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5篇
  免费   3080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944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3382篇
内科学   218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550篇
综合类   5870篇
预防医学   190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028篇
  62篇
中国医学   2758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1048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1038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910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741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241篇
  2008年   1193篇
  2007年   976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由雌激素缺乏和衰老引起,其特征是低骨密度(BMD)和骨组织的微结构恶化,并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增高。在PO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致病机制是复杂和多方面的,雌激素缺乏是骨吸收增加和骨质流失加速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和机体的衰老导致氧化应激(OS)水平的升高,是PO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针对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目前较为有效的是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但也增加了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应激药物以治疗PO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以白藜芦醇(RES)为代表的天然植物化合物,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它能通过多种通路抑制体内氧化应激,促进成骨分化和减少骨量丢失,并调节骨转换的能力,从而有效治疗PO。本文就白藜芦醇在PO中的抗氧化机制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62例)和对照(6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持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以及VAS评分和血清b FGF及IGF-1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而椎体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b FGF、IGF-1水平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b FGF、IGF-1水平在治疗2周、4周、6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可通过提高血清b FGF及IGF-1水平促进骨折修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疼痛。  相似文献   
944.
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分析,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致伤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老年髋部骨折住院病例570例,按照年龄、性别等对致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病例中男性167例(293%),女性403例(707%),平均年龄795岁(60~100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949%为低应力骨折,且随着年龄增长脆性骨折比例逐步升高;骨折地点随着年龄增高逐步由户外为主转为室内为主;患者在户外及室内客厅发生髋部骨折的时间段均以白天为主(8:00~20:00),卧室及卫生间发生髋部骨折的时间段均以晚上为主(20:00~6:00);髋部骨折地域不同,摔倒的主要原因亦有不同;570例患者中951%合并基础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中重度营养不良以及患者基础疾病数量是髋部骨折后新发急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致伤原因包括自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医疗工作人员应做好预防摔倒宣教、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纠正骨质疏松,以期降低髋部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基于AMPK/m TOR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sis,PMOP)大鼠成脂分化的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B)、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补佳乐组(BJL)。除KB、SHAM组外,其余大鼠均摘除双侧卵巢,SHAM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灌胃12周。应用数字化全身骨密度仪检测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右侧股骨PPARγ、AMPK、m TORC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股骨PPARγ、C/EBPα、C/EBPβ蛋白的表达以及AMPKα、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左、右归丸能明显升高PMOP大鼠右侧股骨BMD(P0.01),降低大鼠股骨成脂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降低AMPK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升高m TORC1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或P0.05);与ZGW组相比,YGW组PMOP大鼠右侧股骨BMD没有明显差异(P0.05),股骨成脂分化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AMPK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m TORC1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左、右归丸通过AMPK/m TOR通路改善了PMOP大鼠股骨成脂分化过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m TOR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46.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索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培哚普利治疗3年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9)和对照组(n=69)。治疗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氯氨地平片治疗。治疗3年,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值(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水平。结果治疗后3年后,两组BALP及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BMD水平显著升高,而CTX和TRAP水平显著降低(P0. 05);而治疗组治疗后BALP、s-CTX、TRAPL及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BMD水平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长期培哚普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对比两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OF患者96例和骨质疏松患者107例,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骨密度,电化学发光检测BTMs: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β-异构化C末端肽(β-CTX)、骨钙素N端分子片段(N-MID),同时测定骨代谢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Ca)、磷(P),t检验对比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和BTMs与OF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的骨密度低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INP、β-CTX高于非骨折组,70~90岁患者N-MID低于非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ALP、P、Ca在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β-CTX与OF具有显著相关性,OR分别为-4. 182、-6. 929和7. 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INP、N-MID与OF呈正相关,OR分别为4. 213和2. 5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低骨密度、高β-CTX的骨质疏松老年女性更容易发生OF,β-CTX比骨密度预测OF的能力更强,可适时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94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点,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骨质疏松症在医学上和社会性的影响逐渐加深。人类骨质疏松症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相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及失用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几种类型。糖皮质激素相关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利用糖皮质激素诱导建立,其降低成骨细胞的活性、刺激破骨细胞,从而减少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利用去势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其原理是雌激素减少致使骨吸收增加、新骨形成降低,最终达到骨量减少的目的。雌激素受体α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但是阻碍成骨细胞功能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SAM-P6(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P6)是一种衰老加速的小鼠,骨丢失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适用于老年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失用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常见的建模方法有坐骨神经切除法、悬吊法等,机体长期处于无重力负荷状态,使得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加,导致骨量丢失。笔者就不同种类动物作为骨质疏松症研究模型的优缺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中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防己诺林碱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去卵巢)组、阳性(雌二醇,E2)对照组、防己诺林碱组共4组,每组10只。连续腹腔给药7周后处死小鼠,取股骨及外周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 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及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通过Micro-CT评估各组小鼠骨组织微结构相关指标:骨小梁百分比(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骨小梁厚度(Tb.T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骨质疏松骨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包括TRAc 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以及降钙素受体(CTR)。结果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防己诺林碱治疗组小鼠BV/TV、Tb.N、Tb.Th显著升高,Tb.Sp明显降低,骨代谢相关指标(TRAc P、CTX、NTX)显著降低,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c P、Cathepsin K、NFATc1以及CT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防己诺林碱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有保护作用,有望为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