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60篇 |
免费 | 4272篇 |
国内免费 | 14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7篇 |
儿科学 | 787篇 |
妇产科学 | 523篇 |
基础医学 | 1072篇 |
口腔科学 | 420篇 |
临床医学 | 10456篇 |
内科学 | 9749篇 |
皮肤病学 | 322篇 |
神经病学 | 2339篇 |
特种医学 | 133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4篇 |
外科学 | 3709篇 |
综合类 | 19318篇 |
预防医学 | 14572篇 |
眼科学 | 806篇 |
药学 | 7494篇 |
339篇 | |
中国医学 | 1694篇 |
肿瘤学 | 12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7篇 |
2023年 | 2906篇 |
2022年 | 3331篇 |
2021年 | 4202篇 |
2020年 | 2688篇 |
2019年 | 2647篇 |
2018年 | 1367篇 |
2017年 | 2300篇 |
2016年 | 2480篇 |
2015年 | 2695篇 |
2014年 | 4507篇 |
2013年 | 4567篇 |
2012年 | 5020篇 |
2011年 | 4878篇 |
2010年 | 4274篇 |
2009年 | 3686篇 |
2008年 | 4407篇 |
2007年 | 3238篇 |
2006年 | 3021篇 |
2005年 | 2901篇 |
2004年 | 2372篇 |
2003年 | 2143篇 |
2002年 | 1597篇 |
2001年 | 1136篇 |
2000年 | 872篇 |
1999年 | 579篇 |
1998年 | 412篇 |
1997年 | 335篇 |
1996年 | 251篇 |
1995年 | 225篇 |
1994年 | 202篇 |
1993年 | 132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随着对比剂的广泛应用,对比剂肾病(CIN)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CIN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合理使用对比剂能够有效预防CIN的发生。本文就CIN的预防及危险分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记录患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表(SAS)及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SAS>5分者32例(占比38.10%),PSQI>7者49例(占比58.33%)。苏醒期躁动者苏醒期躁动者有吸烟史、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术中低体温占比高于苏醒期无躁动者(P<0.05)。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及术中低体温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睡眠异常者文化程度(文盲)、术后疼痛、术后不良反应睡眠环境(强光、噪音)和有睡眠体位要求者占比高于睡眠良好者(P<0.05)。术后不良反应和睡眠环境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术后睡眠质量的多因素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受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产后慢性腰痛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生产的产妇147例为建模组,2021年4月~2022年4月生产的产妇56例为验证组。对建模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及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在验证组中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建模组产后慢性腰痛41例,发生率为27.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次数(OR=2.860,95%CI:1.050~7.778)、分娩方式(OR=2.844,95%CI:1.279~6.321)、孕期体质量增加(OR=2.604,95%CI:1.043~6.498)、妊娠期间腰痛史(OR=3.571,95%CI:1.608~7.933)为产后慢性腰痛的影响因素(P<0.05)。据此构建产后慢性腰痛的预测模型如下:■生育次数-1.045×分娩方式-0.957×孕期体质量增加-1.273×妊娠期间腰痛史。ROC曲线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Logis 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SVM)探究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和晚发性结直肠癌(LOCRC)的危险因素,建立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2—2022年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记录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分别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比较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结果:综合两模型结果,EOCRC风险与出现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体重减轻、肿瘤标志物升高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婚姻状况、阑尾切除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也存在较弱的正相关;LOCRC风险与婚姻状况、出现临床表现、体重减轻、血脂异常、肿瘤标志物升高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年龄、吸烟、阑尾切除史、结直肠癌家族史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两模型的AUROC、准确率、F1分数相差不大,但Logistic回归模型的精确率更高而SVM模型的召回率更高。结论:EOCRC和LOCRC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婚姻状况、吸烟、血脂异常、肿瘤家族史在EOCRC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泌尿腔内手术患者术后尿脓毒症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泌屎腔内手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73例,其中15例并发尿脓毒症休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术前尿白细胞(WBC)、尿细菌培养结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肾盂是否积脓、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毕时血WBC和C反应蛋白浓度及术后早期是否出现感染征象.记录尿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和预后情况.尿脓毒症休克患者最低SP与休克诊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最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间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女性和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征象与尿脓毒症休克发生相关(P<0.05).血压突然下降是尿脓毒症休克的首发症状,最低收缩压[(71±10) mm Hg]与休克诊断时间[术后(90±44)min]呈正相关,与ICU停留时间[(3.8±1.3) d]和最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6.1±3.1)分]呈负相关(P<0.05),但与休克纠正时间无关(P>0.05).所有尿脓毒症休克患者出院时器官功能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女性和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征象的尿脓毒症患者术后易发生尿脓毒症体克;及时诊断和治疗尿脓毒症休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痔PPH术中,不同荷包高度的选择对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3组均采用PPH术,手术操作中采用不同荷包高度。分别对3组患者术中切除黏膜宽度、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力、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等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统计。结果 3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术中切除黏膜宽度、肛管静息压、术后疼痛及急便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中荷包高度选择在齿线上2~3cm,为适合国人的最佳PPH术选择荷包高度。肛管直肠测压为评定肛肠手术前后的肛管直肠动态功能提供科学客观的标准,对肛管直肠功能的鉴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用于指导临床改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7.
