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4篇
  免费   3066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929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3334篇
内科学   216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498篇
综合类   5748篇
预防医学   188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973篇
  50篇
中国医学   2714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828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1038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910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741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241篇
  2008年   1191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979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909-191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4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统计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并依据骨折情况将患者分成骨折组(59例)和未骨折组(282例)。制作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统计两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年,59例(17.3%)患者相邻椎体发生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伤椎数、骨折程度、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易发生骨折,而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伤椎数、骨水泥渗漏是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运用饲喂低钙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结合骨密度、骨矿含量及uc OC/c OC等指标,探讨含VK2(MK-7)的益生菌粉、VD2及Ga的复配产品对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220 g~250 g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饲喂对照组、低钙饲料饲喂组、低剂量复配产品治疗组、高剂量复配产品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试验进行前及试验结束后对每组大鼠进行DEXA测定,并对试验结束后每组大鼠的uc OC/c OC等血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低钙饲料饲喂组大鼠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值显著降低(P0.05)。灌胃复配产品高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及骨矿含量与低钙饲喂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且uc OC/c OC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VK2(MK-7)的益生菌粉、VD2的益生菌粉及Ga的复配产品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与准确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骨折45例(观察组),未发生骨折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Frax指数分布情况,同时对两种工具在观察组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Frax指数同未发生骨折的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rax工具在骨折风险评估中,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亚洲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但特异度明显较Osta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rax工具能够准确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从骨组织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reg/Th17)平衡角度探讨壮骨止痛胶囊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机理。方法 72只8月龄SD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21 mg/kg),壮骨止痛胶囊高剂量组(1.28 g/kg)、中剂量组(0.64 g/kg)和低剂量组(0.32 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去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术后1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8周,最后一次给药1 h后处死,快速取左股骨检测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0(IL-10),取右股骨RT-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体受体γt(RORγt)、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IL-17A、IL-10 mRNA的表达,取左胫骨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达RORγt、Foxp3的细胞百分数。结果壮骨止痛胶囊能显著升高去卵巢雌鼠骨组织E2、IL-10水平(P0.01),降低骨组织IL-17A水平(P0.05);显著增强骨组织Foxp3、IL-10 mRNA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骨组织RORγt、IL-17A mRNA的表达(P0.01或P0.05);显著增加骨组织内表达Foxp3的细胞百分数(P0.05),下调表达RORγt的细胞百分数(P0.05)。Foxp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RORγt阳性细胞百分数比值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990 5,P0.01)。结论壮骨止痛胶囊通过抑制去卵巢雌鼠骨组织Th17细胞数量和功能活动,增加骨组织Treg细胞数量并增强其活动而调节骨组织Treg/Th17平衡,该调节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提高去卵巢雌鼠体内E2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995.
王健  刘建  徐卫星 《浙江医学》2016,38(10):697-69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PVP的病例资料,其中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12例,同时随机选择15例无腰椎融合术病史、性别匹配且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4.0±6.4)岁;骨折均发生在融合节段的近侧椎体,依据AO分型均为A1型骨折,平均BMD(-2.1±0.5)T。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患者VAS由术前(8.2±1.1)分降至术后1个月(3.0±0.7)分、术后6个月(2.3±0.5)分,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由术前(84.6±6.8)%降至术后1个月(30.6±5.4)%、术后6个月(26.0±4.8)%,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患者各个时间点VAS、OD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融合术后邻椎骨折患者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未发生明显的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伤椎再骨折或其他椎体骨折。结论PVP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骨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接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正>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应用于临床之前的开放性手术中就有医生直视下将骨水泥或骨材料直接或间接植入椎体内,从而达到增强椎体强度,防止椎体塌陷等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在1984年由Deramong H发明并首次应用,1987年由法国医师Gallbert首次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1994年美国首次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手术通过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使骨折的椎体稳定,以防进一步的塌陷,从而缓解疼痛,缓解率为70%~95%~([1])。本文就该  相似文献   
997.
韩欣欣  张艳春 《河北医学》2016,(9):1567-1569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促康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生活能力以及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7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医学知识、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康复锻炼方法等知识掌握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促康护理能够减少高粘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的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着重于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某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进程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下床行走时间为(6.02±1.17)d,住院时间为(19.65±2.61)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疗效,康复进程能够得到有效缩短,故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就诊46~55岁的75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35例,年龄46~50岁,B组40例,年龄51~55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雌二醇(E2)以及骨代谢指标[I型羧基末端肽(CTX);I型前胶原氨基前肽(PINP);氨基酸中段骨钙素(NMID)]水平,同时采用螺旋CT机检测骨密度值(BMD)。采用Pearson法分析E2与骨代谢指标及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E2和BMD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A组的骨代谢指标(CTX,PINP,NMID)则低于B组(P0.05)。所有研究对象的E2水平与CTX,PINP,NMID水平均具有负性相关性(r=-0.312、-0.437、-0.571,均P0.05),与BMD水平具有正性相关性(r=0.412,P=0.034)。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能够引起骨代谢异常,骨密度降低,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瘦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PMOP患者根据是否伴随骨折分为无骨折组(34例)和伴骨折组(26例),同期选择40例未发生PMOP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采用骨密度(BMD)仪检测各组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部位的BMD,比较各组差异性并分析血清瘦素、IGF-1、IGFBP-3与BMD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MOP伴骨折组患者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PMOP无骨折组(P0.05);血清瘦素、IGF-1、IGFBP-3三者之间,及其与BMD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IGF-1、IGFBP-3可作为早期诊断PMOP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