窄程度 <50%的ApoE-/-小鼠,按斑块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选择同条件喂养的C57BL/6J 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常规检测Scr及尿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核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表达; 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破裂组Scr和尿NAG活性明显升高(均P < 0.01);肾组织出现病理改变,肾间质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 < 0.05);细胞核中NF-κBp65表达增加(P < 0.05);ICAM-1、P-sel、IL-6 mRNA表达增加(P < 0.05)。未破裂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受损;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肾损害机制中,炎性反应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SW872脂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IL 6)对SW872脂肪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872脂肪细胞 ,0 .6mmol/L油酸诱导SW872前脂肪细胞分化 ,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的总量 ;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肪的聚积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L 6对SW872前脂肪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分析IL 6对SW872成熟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 .6mmol/L油酸刺激 72h ,几乎 10 0 %SW872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细胞内三酰甘油的含量明显增加 ,油红O染色胞浆内可见丰富的脂滴 ;5 μg/LIL 6对SW872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10~ 5 0 μg/LIL 6明显抑制SW872前脂肪细胞的增殖 ;IL 6对SW872成熟脂肪细胞的凋亡无影响。结论 IL 6能明显抑制SW872前脂肪细胞的增殖 ,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表明IL 6可能与肥胖有关 ,高剂量IL 6可降低肥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