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中miRNA-34c的表达以及其对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A和VEGFR-1的影响。方法 Northern blotting检测原代人黑素瘤细胞、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miRNA-34c表达。构建miRNA-34c基因过表达与基因敲低的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系即高表达miRNA-34c组和低表达miRNA-34c组,以空载体转染黑素瘤细胞株A375作为空载体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VEGF-A、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相比,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原代人黑素瘤细胞中miRNA-34c的表达降低(P<0.05)。高表达miRNA-34c组、低表达miRNA-34c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高表达miRNA-34c组VEGF-A、VEGFR-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载体对照组降低(P<0.05)。低表达miRNA-34c组VEGF-A、VEGFR-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载体组升高(P<0.05)。结论 miRNA-34c在皮肤黑素瘤中呈现特异性下调,miRNA-34c可能通过对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A、VEGFR-1的下调参与皮肤黑素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Hax-1 siRNA对黑素瘤A375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MTT法、 AnnexinV-FITC/PI染色、 Hoechst 33258染色、 Western blot检测Hax-1 siRNA联合顺铂或苦参碱对细胞增殖、凋亡和caspase-3活性形式表达的影响.结果:相同药物浓度作用下, Hax-1 siRNA转染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转染无关载体组(P< 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相同药物浓度作用下, Hax-1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现象较明显.结论:Hax-1 siRNA增强顺铂或苦参碱对黑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该作用可能和caspase-3的活性形式表达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54.
黑素瘤抗原基因及其肿瘤疫苗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政德 《医学综述》2013,19(5):837-840
随着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不断上升,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另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其中肿瘤疫苗作为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取得较多进展。黑素瘤相关抗原家族中部分抗原或多肽已经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疫苗进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价。现主要针对黑素瘤抗原编码的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特点、肿瘤疫苗研制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筛选柿叶中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部位。方法:柿叶70%乙醇提取后萃取得到不同的提取物;MTT法观察各提取物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多巴氧化法研究柿叶提取物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表明柿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黑素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70%醇提物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与阳性对照相当;三氯甲烷和醋酸乙酯部分合并后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本研究为柿叶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黑素瘤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黑素瘤和50例色素痣患者的病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ALDH1、E-cad及uPAR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组织病理特征、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黑素瘤组织中ALDH1和uPA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00%(41/50)和86.00%(43/50),均显著高于色素痣组(P0.05);黑素瘤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38.00%(19/50),显著低于色素痣组(P0.05)。ALDH1、uPAR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厚度、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病理分型均无相关性,但肿瘤厚度≥4 mm、浸润深度Ⅳ~Ⅴ、发生淋巴结转移等患者黑素瘤组织中ALDH1、uPAR表达阳性率均90%。浸润深度Ⅳ~Ⅴ的黑素瘤患者E-c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浸润深度Ⅰ~Ⅲ的患者(P0.05),黑素瘤患者E-cad表达阳性率与其他临床特征无相关性。结论黑素瘤在发生和进展过程中ALDH1、uPAR表达上调,E-cad表达下调,E-cad表达下调与肿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黑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Note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模式和表达强度.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在40例黑素瘤组织(31例阳性表达)及15例色素痣组织(3例阳性表达)Notch1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1,P=0.000),原位(18例)及侵袭性黑素瘤(22例)间Notch1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1,P=0.427).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率在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表达强度在原位与侵袭性黑素瘤之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黑素瘤组织中,Notch1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50,P=0.027),与Dll4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s=0.562,P=0.000),但是Jagged1与Dll4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34,P=0.000).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黑素瘤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p62基因在黑素瘤A375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用干扰p6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及正常A375细胞的平均OD值;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转染组的平均OD值较正常组小(P0.05);转染组的G0/G1期比例(0.73±0.01)较正常组(0.64±0.02)高(P=0.002);转染组的凋亡率(0.10±0.02)较正常组(0.03±0.01)高(P=0.004)。结论干扰p62表达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62在维持细胞周期和肿瘤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中药复方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系列浓度的疏肝活血中药复方水煎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测定细胞酪氨酸活性、黑素含量和细胞增殖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疏肝活血中药复方水煎剂能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培养的B16小鼠瘤细胞酪氨酸活性和黑素合成,抑制细胞增殖,但无细胞凋亡发生.结论疏肝活血中药复方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抑制细胞黑素合成,但无细胞毒作用,可用于治疗黄褐斑.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 总结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320例Spitz样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20例患者中,男141例,女179例,年龄0 ~ 65(12.5 ± 11.7)岁,病程1个月至30年;其中,Spitz痣307例,不典型Spitz肿瘤(AST)8例,Spitz痣样黑素瘤(SM)5例。皮损多为单发,可见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边界均清楚。307例Spitz痣皮损以黑色(132例,43.0%)和红色(108例,35.1%)为主,多数色素均匀(262例,85.3%)且表面平滑(272例,88.6%)。Spitz痣存在特殊临床亚型,11例 (3.6%)发生在斑痣上,11例 (3.6%)呈簇发性,6例(2.0%)播散性,7例(2.3%)结节性,1例(0.3%)为瘢痕疙瘩样。Spitz痣特征性病理表现包括表皮内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123例,40.1%),真表皮交界处出现Kamino小体(74例,24.1%),痣细胞呈水平带状(177例,57.8%)及楔形分布(118例,38.4%),痣细胞巢周围出现裂隙(177例,57.8%),可见生理性核分裂象(117例,38.1%),核染色质均细腻。根据特殊组织病理表现,Spitz痣又分为色素性上皮样Spitz痣(9例,2.9%)、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13例,4.2%)、血管瘤样Spitz痣(8例,2.6%)、疣状Spitz痣(12例,3.9%)、黏液样Spitz痣(10例,3.3%)、晕痣样Spitz痣(4例,1.3%) 等。4例AST皮损为黑色,7例色素均匀,3例皮损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细胞均有轻度至中度的异型性,均可见核分裂象(7例为2 ~ 6个/mm2),5例核染色质粗糙。3例SM皮损呈红色,4例色素不均匀,3例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黑素细胞呈Paget样扩散(3例),瘤细胞呈无极性浸润性生长且均未见成熟现象,均有明显异型性,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3例, > 6个/mm2),核染色质均粗糙且核膜明显着色。结论 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Spitz痣的临床及病理亚型繁多,AST同时具有Spitz痣和黑素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