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04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70篇 |
儿科学 | 108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436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1965篇 |
内科学 | 479篇 |
皮肤病学 | 42篇 |
神经病学 | 92篇 |
特种医学 | 2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607篇 |
综合类 | 2766篇 |
预防医学 | 390篇 |
眼科学 | 191篇 |
药学 | 817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243篇 |
肿瘤学 | 2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19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235篇 |
2018年 | 136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171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355篇 |
2013年 | 440篇 |
2012年 | 522篇 |
2011年 | 595篇 |
2010年 | 548篇 |
2009年 | 532篇 |
2008年 | 736篇 |
2007年 | 715篇 |
2006年 | 634篇 |
2005年 | 630篇 |
2004年 | 514篇 |
2003年 | 415篇 |
2002年 | 390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09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了解经口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现状,探讨其与延伸护理需求服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经口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母亲5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Family Member Form, MUIS-FM)、广泛焦虑性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经口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母亲MUIS-FM得分为(125.54±10.61)分;59名母亲中51人需要延伸护理服务,占86.44%,24人需要采用电话随访,18人需要采用网上咨询,9人需要采用上门指导,其中4人需要上门指导3次以下,3人需要上门指导3次以上,2人需要根据需要随时上门指导;不同文化程度、妊娠次数、家庭成员人数、早产儿病情严重程度、焦虑状态以及是否工作、是否需要延伸护理服务的经口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母亲MUIS-F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工作、妊娠次数、家庭成员人数、早产儿病情严重程... 相似文献
82.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8年4月我科96例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危象发生13例。回顾性分析危象发生时间,危象类型,皮瓣类型,吻合血管选择,血栓病理观察,处理过程和抢救成功率。结果13例中,保守处理成功5例。剩下8例中,动脉危象为1例,静脉危象6例,动静脉危象1例;前臂瓣2例,腹直肌3例,股外侧皮3例。首次发生危象时间分别在术后2小时~6天,平均34小时。8例中,4例系连续两次抢救,最终抢救成功4例,失败4例。结论术前认真选择适应证和规范的吻合技术是减少危象的关键;早期发现和掌握抢救技巧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颞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穿孔常由于手术、外伤、炎症、药物或不明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较常见。修补手术难度大,我科自2003~2007年间,用颞筋膜及自体骨进行鼻中隔穿孔修补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直接覆盖玻璃化冷冻(direct cover vitrification, DCV)在冷冻大鼠卵巢组织中的效果,并对自体异位移植后卵巢组织存活状况及内分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性成熟的 Wistar 大鼠50只随机分为 A、B、C、D 组, A 和 B 组各20只,C 和 D 组各5只。 A 组为新鲜卵巢组织移植;B 组卵巢组织经 DCV 冷冻保存2周复苏后移植;C 组为去势对照;D 组为假手术对照。自体异位移植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计算卵泡密度,观察移植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卵巢组织移植存活的卵巢组织周围可见血管供应,移植失败的卵巢组织呈纤维化状态,与周围组织血供不明显。 B 组卵巢组织移植存活率低于 A 组(P <0.05)。 B 组卵巢组织中卵泡密度均低于 A、D 组,且 A 组低于 D 组(P <0.05)。 A、B 组血清 E2水平高于 C 组,低于 D 组(P <0.05)。 A、B 组卵巢组织 PCNA 阳性率均低于 D 组,且 B 组低于 A 组(P <0.05)。结论大鼠卵巢组织经 DCV 法冻融自体异位移植后部分卵泡能存活并可恢复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1例鼻中隔偏曲矫正不彻底的患者,按照鼻中隔偏曲部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主观治愈率78%(32/41),好转率22%(18/4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鼻中隔偏曲部位的不同特点,对鼻中隔矫正不彻底患者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住院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功能性鼻中隔偏曲矫正+双中甲骨及外侧黏膜面切除手术,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功能性鼻中隔偏曲矫正+双中甲骨及其外侧黏膜面切除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我院自2001年采用上颌骨前壁带蒂肌骨膜瓣,经鼻底隧道修补鼻中隔大穿孔2例,全部Ⅰ期成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男1例,25岁;女1例,27岁。2例均为鼻中隔矫正术后并发穿孔,穿孔部位均在鼻中隔软骨部,穿孔大小均约2.0 cm×1.5 cm。男性患者曾行耳后骨膜修补穿孔未获成功,女性患者曾行鼻粘膜转瓣修补穿孔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89.
背景: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由供体免疫活性T细胞攻击健康受体组织导致,目前治疗方案效果不佳。长链非编码RNA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但在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构建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差异长链非编码RNA和m RNA表达谱,预测其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4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和4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差异m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根据基因表达信号值的动态变化,构建差异长链非编码RNA-mRNA共表达网络,基于长链非编码RNA对下游靶基因不同的调节机制,分别预测其通过顺式或反式调控及经由竞争性内源RNA机制调控的靶基因,使用Cytoscape构建基因互作网络,通过对靶基因的功能分析预测差异长链非编码RNA可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与结论: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1 311个长链非编码RNA和3 283个mRNA差异表达,GO和KEGG结果提示这些差异mRNA主要富集在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 相似文献
90.
背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相对于外周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不仅具有较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并且疾病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是临床上分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模型之一。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免疫细胞如何分化,为何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目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长期临床随访资料,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优势细胞亚群及分化、相关活化与抑制分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的机制。方法:2012-07-01/2017-06-3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154例,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1例。通过收取非血缘脐血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标本,重点对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T细胞相关免疫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分离现象。结果与结论:(1)经过中位61个月(42-99个月)的长期随访,非血缘脐血移植组5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5年移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