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71篇 |
免费 | 181篇 |
国内免费 | 5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98篇 |
口腔科学 | 702篇 |
临床医学 | 920篇 |
内科学 | 104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43篇 |
特种医学 | 2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742篇 |
综合类 | 1618篇 |
预防医学 | 149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45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49篇 |
肿瘤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150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451篇 |
2011年 | 462篇 |
2010年 | 373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446篇 |
2007年 | 305篇 |
2006年 | 301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76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实施关节内肿瘤切除与重建术:3例采用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6例采用瘤段切除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术,8例行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5例行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结果 3例失访,19例获得随访,时间9~96(50.0±8.2)个月。局部复发4例,死亡8例。根据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标准: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患者得分为(22.8±1.4)分,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患者得分为(24.2±1.6)分,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得分为(23.9±1.5)分,人工假体置换患者得分为(26.1±1.8)分。结论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重建,成年人可首选人工假体置换,儿童及青少年可选用同侧锁骨翻转移植重建。术中需注意肩袖和外展装置的修复,大多数保肢者能保存一定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2.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具有缓慢牵伸延长作用,在用于治疗各种骨关节畸形及骨缺损、骨不连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又有了相应的改进,其临床应用更灵活,更广泛。该文就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发展演变,在临床治疗肢体延长、骨髓炎伴骨缺损、复杂性骨折、骨不连和肢体畸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数字化精细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124例,采用钛网数字化成型进行颅骨修补80例,传统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44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塑形时间、术后患者和医生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形相比,钛网数字化成型颅骨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编短(P<0.01),平均术中塑形时间减少(P<0.05),医生和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数字化精细塑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探索建立创伤后颅骨缺损数据库,为颅骨缺损的三维测量及个性化设计提供研究的平台。方法 对电子束CT扫描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主开发的骨组织表面绘制软件3DMSR对CT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三维测量,并转换成适用于快速成型、个性化修复和数据库建立的通用格式。结果 1995年至2004年,对84例创伤后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电子束CT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三维测量和个性化手术模拟,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自体颅骨外板、自体下颌骨外板、MEDPOR、钛网及钛合金个性化修复体等方法完成治疗,并将相关信息建成颅骨缺损数据库。结论 颅骨缺损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7.
68.
外伤性颅骨缺损行Ⅰ期人工颅骨修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60-161
Ⅰ期人工颅骨修补术是我院创伤外科为减轻外伤性颅骨骨折病人的痛苦,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或减轻后遗症和并发症而研究的一种治疗方法。1998~2002年我院收治的165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6例)采用开颅去骨瓣术及Ⅰ期人工颅骨修补术;对照组(79例)采用开颅去骨瓣术及3个月后行Ⅱ期人工颅骨修补术,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就术后观察要点、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探讨适宜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9.
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修补材料. 方法 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4例颅骨缺损患儿以人工可吸收材料(乳酸聚合物)及羟基磷灰石联合应用于颅骨修补. 结果经3年随访,4例病例中3例成功,1例失败. 结论 以可吸收材料及羟基磷灰石骨联合修补儿童颅骨缺损,可较好的解决修补材料影响儿童颅骨发育的问题,可成为治疗儿童颅骨缺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