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4篇
  免费   2666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48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255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37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科学   336篇
综合类   2051篇
预防医学   2190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360篇
  1篇
中国医学   687篇
肿瘤学   19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321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962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移植与转移模型,观察海藻玉壶汤对小鼠胸腺淋巴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每周1次、连续5周给小鼠腹腔注射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将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经裸小鼠移植成功后制备瘤单细胞悬液,接种到小鼠皮下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移植模型,经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转移模型。在模型建立同时用海藻玉壶汤进行治疗,考察其对小鼠胸腺淋巴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通过小鼠外耳微循环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小鼠胸腺淋巴瘤移植与转移模型建立成功,具备痰凝血瘀体征。海藻玉壶汤对小鼠胸腺淋巴瘤生长和转移均有较好的阻止作用,明显改变荷瘤小鼠的微循环障碍和高凝状态。结论: 痰凝血瘀是小鼠胸腺淋巴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微环境,海藻玉壶汤能阻止小鼠胸腺淋巴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62.
姜美蓉  肖雨清 《医药导报》2008,27(3):329-330
[摘要]目的确定活化后碱性戊二醛溶液的安全浓度和使用期限。方法监测医院5个临床使用部门20 d内碱性戊二醛的浓度变化情况;以悬液定量法监测不同浓度戊二醛溶液的杀菌效果。结果5个临床使用部门使用碱性戊二醛14和20 d后最低含量分别为1.67%,1.70%,1.77%,1.72%,1.78%和1.64%,1.67%,1.71%,1.64%,1.64%,戊二醛溶液浓度≥1.6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8 h,杀灭率1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杀灭率100.0%。结论活化后碱性戊二醛在2 周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3.
毛囊的体外培养与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毛囊是控制毛发生长的皮肤附属器。体外毛囊培养对毛囊生物学、毛发组织工程、脱发和多毛症的临床治疗、药物实验模型的建立等有重要意义。体外培养的游离毛囊主要来源于手术后的人头皮毛囊、大小鼠触须毛囊以及猪和绵羊的毛囊,其培养基多选用无血清的William E培养基或DMEM培养基。中药筛选实验发现,熟地黄、黄芪、女贞子,白芷、白芨、荆芥等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而补骨脂、白蔹、防风、大黄、丹参、白芍、槟榔、茜草等有抑制毛囊生长的作用。中药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其制剂方式、有效成分和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64.
彭卫珍  陈华  孔令春 《医药导报》2012,31(3):392-394
摘要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所致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有关双氯芬酸钠引起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1994~2011年),按年龄、性别、剂量、合用药物、给药方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临床表现症状、治疗与转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双氯芬酸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性别关系不大,年龄分布以41~60岁为主。所致的不良反应类型以泌尿系统损害(26.1%)和消化系统损害(23.9%)为主;前3位的表现形式为急性肾衰竭、血尿、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以第1天发生不良反应为主,占58.7%。 结论要严密观察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时的异常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及时处理,警惕严重不良反应(急性肾衰竭、血尿、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5.
韩博 《系统医学》2022,(19):136-139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联合用药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单独用药组(氯吡格雷单独用药),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凝血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BI评分、QLQ-30评分均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TT、PT、APTT均长于单独用药组,Fbg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单独用药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高于单独用药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66.
患者 ,女 ,1 5岁 ,因右颈无痛性肿物 3个月入院。无耳鼻症状 ,肿物增大不明显。检查 :鼻咽、口咽右侧壁隆起 ,粘膜光滑 ,右侧中上颈部肿胀 ,可触及肿物下界 ,上界不清 ,肿物表面软 ,深部较硬。CT示鼻咽、口咽右侧壁及右颈部巨大密度增高影 ,CT值856.7Hu。全麻下行颈部切口入路探查术。肿物位于右鼻咽、口咽旁间隙 ,下达右颈中段之椎旁 ,大小约 1 4.0 cm× 4.0 cm× 2 .8cm,有完整包膜 ,为囊性与实性混合 ,呈黄白色囊液 ,有砂粒感 ,可见毛发。切开囊壁吸除部分囊液使肿物缩小后沿肿物剥离包膜 ,经颈部完整摘除。 7d拆线 ,伤口一期愈合。病…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8.
李金玉 《河北医学》2008,14(5):F0003
医学主题词及编制医学文献数据库.客观要求每篇文章的关键词均能准确地提供检索信息,从而高效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初步探讨早期新生儿肠道和咽部微生物群的分布特点及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9月—2022年1月出生的混合喂养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出生当天及出生后5~7 d的粪便和咽拭子样本,分析比较早期新生儿肠道和咽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功能差异。 结果 多样性分析表明,早期新生儿咽部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高于肠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水平上,出生当天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咽部(P<0.05);出生后5~7 d肠道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咽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咽部(P<0.05)。属水平上,出生当天肠道和咽部的优势菌属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5~7 d肠道和咽部的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及埃希菌-志贺菌属等共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系同源序列聚类数据库分析显示,咽部菌群更多地集中在染色质结构和动力学及细胞骨架上,而肠道菌群在RNA加工修饰、能量生成和转换、氨基酸转运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代谢、辅酶转运和代谢等方面表现丰富(P<0.05)。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显示,与咽部菌群相比,肠道菌群对细胞运动、细胞进程和信号转导、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免疫系统、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和转录功能参数的预测程度更高(P<0.05)。 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和咽部的微生物群组成及多样性无显著差异,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两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群组成开始出现分化,并逐渐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0.
针对药学类的专业特点,以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为切入点,从教学模式、组织模式、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开设有机化合物的设计性鉴别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