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6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建立茯苓饮片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方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分别提取茯苓饮片,在200~400 nm内分别对4种提取液进行紫外扫描。结果茯苓饮片的紫外光谱图像特征明显。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茯苓饮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确定白术饮片的储藏条件、年限及最佳包装,为饮片的保管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牛皮淋膜纸袋、塑料袋、塑料袋真空密封、铝塑袋、铝塑复合袋真空密封,存放于阴凉库和药品稳定性试验箱(40℃,湿度75%)中,开展为期6个月的阴凉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试验,观察性状,分别测定水分、浸出物、挥发油、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及总量的变化情况,考察温湿度、包装对白术饮片各指标的影响。结果:阴凉稳定性试验中,各包装白术饮片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加速稳定性试验中,部分样品出现发霉、变软现象。水分均呈上升趋势。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从白术内酯含量来看,在阴凉库环境下,白术内酯Ⅰ含量小幅度下降,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先下降后平缓,总和下降后趋于平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白术内酯Ⅰ含量小幅度下降,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先下降后趋于平缓后上升,总和先下降后上升。通过气质联用,5种包装中均未发现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残留,但塑料、真空塑料、铝塑复合袋、牛皮淋膜纸袋4种包装上均有苍术酮的残留。结论:白术受湿度影响大,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最适宜的包装为铝塑复合袋真空或非真空形式。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药典》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明真伪,辨优劣",这2个目标是通过基源、性状、鉴别、含有量测定等所有项目检测结果的综合评定实现的。本文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及饮片与含有量测定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诸多问题,如有三分之一无该项目、许多所需标准物质有重复等。因此,现阶段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材、饮片、中成药需要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6.81%~99.01%,RSD 0.81%~1.5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5.
杜仲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中医常以生品和盐制品入药,入肝、肾经,起到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笔者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论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工艺对质量的影响,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杜仲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皂角刺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采用18批皂角刺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18批皂角刺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浸出物含量,建立18批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采用高分辨质谱对特征峰进行成分鉴定,建立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中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浸出物含量、指标性成分含量、转移率、特征图谱为指标,研究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18批标准汤剂出膏率为3.66%~5.99%,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3.38%~47.62%,饮片特征图谱共标定8个特征峰,均能传递到标准汤剂中,并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饮片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0.90,特征图谱可作为共性质量特征用于皂角刺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7.32%、24.10%。结论:可为皂角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皂角刺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近5年,得益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的精心部署和顺利进行,中药饮片合格率逐年稳步提升。对2017—2021年全国中药饮片抽检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分析,概括了近5年全国中药饮片抽检的总体情况,总结了抽检过程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并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质量监管策略与建议,以期为规范中药材及饮片生产加工、提升其质量控制水平、修订完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建立健全饮片质量源头监管机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我所针对中药材市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对芜湖市医疗单位、零售药店及生产企业等单位,在使用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检查工作,如百味药材大检查,参类药材的专项检查,医疗单位中药房中药饮片的检查,生产企业的中药材检查等。从检查的结果来看,有些品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现报道如下。1近年来芜湖市发现的伪劣、混淆中药材及饮片品种通过近年来我所监督抽样检验,目前共发现45个品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结果见表1。表1抽检品种的检验结果Tab.1 Results of samples test品名检验结果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小果微…  相似文献   
109.
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录的药材和饮片数量、药材与饮片基原物种数与 入药部位、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的数量及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载入网站(http://itcm.hzau.edu.cn/yd/zgyd.htm)供参考查 询。分析显示:(1)《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616种药材与饮片以及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616种药材和饮片按其来源 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微生物类、人工合成或配置原料类、人源制品、兼具动物与植物来源类等。47种植物 油脂与提取物中,46 种为以植物来源制成的药材,剩余 1 种为动物来源,即水牛角浓缩粉。(2)616 种药材和饮片中,有 421 种(占比 73.60%)药材源于单一的基原物种, 96种(占比 16.78%)药材具有 2种基原,40种(占比 6.99%)药材具有 3种基 原,11种(占比1.92%)药材具有4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5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6种基原。47种植 物油脂与提取物中,有 34种具有单一基原,基原数为 2和 3的植物油脂与提取物各有 5种。(3)《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 1 605种成方和单方制剂。除未公布组成的云南白药和云南白药胶囊外,其余1 603种复方制剂和单方制剂一共涉及14 329种 药材。2020年版《中国药典》成方和单方制剂使用频次最多的前20种药材为甘草、当归、茯苓、川芎、黄芩、白芍、黄芪、 陈皮、地黄、白术、丹参、冰片、桔梗、大黄、熟地黄、木香、红花、麦冬、党参以及白芷。结果提示2020年版 《中国药 典》 亦存在药材饮片与处方药材不完全对应、炮制品收录不完整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 《中国药典》 收录中药材的总体信 息及其与处方间的相互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材生产与完善处方药材的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当归不同炮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对不同产地、不同收集企业、不同储藏时间当归饮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定量分析。荧光定量反应体系为SYBR Premix Ex Taq Ⅱ10μL,正向引物、反向引物(10μmol·L~(-1))各0.8μL,模板/基因组DNA 1μL,双蒸水7.4μL。荧光定量反应条件为①扩增曲线:94℃预变性30 s,94℃变性10 s,60℃退火12 s,72℃延伸30 s,循环45次,72℃单点检测信号;②熔解曲线:72℃开始检测,以0.5℃为台阶温度停留15 s采集荧光。根据Real-time PCR的测定结果,分别从生当归、酒当归和土炒当归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平板计数法测定,并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炮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排序为生当归土炒当归酒当归;在不同产地的当归饮片中均以甘肃渭源地区样品所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为最低;与零售企业相比,生产销售企业的生当归和酒当归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低;不同储藏时间对生当归和酒当归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储藏时间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增加。对部分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平板计数法检测结果数量级较Real-time PCR低3~4个数量级。结论:建立的Real-time PCR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以及报告周期均优于平板计数法,可为当归不同炮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