早期肝癌病人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切除并获得随访的197例经组织学确认为早期肝癌(单发,≤5 cm,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门静脉癌栓)病人,利用K-M生存曲线分析来评估不同组病人的复发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研究与早期肝癌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97例病人中,肿瘤的中位直径为2.8 cm,肿瘤直径>2 cm的病人占58.4%,病人血清AFP阳性(>100 ng/mL)占47.7%,病理结果提示有微血管癌栓(MVI)者为32.5%。术后中位复发时间(TTR)为28.5个月,总体复发率为59.4%。术后1、3、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4%、55.6%、66.0%。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3组的早期肝癌复发评估系统,组中位TTR和1、3、5年复发率分别为:0分组(40.9个月和9.9%、26.7%、41.7%)、1分组(31.1个月和14.1%、50.1%、63.0%)、2~3分组(18.9个月和48%、71.8%、89.1%)(P<0.001)。结论:肿瘤大小、AFP水平和MVI是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不同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早期肝癌病人的复发时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索胆囊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胆囊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3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抽取同期收治的30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组)和300例非胆道疾病的成年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 胆囊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年龄、胆囊结石病史、绝经年龄、累积行经时间、生育与否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2,180.14,9.59,24.30,18.66,15.17,P<0.05);年龄、胆囊结石病史、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独立危险因素(x2=55.76,180.95,24.30,8.54,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相关病史患者的34倍( OR =34.22).绝经年龄越晚(51~55岁)、累积行经时间越长(≥30年)、生育次数较多(3次)的女性患胆囊癌的可能性越大(OR=3.96,9.68,3.51).胆囊癌组胆囊结石患者与胆囊结石组患者比较,年龄、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x2=70.66,16.66,11.59,4.69,P<0.05);年龄、胆囊结石病程及累积行经时间是患胆囊癌的独立危险因素(x2=64.29,8.82,5.58,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罹患胆囊癌危险性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随着结石病程延长而升高.对于女性患者,累积行经时间≥30年也会增加罹患胆囊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胆囊结石病史、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及生育次数可能是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60岁、胆囊结石病程≥3年的患者应切除胆囊,以降低胆囊癌的发病率;女性患者有以上表现者应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07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同CT分级、入院24 h内生理学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与肺损伤的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SAP患者并发ALI 39例,其中发生ARDS 16例。ALI/ARDS的发生与SAP的病因、病史时间、CT分级、SIRS、APACHEⅡ分值、Ca2+浓度、白蛋白浓度(ALB)、血糖浓度(GLU)、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MN)明显相关。进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因素有白蛋白浓度、Ca2+浓度以及SIRS。结论本组资料SAP的ALI/ARDS发病率为36.45%,白蛋白浓度、Ca2+浓度及SIRS是SAP并发AL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B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截止日期至2012年2月.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移植术后BC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病例524例,对照3967例.Meta分析提示: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对术后BC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男性患者术后BC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OR:1.40;95% CI:1.09~1.79;P=0.008);术前肝功能C级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增高(OR:1.95;95% CI:1.02~3.76;P=0.04);留置T管较不留置T管患者术后BC发生率要高(OR:2.00;95% CI:1.30~3.08;P=0.002);发生排斥反应显著增加术后BC发生率(OR:1.80;95%CI:1.11~2.93;P=0.02);合并肝动脉并发症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动脉并发症患者(OR:3.15;95% CI:1.37~7.23;P=0.007);冷缺血时间及手术时间BC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受者为男性、肝功能C级、留置T管、发生排斥反应、合并肝动脉并发症、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等7项是肝移植术后BC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BC的发生与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