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7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24篇
预防医学   14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0篇
  2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21.
目的掌握宁夏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该区食源性疾病预警控制能力。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对2006-2013年全区8个监测点采集的13大类样本共计7 453份进行检测。结果致病菌检出样本数共计359份,总体污染率为4.82%,检出致病菌种类包含沙门氏菌(8.36%)、金黄色葡萄球菌(36.21%)、副溶血性弧菌(11.14%)、单增李斯特菌(18.38%)、大肠杆菌O157(0.84%)、阪崎肠杆菌(1.67%)、蜡样芽胞杆菌(22.28%)、创伤弧菌(0.56%)、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0.56%)。13大类样本检出率分别为肉制品11.76%、动物性水产品9.73%、即食食品3.75%、速冻米面制品10.62%、非发酵豆制品0.95%、婴儿配方奶粉6.91%、奶制品/蛋制品2.96%、特色食品2.67%、焙烤食品0.67%,膨化食品、冷冻饮品、果蔬类和饮用水类均未检出。结论宁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存在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速冻米面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其中速冻米面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较高、肉制品和动物性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较高,婴儿配方奶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较严重。建议继续加强全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工作,同时强化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2.
建立一种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实现对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通过比对选取3种致病菌特异性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hlyA)基因、大肠杆菌O157脂多糖编码(rfb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Fem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通过实时LAMP筛选合格引物。设计微流控芯片,将引物冻干后固化到芯片上,制成LAMP微流控芯片。选择合适的LAMP反应体系,添加显色剂,加入芯片中,反应结果通过肉眼或仪器判读。使用标准菌株检验芯片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并使用人工污染样品进一步检验其在实际样品检测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制成的LAMP微流控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3种致病菌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100 cfu/ml,可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了解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镇江市2015年度食源性疾病常规监测中分离的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菌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2015年采集食品样123份、病例粪便标本798份,共分离58株阳性菌株。药敏实验前,分离菌株复核均为阳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多重耐药率为31.0%,其中分离的21株沙门菌、8株志贺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57.1%、75.0%,耐≥6种抗生素的菌株分别占19.0%、62.5%;沙门菌对氨苄西林(61.9%)、四环素(52.4%)和萘啶酸(52.4%)耐药率较高;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萘啶酸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高(均达75.0%);29株副溶血性弧菌仅1株对氨苄西林耐药(3.4%),8株对氨苄西林呈中介(27.6%),其余对所选抗生素均敏感(70.0%)。结论 2015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情况,指导本地区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宿迁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开展监测检验工作,并对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年从648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品中共检出19株致病菌,检出率2.9%,其中沙门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其他致病菌未检出。在监测的8类食品中,蛋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7%,其次中式凉拌菜为5.4%。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致病菌检出率为4.6%(13/280),中小型餐馆、小吃店及街头摊点检出率为1.8%(5/272),零售加工店检出率为1.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P<0.05)。结论宿迁地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致病菌种类检出较少,检出率相对不高,应加强相关监测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了解海南省淡水鱼中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情况,评估人群感染潜在的危险性,为制定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策略和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对海南省琼中县、三亚市和昌江县监测点附近的溪流或水库等自然水体环境,以随机捕捞的方式获取新鲜样品。采用玻片压片镜检法对寄生虫囊蚴进行检测。同时在捕捞样品的行政村进行肝吸虫病知识和居民肝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2019—2021年共检测淡水鱼47种合计396尾,检出寄生虫囊蚴阳性45尾,总感染率为11.36%。有13种淡水鱼中检出寄生虫,品种感染率为27.66%(13/47)。其中海南细齿塘鳢感染率最高,为75.00%(3/4),显著高于其他鱼种(P<0.05),三个市县中,琼中县检出率最高,为17.05%(22/129)。发放调查问卷487份,居民对肝吸虫病总知晓率为11.50%(56/487),昌江县知晓率最低,为1.31%,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P<0.05)。同期对居民肠道进行寄生虫检测3 178人份,未发现肝吸虫病患者。结论 海南省部分市县淡水鱼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6.
夏秋季节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明显增多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其危重临床类型 ,起病急、病情进展快 ,可迅速恶化甚至死亡 ,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十分重要。1 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 2~ 7岁儿童 ,起病急骤 ,可有如下表现 :1 .1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持续高热 ,面色苍白 ,精神萎靡 ,反复惊厥。1 .2 循环系统症状 皮肤紫绀 ,四肢发凉 ,尿量减少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 ,心音低钝 ,脉搏细速 ,血压降低。1 .3 神经系统症状 以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为突出表现。烦躁或嗜睡 ,头痛、呕吐 ,反复或持续抽搐 ,昏迷。呼吸节律不整 ,瞳孔…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全面了解渝中区食品卫生状况,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食物中的分布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GB4789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的方法,对16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布鲁氏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63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4.92%,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检出率为2.46%(15/6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为2.15%(7/325);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为1.43%(2/140);阪崎肠杆菌7株,检出率为10%(7/70);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布鲁氏菌均未检出。结论本区所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大监管力度,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8.
数字     
《家庭药师》2014,(3):10-10
80%县区将设食源性疾病监测点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决定,今年我国将在各省(区、市)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哨点医院,并将继续扩大食品有害因素及污染物的监测网点,争取今年年底前覆盖2500个县(区)。  相似文献   
129.
现代食源性传染病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传染病(下简称食传病)为国际公害,是当前世界上不断增多的公共卫生问题。在2000年1年内,各国上报WHO的资料显示:有210万人死于以感染性腹泻为主的食传病。 1 正在出现的食传病 2002年8月18-23日,在挪威利勒哈梅尔城召开了第18届世界食品微生物研讨会。会上美国CDC的Robert博士发表了题为《正在出现的食源性病原体》一文,他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和全球所出现的食源性微生物特征。他认为:当前美  相似文献   
130.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感染或中毒,包括感染食源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等。由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肝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很低,但发展中国家依然很高。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世界范围内由食品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已逐渐成为一种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病原体检测技术要求较高,人们对病毒性腹泻的控制还需经过更多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