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65篇
  免费   2489篇
  国内免费   2948篇
耳鼻咽喉   262篇
儿科学   1226篇
妇产科学   377篇
基础医学   3542篇
口腔科学   2150篇
临床医学   8604篇
内科学   5330篇
皮肤病学   242篇
神经病学   1222篇
特种医学   2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3373篇
综合类   16009篇
预防医学   6429篇
眼科学   1191篇
药学   7288篇
  100篇
中国医学   4116篇
肿瘤学   86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312篇
  2022年   1568篇
  2021年   1928篇
  2020年   1426篇
  2019年   1234篇
  2018年   679篇
  2017年   1010篇
  2016年   1304篇
  2015年   1611篇
  2014年   2616篇
  2013年   2812篇
  2012年   3926篇
  2011年   4237篇
  2010年   3458篇
  2009年   3601篇
  2008年   4589篇
  2007年   3660篇
  2006年   3525篇
  2005年   3772篇
  2004年   2722篇
  2003年   2383篇
  2002年   1777篇
  2001年   1641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1073篇
  1998年   939篇
  1997年   790篇
  1996年   744篇
  1995年   647篇
  1994年   464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由任何原因引起的保持咽腔开放的肌肉张力减弱或咽腔负压增加,机体无力克服所出现的咽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状态,咽壁软组织被动塌陷,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症状或呼吸暂停。持续较久的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久之导致全身诸多系统(呼吸、心血管、血液、神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变化。准确诊断和及时外科干预对于解除OSAHS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2.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2):1770-1773
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期住院最为常见的疾病。高水平血清游离胆红素有着明显的神经毒性,最终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游离胆红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检测游离胆红素的方法亦进一步丰富。本文拟在简述胆红素生理及毒性机制、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表现的基础上,对现有检测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以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为主,常伴有突眼症状。我们曾误诊1例,本例患者以单眼突出为主,不伴有甲亢症状,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概念最早是由Reaven在1993年提出的,当时称为X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型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高血压与致粥样脂质代谢异常。由于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可直接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造成死亡,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因此,该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5.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transient hyperphosphatasemia of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THI)是指婴幼儿在无肝或骨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血碱性磷酸酶(ALP)暂时性、孤立性升高。虽临床报道不多,但其在婴幼儿可能为一种相对常见现象,对儿童生命无威胁,为一种良性现象。下面本文就通过两例病例介绍及相关文献复习与大家共同学习T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96.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病是一种常见的不完全显性伴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由此产生的高胆红素血症,通常新生儿期发病,病情凶险,易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和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红细胞G-6-PD缺陷病新生儿5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新鲜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差异,了解促排卵药物对新鲜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促排卵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582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再行FET(167例)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胚胎停育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 582例促排卵周期新鲜胚胎移植与167例FET周期比较临床妊娠率(42.44% vs. 69.46%),生化妊娠率(7.22% vs. 2.99%),种植率(28.27% vs. 48.99%),胚胎停育率(8.10% vs. 7.76%),异位妊娠率(5.26% vs. 4.31%),流产率(8.10% vs. 6.90%),持续妊娠率(34.19% vs. 59.88%),多胎率(35.22% vs. 37.93%)。组间比较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胚冷冻再行冻融周期移植可显著提高卵巢高反应患者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不增加多胎率的发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妊娠结局。新鲜周期高雌激素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中央拱高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导致极端拱高的可能原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2019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V4c型ICL植入术的患者138例(276眼)。方法 回顾患者术前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包括屈光度(SE)、角膜水平直径即白到白(WTW)、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ngle)、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及术中植入ICL的直径。术后1周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拱高(Vault)。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拱高值和眼部生物参数的相关性。按拱高大小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拱高组(<250 μm)、正常拱高组(250~1000 μm)和高拱高组(>1000 μm),对三组间眼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造成极端低拱高和极端高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指标 术后拱高值。结果 术后1周平均拱高为(645±247)μm。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拱高的回归方程为:Vault(μm)=180.954×ACD(mm) +99.805×WTW(mm)-2517.5,调整r2为0.069。低拱高组、正常拱高组、高拱高组三组间的ICL直径(127.9±3.8 mm、127.3±3.6 mm、130.2±2.8 mm)和ACD(2.95±0.29 mm、3.19±0.24 mm、3.29±0.22 mm)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年龄、SE、Angle、ACV、WTW、CCT、K1、K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D和WTW是影响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晶状体偏厚是极端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上遇到非年龄性晶状体偏厚者,在ICL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缓释骨架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鹏  赵丽华  胡容峰 《中国药房》2007,18(25):1987-1988
口服缓释制剂能够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显著降低可能的不良反应发生,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口服缓释制剂开发周期短,技术含量高,经济风险小且回报丰厚,为制药工业界所看重,是制剂开发中比较活跃的领域。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新型高分子材料进入药剂领域,推动了药物缓释剂型的发展,这些高分子材料以不同方式组合到制剂中,具有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释放时间以及释放部位的作用。缓释作用辅料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制剂的缓释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缓释制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辅料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损伤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Rho/Rho激酶Ⅰ(ROCKⅠ)mRNA含量影响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加入5.5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损伤组的培养基中先后加入5.50,20.0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30.00,50.00μg·mL-1丹参酮ⅡA 200μL,培养48 h;阳性对照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0 mg·L-1维生素C 200μL,培养48 h。比较6组细胞的MDA、SOD、NO、NOS、ROCKⅠmRNA等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的SOD、NO、NOS含量均较损伤组增高,MDA及ROCKⅠmRNA含量均较损伤组降低,但除丹参酮ⅡA低浓度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述指标以丹参酮ⅡA高浓度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SOD、NO、NOS活性、降低MDA及ROCKⅠmRNA表达,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活性氧、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通过Rho/Rho激酶系统抑制NOS表达,进而影响NO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