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52Cf中子近距离放疗加外照射治疗食管鳞癌7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外照射配合内照射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评价锎(252 Cf)中子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708例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长治市肿瘤医院2001-01-01-2012-03-01共收治食管鳞癌708例,均采用252 Cf中子近距离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6版食管癌分期标准,Ⅰ、ⅡA、ⅡB、Ⅲ和ⅣA期分别为7、254、31、404和12例.近距离治疗2~5次,3.5~5.0 Gy/次,总剂量为8~25 Gy;外照射剂量为50~56 Gy,常规分割,5~6周完成.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3.6个月、71.6%、41.8%和32.1%.在预后和局部控制率多因素分析中,照射总剂量是唯一与长期生存和局部控制均相关的因素.<60、60~68和>68 Gy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5%、35.3%和22.1%,P<0.001.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食管穿孔和大出血.97例(13.7%)发生3度白细胞降低.635例(89.7%)在治疗过程有1~2级的食管炎反应.随访期间18例(2.5%)发生食管穿孔,35例(4.9%)发生大出血.从治疗开始到随访健在,或者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490例(69.2%)患者吞咽普食顺利,放疗后13例(1.8%)发生食管狭窄,需要间断食管扩张治疗.结论 252 Cf 中子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提高了食管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毒副作用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采用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伤椎强化技术治疗的39例高龄Ⅲ型Kümmell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为(73.0±4.2)岁(70~85岁)。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5±2.3)月(9~21个月)。手术时间(75.0±12.1) min(65~92 min),失血量(93.0±11.2) mL(75~110 mL),住院时间(7.2±1.2) d(6~10 d)。术后第2天CT检查发现骨水泥椎间隙漏2例,骨水泥椎旁漏3例,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ODI分别为(2.7±0.8)分、33.0%±2.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第2天的椎体中线高度百分比(87.5%±9.8%)较术前(45.3%±11.2%)明显恢复,后凸Cobb角(6.5°±2.3°)较术前(25.8°±5.1°)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数据虽较术后第2天时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后路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高龄Ⅲ期Kümmell病安全有效,可以明显减轻胸背部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3.
【摘要】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椎弓根骨水泥锚定对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骨水泥团块稳定作用,为Kümmell′s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1名志愿者胸腰段CT薄层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胸腰段(T12~L2)脊柱Kümmell′s病模型,构建L1前皮质破裂组(A组)、前皮质破裂行骨水泥椎弓根锚定组(B组)、前皮质完整组(C组)、前皮质完整行椎弓根骨水泥锚定组(D组)。对所有模型L2椎体下终板进行完全固定,同时对T12上终板施加500N的轴向、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方向载荷以及10N·m的左旋转、右旋转扭矩载荷,统计分析在不同运动方向上四组模型中心骨水泥团块以及B组、D组的椎弓根骨水泥锚定棒的最大位移值和最大应力值,并且对椎弓根骨水泥锚定棒变形程度进行观察。结果: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载荷方向上,B组骨水泥块最大位移值均小于A组,在轴向、左旋转、右旋转载荷方向上,B组均大于A组;除轴向载荷以外,D组骨水泥块最大位移值均大于C组;在轴向、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载荷方向上,D组骨水泥椎弓根锚定棒最大应力值均大于B组;在前屈、后伸方向载荷下,D组椎弓根锚定棒最大位移值均小于B组,其他载荷方向D组均大于B组。B组、D组中骨水泥椎弓根锚定棒在轴向、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方向载荷下均无较大的变形,在左旋转、右旋转载荷下均出现较大变形。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病椎前皮质破裂Kümmell′s病时,椎弓根骨水泥锚定可对椎内中心骨水泥团块起到稳定作用,但椎弓根骨水泥锚定棒在人体脊柱左右旋转运动时存在断裂可能;对于椎体前皮质完整的Kümmell′s病,椎弓根骨水泥锚定在力学上并不能增加中心骨水泥团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