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相关的并发症,是以卵巢体积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为特征的一个系统性综合征。目前已知许多可预测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并给予预防措施,但因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给临床干预和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近年来有文献报道,ART取卵后黄体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 RH-A)能预防和治疗OHSS。本文将综述黄体期应用G n R H-A在防治O H S 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基因在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50例胚胎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组1)黄体中期Foxp3和IDO基因的表达,并与50例正常生育能力妇女(组2)和50例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并妊娠的妇女(组3)进行比较。结果:3组黄体中期外周血Foxp3 mRNA和IDO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和组3 Foxp3 mRNA及IDO mRNA的表达均高于组1(均P=0.000),组2 Foxp3 mRNA及IDO mRNA的表达高于组3(均P<0.05)。结论:Foxp3 mRNA和IDO mRNA在黄体中期的低表达可能是反复植入失败的免疫性不孕原因。  相似文献   
183.
目的探讨控制性促排卵(COH)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以及补充雌激素的必要性。方法200例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不孕行COH的患者,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及ET第5日测定血清雌激素(E2)水平,根据注射HCG后E2变化分为增高组(〈0)和降低组(〉0),降低组计算HCG注射后E2下降百分比(E2%),根据E2降低百分比分为6组:1组E2下降幅度〈20%,2组E2下降幅度为20%~29%,3组E2下降幅度30%~39%,4组E2下降幅度40%~49%,5组E2下降幅度50%~59%,6组E2下降幅度≥60%。结果COH后共有86例临床妊娠(43%),妊娠组与非妊娠组间比较,患者年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ET日E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2升高组与降低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E2下降幅度的6组间:ET后第5日E2第1组、第6组分别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G日E2第6组与其他5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测在IVF周期中,hCG日至ET第5日E2值迅速下降幅度可预测妊娠结局,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损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黄体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比较黄体期补充雌激素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影响。方法:60名卵巢低反应患者,30例在促排卵前黄体期给予雌二醇每天2mg,30例给予安慰剂。结果:使用雌二醇的妇女可以获得HCG日较厚的子宫内膜,更高的获卵数(P<0.05),更多的成熟卵母细胞(P<0.05),更高的受精率(P<0.05)和更多的优质胚胎(P<0.01)。两组启动日窦卵泡数、促排卵时间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促排卵前黄体期补充雌二醇可以提高IVF-ET优质胚胎数目和胚胎质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从而可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5.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保 《江苏中医》1997,18(11):12-13
  相似文献   
186.
不明原因原发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血清蛋白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原发不孕症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特征,寻找女性不孕症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运用WCX2蛋白质芯片检测2005-01-11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生殖中心、北京妇产医院的29例不明原因原发不孕患者(原发不孕组)和3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黄体中期血清蛋白质谱,建立并测试不明原因原发不孕症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结果筛出差异显著的5种蛋白质组成不明原因原发木孕患者血清的蛋白质谱最佳优化模型,其中质荷比(m/z)分别为8690、8715、8634、8826的4种蛋白质表达下降,质荷比(m/z)6628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结论不明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与正常育龄妇女黄体期血清蛋白质谱存在明显差异,深入研究可能为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学提供基础,同时有助于不孕症生物标志物的筛查和发现。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黄体期个体化添加不同剂量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个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COH)IVF-ET周期,根据其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幅度分为4组,A组:E2下降<30%,12个周期,单用黄体酮进行黄体期支持;B组:E2下降30%-39%,18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黄体酮+3mg/d雌激素;C组:E2下降40%-49%,16个周期,D组:E2下降≥50%,58个周期,C组、D组患者黄体期支持采用黄体酮+4mg/d雌激素。结果:各组的取卵数目、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内膜厚度和移植胚胎数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B组、C组间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而D组与其余3组比,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在长方案COH的IVF-ET中,当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黄体期支持补充雌激素可以改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②E2下降幅度大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雌激素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POR的227个IVF周期,分析克罗米芬微刺激阶段和后续的黄体期促排卵阶段的一般资料、获卵数、取消率、再获卵率等及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等指标。总结黄体期促排卵应用于POR患者中的临床体会。结果两个阶段间MII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黄体期促排卵阶段的平均获卵数明显高于微刺激阶段(P0.05)。微刺激阶段及黄体期促排卵阶段所获得的冷冻胚胎进行移植后,临床妊娠率为28.8%,胚胎种植率为15%。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再获卵率64.4%。结论在POR患者中,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周期获卵数及再获卵率高,能降低患者心理压力,获得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提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于POR患者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89.
目的:观察分泌早期短程小剂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7例中重度痛经EMs患者,月经第14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6.25mg/d×4d,疗程至少1年以上。观察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月经周期、子宫大小及卵巢囊肿的变化。结果:37例中8例诉偶有月经推迟1~3个月,其余月经周期正常,4例(10.81%)1年后因效果不明显失联失访。33例(89.19%)中重度痛经有效。痛经减轻时,月经量亦有明显改善,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亦有减轻,子宫大小及卵巢异位内膜囊肿大小变化不明显。结论:中长期应用"分泌早期短程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EMs痛经症状与短期应用疗效相似,尚未发现明显后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可适合大部分月经周期规律者试用。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