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6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潘浩敏  刘微  梁钧杰  饶小勇  张尧  余德发  李哲  罗晓健 《中草药》2023,54(12):3842-3850
目的 研究半浸膏颗粒中饮片细粉含量对其物理性质和压缩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肠炎宁片为模型药物,测定含不同饮片细粉比例的肠炎宁颗粒的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抗张强度等指标,采用不同压缩方程对片剂抗张强度-压力、孔隙率-压力、抗张强度-孔隙率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阐明肠炎宁半浸膏片的成型机制,并用主成分分析对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及拟合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当肠炎宁颗粒中的饮片细粉含量小于6%时,随着饮片细粉含量的增加,粒子间的结合力增强,粉体的成型性增强;当含量超过6%后,饮片细粉弹性作用增强,粒子间结合力减弱,抑制成型。结论 从压缩成型角度说明了肠炎宁半浸膏片中饮片细粉含量的临界值为6%,可为半浸膏片的处方工艺优化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汤洗吴茱萸的规范化炮制工艺,该研究以古代著作及现代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记载的“汤洗”吴茱萸传统炮制方法为基础,以饮片收率和主要成分含量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考察结果进而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电子舌技术分析汤洗过程中吴茱萸味觉指标变化规律。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吴茱萸中主要成分含量在汤洗炮制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绿原酸、金丝桃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去氢吴茱萸碱含量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达-23.75%、-27.80%、-14.04%、-14.03%、-13.11%;柠檬苦素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增幅达19.83%;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的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总体以升高为主,平均变幅分别为0.54%、-3.78%、2.69%、5.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汤洗吴茱萸最佳炮制工艺参数:汤洗时间2 min,料液比1∶10 g·mL^(-1),汤洗温度80℃,汤洗次数1次,干燥方式50℃烘干。经汤洗炮制后,吴茱萸饮片收率平均值为94.80%;主要有效成分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均较生品升高,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02.56%、103.15%、105.16%;去氢吴茱萸碱的含量较生品降低,平均转移率为83.04%。味觉分析结果表明,汤洗炮制能显著降低吴茱萸的咸味、涩味和苦味。该研究揭示了汤洗对吴茱萸主要成分含量及味觉的影响,建立的汤洗吴茱萸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阐明其炮制原理,提升饮片的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管理等,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组织下,汇总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结果,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检数据进行梳理并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为98%。针对质量和标准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策略与建议,为提高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升监管效力、监管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4.
中药饮片是中医用于遣方治病的基本药物 ,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 ,因此 ,中药房必须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饮片 ,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但要保证饮片质量 ,必须找出影响中药房饮片质量的各个因素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保证饮片的质量。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主要原因有 2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所进的饮片是高质量的 ,二是在贮藏中要防止饮片损毁而降低质量。1 进货把关不严是造成饮片质量不佳的首要原因中药房的饮片绝大部分是从药材公司或其他渠道购进 ,若供应者提供的饮片质量较差 ,那么中药房的饮片肯定质量较差。由于目前是中…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中药复方二妙散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L93^4)对二妙散的袋包颗粒剂与目前市面流行的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有效成份盐酸小聚碱含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动物体内进行药效比较。结果:3种剂型中,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其有效成份盐酸小聚碱含量最高,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的提高。结论:中药复方二妙散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方法简便易行,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修彦凤  王兴发  吴弢  王峥涛 《中草药》2003,34(12):1155-1157
瓜蒌子 ,历代用名为瓜蒌仁、栝楼子、栝楼仁、栝楼实等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 T.rosthornii Harm s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 ,常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瓜蒌子古今入药有生熟之分 ,目前全国各地沿用的有生品、炒瓜蒌子、蜜瓜蒌子、瓜蒌子霜。为弄清瓜蒌子炮制的历史发展轨迹 ,了解其炮制目的及其应用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 ,对瓜蒌子的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 ,为开展瓜蒌子的饮片规范化研究 ,提高其饮片质量 ,提供有益的借鉴。1 历史沿革1.1 南北朝时期 :瓜蒌子的炮制 ,始于南朝刘…  相似文献   
27.
中药房常用饮片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怡和  祁雄  朱莹  章日初 《中成药》2003,25(5):405-407
目的:测定10种中药饮片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方法: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按照《中国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手册》1997版检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等仪器测定铅、镉;用原子吸收仪检测镍;用测汞仪检测汞;砷斑法检测砷。结果:35个样本中有18个样本重金属含量超标,10种中药饮片中有7种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28.
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郁金的植物资源、饮片炮制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郁金与姜黄、莪术的品种关系,为郁金饮片炮制规范化及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为饮片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中药饮片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 ,是中药汤剂的基础。中药汤剂是体现中医辨证施治、复方给药、随症加减 ,快速奏效而长期使用的主要给药形式 ,颇得医师与患者的欢迎。但传统用药都是饮片入药 ,临用煎汤。由于中药煎煮比较耗时 ,一方面无法应用于急症救治 ,另一方面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中医药的发展。据有关部门调查 ,中药汤剂在全部中药处方中所占比例从建国初期的绝大部分降至近期的 15 %~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