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22篇 |
免费 | 1260篇 |
国内免费 | 10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9篇 |
儿科学 | 174篇 |
妇产科学 | 79篇 |
基础医学 | 1236篇 |
口腔科学 | 516篇 |
临床医学 | 3771篇 |
内科学 | 2142篇 |
皮肤病学 | 145篇 |
神经病学 | 474篇 |
特种医学 | 13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5772篇 |
综合类 | 8804篇 |
预防医学 | 1526篇 |
眼科学 | 536篇 |
药学 | 3365篇 |
94篇 | |
中国医学 | 3050篇 |
肿瘤学 | 3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85篇 |
2023年 | 648篇 |
2022年 | 786篇 |
2021年 | 1322篇 |
2020年 | 959篇 |
2019年 | 705篇 |
2018年 | 290篇 |
2017年 | 603篇 |
2016年 | 711篇 |
2015年 | 875篇 |
2014年 | 1525篇 |
2013年 | 1445篇 |
2012年 | 1780篇 |
2011年 | 2050篇 |
2010年 | 1809篇 |
2009年 | 1790篇 |
2008年 | 1882篇 |
2007年 | 1668篇 |
2006年 | 1581篇 |
2005年 | 1539篇 |
2004年 | 1460篇 |
2003年 | 1368篇 |
2002年 | 1194篇 |
2001年 | 1028篇 |
2000年 | 772篇 |
1999年 | 626篇 |
1998年 | 531篇 |
1997年 | 359篇 |
1996年 | 371篇 |
1995年 | 295篇 |
1994年 | 307篇 |
1993年 | 205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成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异体脱钙骨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用于兔颌骨缺损的修复,观察其成骨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连氧化锌糊剂用于乳牙根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连提取液对乳牙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有很强的灭菌,抑菌能力,已被证实的基础上,作者选用此药替代口腔科常规用药丁香油氧化锌碘仿糊剂很充中的丁香油及碘仿,用该药与氧化锌粉调成糊剂作为根充材料,经实验与临床观察证明黄连氧化锌糊剂符合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要求,即对厌氧菌有较强的灭菌,抑菌力,对恒牙胚无害,对尖周组织无刺激性,超填部分的糊剂能吸收,对X线有阻射力,根充疗效与丁香油氧化锌碘仿糊剂相似并有丰富的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用于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因肿瘤手术、外伤、瘢痕、不良增生物切除术及修复前外科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缺损,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组织补片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主要为软硬腭、舌、口底、颊部、牙龈、前庭沟等。使用的口腔组织补片面积为1cm×1cm~4cm×6cm。术后随访1周~6个月。结果:共修复22例口腔黏膜缺损,其中2例患者2周后失访。随访的20例病例中,成活18例,脱落2例。术后补片收缩发生在2~4周。2个月后补片较稳定,未发生进一步挛缩。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一种黏膜缺损替代品,应用于口腔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黏膜缺损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对口腔颊部粘膜在正常、炎症、纤维增生、乳头状瘤、癌旁上皮及鳞癌癌巢的状态下的上皮棘层细胞及胞核的面积、体积和胞核的直径、形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提示反映细胞和胞核大小的形态学指标对于判断病变的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形态定量学方法并结合病理改变值(PAR)对颊粘膜在正常、炎症、过度角化、白斑、鳞癌及癌旁上皮7种状态下的上皮细胞分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白斑、癌旁上皮及鳞癌组在分化中胞核的增大最为明显,与此同时白斑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镧、铈、氟在抑制人离体牙根面脱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采用含镧(La)、铈(Ce)、氟(F)的脱矿液,在体外模拟口腔pH循环变化的环境中对离体人牙根面进行抑制脱钙的实验研究,并采用化学及能谱分析手段,对La,Ce,F在根面的抑制脱钙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微量元素对根面均有明显的抑制脱钙作用,但F较La、Ce的抑制作用强.该研究还从晶体物理化学角度对La、Ce、F的抑制脱矿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切除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前方区域纵行的纤维条索,术中被动开口度达正常范围后,剪取相应大小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覆盖黏膜缺损创面,间断缝合后,碘纺纱包加压固定。术后10~14d拆除纱包与缝线后开始开口训练,定期随访并进行类固醇皮质激素黏膜下局部注射等辅助治疗,通过伤口愈合、瘢痕软化及开口度改善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例患者双侧颊部纤维条索切除后形成的手术创面,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均获得成功,无感染或排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颊部原手术区黏膜红润,质地柔软,开口困难明显改善。术前开口度为(12.04±2.93)mm,术中开口度为(35.46±3.17)mm,术后6个月时的开口度为(29.33±4.28)m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黏膜缺损创面,能够起到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与改善开口困难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幼年和成年猪松质骨脱细胞基质(DCBM)的成骨特性。方法:制备幼年和成年猪DCBM并验证脱细胞效果。胶原和糖胺聚糖(GAGs)定量检测、Masson三色和阿利新蓝染色评估脱细胞前后胶原和GAGs含量及分布。免疫组化检测松质骨基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骨钙蛋白(OCN)的分布情况。qPCR检测幼年和成年DCBM诱导复植间充质干细胞(MSC)的I型胶原(Col-I)、碱性磷酸酶(ALP)、BMP-2和OCN等成骨分化指标的基因表达。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DCBM的蛋白组成。结果:定量分析显示,幼年松质骨较成年松质骨在脱细胞前后胶原和GAGs含量更高。幼年松质骨脱细胞前后BMP-2、MMP-13、OCN等的表达均高于成年松质骨。成骨诱导实验显示复植于幼年DCBM的MSC,ALP、Col-I等的mRNA的表达量高于复植于成年DCBM。蛋白质谱GO分析和丰度分析显示幼年DCBM较成年DCBM肽链种类丰富,包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促骨生长细胞因子。结论:同等条件下制备的幼年DCBM与成年猪DCBM比较含有更丰富的促骨生长细胞因子,具有更强的成骨诱导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乳腺包虫病(mammary echinococcoais)又称棘球蚴病,是较为罕见的包虫病。我院地处牧区,从1990~2002年共收治5例乳腺包虫病人,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