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16篇
  免费   2765篇
  国内免费   1646篇
耳鼻咽喉   392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1604篇
基础医学   1472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20494篇
内科学   8386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3858篇
特种医学   38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7762篇
综合类   45336篇
预防医学   9645篇
眼科学   1412篇
药学   20214篇
  295篇
中国医学   9357篇
肿瘤学   5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1653篇
  2022年   2153篇
  2021年   2932篇
  2020年   2204篇
  2019年   2374篇
  2018年   1082篇
  2017年   2223篇
  2016年   2528篇
  2015年   2993篇
  2014年   6119篇
  2013年   6374篇
  2012年   7793篇
  2011年   8345篇
  2010年   8348篇
  2009年   7963篇
  2008年   8384篇
  2007年   7545篇
  2006年   6988篇
  2005年   7270篇
  2004年   5887篇
  2003年   5681篇
  2002年   4744篇
  2001年   4400篇
  2000年   3240篇
  1999年   2740篇
  1998年   2644篇
  1997年   2390篇
  1996年   2070篇
  1995年   1599篇
  1994年   1239篇
  1993年   816篇
  1992年   641篇
  1991年   549篇
  1990年   487篇
  1989年   481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低分子肝素(LMWH)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新药,其作用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抗凝血酶Ⅲ对Xa因子的灭活而起抗血栓的作用.它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应用不需要连续实验室检测,每天2次,每12小时皮下注射给药1次,即可完全发挥抑制血栓、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药理学上和临床上的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1-2].但在临床应用中皮下出血仍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据国内文献报道,在传统规范操作下LMWH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34%~42%[3-5].皮下出血可以造成患者局部疼痛,较大面积的出血和血肿使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还影响药物吸收而影响治疗效果.为减少LMWH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5例,胃癌2例,Dieulafoy病1例,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9例,胃肠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肝胆疾患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10例,Crohn病5例、肠道憩室出血6例、小肠炎或溃疡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中度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直结肠癌5例.74%(58/78)的患者DSA造影阳性,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者33%(26/78),术后吻合口出血直接征象者83%(15/18).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动脉药物灌注15例,技术成功率60%(9/15),临床成功率40%(6/15);栓塞36例,技术成功率86%(31/36),临床成功率72%(26/36);介人治疗后再出血率16%(8/51),其中1例栓塞后再呕血经胃镜治疗无效死亡.DSA造影和介入治疗后手术者27例,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21/27).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DSA对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择期手术和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23.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但其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问题。2001年9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传统的手术和硬化剂联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5例,随访2~5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属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5例中共72条肢体,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48岁;其中双侧27例,左侧10例,右侧8例。主要表现:浅静脉曲张(72条肢体),下肢沉重酸胀痛(68条肢体),足靴区色素沉着(65条肢体),溃疡(5例),湿疹样皮肤改变(4例),轻度水肿(12条肢体)。术前均经彩…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配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静推催产素10U和经臀部肌内注射催产素10U。结果 实验组第3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5.35min(P〈0.05),产后2h内平均出血较对照组减少116.5ml(P〈0.05)。结论 地塞米松配合米索前列醇较用催产素能明显减少产后2h出血量,是一种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5.
鼻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轻者涕中或咯痰中带血,重者流血不止,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2001~2002年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52名,以秋冬两季居多,与气候干燥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者约占71%,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约占30.5%。收住院后针对出血部位及病因行前鼻孔填塞术、后鼻孔填塞术、鼻腔烧烙术、鼻腔血管瘤刮除术以及颈外动脉结扎术等治疗方法。根据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研究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我们将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分娩8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观察米索前列醇(miso)和缩宫素对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评估了12导联心电图预测即将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游离壁破裂的价值。 方法 分析24例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游离壁破裂患者的心电图,并与95例未发生心脏破裂的亚急性期AMI患者的ECG进行比较。选择亚急性期AMI作为对照是因为大部分左室游离壁破裂发生在亚急性期。AMI亚急性期是指发病12h以后,CK升高超过正常高限2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8.
肝脾破裂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常合并低容量休克,酸中毒等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危重,急需争取时间尽快手术治疗,去除出血原因,在68例肝脾破裂应用连续硬外麻醉完成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致血清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主要为PAIgG),使循环中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的改进,我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旨在探讨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我站采用妇血康颗粒作为药物流产辅助药物,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