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4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927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33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01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5244篇
内科学   61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12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056篇
综合类   9520篇
预防医学   1501篇
眼科学   490篇
药学   3623篇
  101篇
中国医学   3034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835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885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1001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892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1855篇
  2013年   1839篇
  2012年   2394篇
  2011年   2447篇
  2010年   2262篇
  2009年   1935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1726篇
  2006年   1569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210篇
  2003年   1057篇
  2002年   928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诱因,开展阶段性护理。观察假体脱位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64例患者中仅2例(3.13%)发生假体脱位,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5 d~1个月。均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44%。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可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32.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的可靠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但复杂的髋关节病变,如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外伤或感染后所致的髋关节畸形,融合髋,伴有髋臼侧严重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等,手术难度极大,手术失败率较高~([1])。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髋关节置换手术实现个体化、精准化带来了希望~([2])。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可直接由计算机图形数据制作任何形状的零件。因此,3D打印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21例髋臼爆裂性骨折伴股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探讨处理此类损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术前 X片及CT片明确骨折及脱位类型,采用患侧扩大的髂股入路或Langenbeck-Kocher入路,显露髂骨内外板及小骨盆内壁、髋臼前后柱,必要时显露坐骨大切迹,保持股骨头于脱位状态,直视下复位各骨折块尽量达到髓关节内软骨面光滑圆弧,在骨折复位状态下行内固定,之后使股骨头复位入髋臼,术后皮牵引,早期锻炼。结果:术后21例随访12~36个月, 骨折均愈合好,髋臼内壁形态光滑,元再脱位或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出现。结论:髋臼爆裂性骨折伴股骨头脱位的病例,早期手术恢复髋臼内壁软骨面光滑圆弧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能有效地防止髓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同时深静脉栓塞、坐骨神经的损伤及异位骨化的预防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4.
对28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实施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6分。提示术前加强指导,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详细指导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对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行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THA,所有患者髋臼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颗粒骨均取自体骨,术后24h后开始被动活动,3个月后开始全负重锻炼。临床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SS)系统评分,对任何原因引起髋臼假体翻修均视为临床失败。根据Conn等影像学评价法观察颗粒骨长人情况,根据DeLee的三区法测量臼杯、骨水泥与移植骨间的界面宽度,臼杯的移位程度则依据其相对于泪点间线的距离而定。结果14例患者获得平均4.3年(1.0-7.5年)随访,HH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10-62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平均84分(58-98分)。1例髋部有轻度疼痛,无患者行翻修手术。大部分髋部恢复了其正常的旋转中心,仅有2例高出对侧0.8 mm。大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稳定,2例在Ⅰ区和Ⅲ区出现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在Ⅲ区出现非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臼杯假体在术后7年出现明显移位(6 mm),但并没有行翻修手术。结论颗粒骨压紧植骨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学髋臼重建方法,其联合THA治疗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伴髋臼缺损的疗效令人满意,能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3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人工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关节面,以达到切除病灶,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原有功能,其手术后效果好,但出院后康复期较长,因此有针对性地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X线检查无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随着各种辅助检查手段的提高,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已有较多报道,现对其病理基础、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随着交通、工伤事故增多,跖跗关节(Lisfrane关节)损伤明显增多。由于跖跗关节为中足一复杂的复合性结构,处于足弓顶部,在步态中支撑体重,它的损伤、破坏常严重影响步行或致足畸形,此类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易漏诊,因其结构复杂,在诊治中易出现失误。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跖跗关节骨折脱位12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年轻患者肩关节脱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以检验系统康复疗法疗效优于单纯固定的假设。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43例40岁以下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包括关节活动范围锻炼、发展肩胛骨周围肌的肌力训练、发展肩袖肌的肌力、适度的外展、外旋锻炼及耐力训练在内的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固定后未经系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复发率为17%(4/23),对照组复发率为45%(9/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66,P<0.05);随访结果显示肩关节ASES评分实验组为90.9±4.87,对照组为75.4±4.94,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94,P=2.99×10-12<0.01)。结论肩关节脱位年轻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患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0.
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在初次关节成形术中无诊断价值 关节成形术术后闭式引流在许多医院已非常普遍,为研究在膝和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与术后伤口表浅和深部感染诊断的相关性,澳大利亚的Weinrauch近期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他将初次接受单侧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使用闭式引流的387名患者的引流管尖端取出并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伤口存在感染的患者引流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而引流管尖端培养为阳性的患者无一存在伤口感染。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对于初次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无实际价值(ANZ,Surg,2005,75:887~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