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01篇 |
免费 | 872篇 |
国内免费 | 13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8篇 |
儿科学 | 314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2459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2411篇 |
内科学 | 1056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841篇 |
特种医学 | 5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684篇 |
综合类 | 5205篇 |
预防医学 | 673篇 |
眼科学 | 144篇 |
药学 | 1816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107篇 |
肿瘤学 | 1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396篇 |
2022年 | 452篇 |
2021年 | 619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435篇 |
2018年 | 239篇 |
2017年 | 357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439篇 |
2014年 | 738篇 |
2013年 | 679篇 |
2012年 | 1011篇 |
2011年 | 1091篇 |
2010年 | 1031篇 |
2009年 | 996篇 |
2008年 | 1231篇 |
2007年 | 1015篇 |
2006年 | 1128篇 |
2005年 | 1213篇 |
2004年 | 1096篇 |
2003年 | 915篇 |
2002年 | 704篇 |
2001年 | 544篇 |
2000年 | 409篇 |
1999年 | 333篇 |
1998年 | 269篇 |
1997年 | 269篇 |
1996年 | 215篇 |
1995年 | 188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98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对发育期神经元的凋亡作用,并探究七氟烷对原代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元,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4.1%七氟烷处理6 h,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凋亡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中ROS含量的变化,并检测AT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上调(P<0.01),凋亡率增加(P<0.05),ROS生成增加(P<0.05)同时ATP生成减少(P<0.05)。结论七氟烷可以诱导原代神经元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变引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估基于MRI自动化定量海马体积诊断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HS)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64例存在HS的颞叶癫痫患者,采用AccuBrain软件对头部3D T1WI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检测海马体积指数(HVI);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2名医师目测诊断HS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HVI诊断HS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HVI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2种诊断方式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64例中,38例左侧HS、26例右侧HS。医师目测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63%(58/64)、100%(64/64)及95.31%(122/128)。ROC曲线结果显示,HVI诊断HS的最佳截断值为0.185,AUC为0.936。HVI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50%(56/64)、93.75%(60/64)及90.63%(116/128)。医师目测与HVI诊断HS的准确率一致性较强(Kappa=0.684,P<0.05)。结论 MRI自动化定量海马体积可用于诊断颞叶癫痫患者HS,其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993.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Caspase 3、Bcl-xl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Caspase3、Bcl-xl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坐标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提供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84只),实验组大鼠切除右侧长约6mm的坐骨神经,分为伤后3d和1,2,3,4,5,6周组,采用Caspase3、Bcl-xl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组织Caspase3、Bcl-xl表达变化,测定Caspase3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标检测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脊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3、Bcl-xl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灰质神经元细胞,高表达区在前角。伤后1周实验组伤侧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轻度升高,2-4周显著升高,5周后下降,伤后1-3周脊髓Bcl-xl表达减弱,4周后明显升高,高水平持续到伤后6周;伤后2-4周在鼠伤侧脊髓有较多TNEL阳性标记细胞;伤后3d伤侧Caspase3活性荧光值开始升高,1-3周明显升高,4周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伤后1周伤侧脊髓凋亡细胞开始增加,2,3周为高峰,4周伤侧凋亡细胞逐渐减少。实验组末伤侧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aspase3的活化是细胞凋亡的早期生化。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相互关系;Bcl-xl对减轻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及早识别细胞凋亡的早期特征,对促进神经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背景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脑卒中是我国60岁以上人群致死第二大病因,同时因其高致残性愈发受到关注。先前脑保护研究主要针对神经元受损机制,而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因其在构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辅助细胞间信号转导、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脑保护治疗研究热点。目的 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内容 综述星形胶质细胞生理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星形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 趋向 星形胶质细胞有望成为脑缺血性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sTBI)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4例 sTBI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常规组)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标准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手术前后血清各炎性因子(IL-8、IL-6、TNF-α、ICAM-1、IL-10)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标准组 GOS 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常规组治疗后 IL-6、TNF-α、ICAM-1及 NSE 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标准组治疗后 IL-8、IL-6、TNF-α、ICAM-1及 NSE 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常规组术后出现3例脑脊液漏、4例切口疝,标准组术后出现2例脑脊液漏、3例切口疝,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各炎症因子与 NSE 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可对上述指标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6.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高度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对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移植成为治疗SCI的热点[1]。由于BMSCs不仅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贴壁培养BMSCs,流式细胞检测表面标志物.A组加入3种浓度EGF和bFGF;B组加同样浓度bFGF;C组不加诱导剂.A、B组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第3代BMSCs为梭形样细胞,CD29、CD44、CD90为阳性,CD34、CD45为阴性.A组中100μg/L巢蛋白(NESTIN)(81.9±1.8)%.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诱导,可见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结论 采用改良的全骨髓贴壁法,细胞活性好.bFGF和EGF同时应用比bFGF单独应用效果好.100μg//L(bFGF+EGF)预诱导m神经干细胞数量多,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在体外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新牛儿脐带,获取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 h,再以含5、10、15、20、25g/L复方麝香注射液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神经分化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观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hUMSCs表达CD13、CD29、CD44、CD73、CD90、CD105、CD106、CD166和HLA-ABC抗原,不表达CD31、CD34、CD38、CD45、CD133和HLA-DR抗原.经不同浓度复方麝香注射液诱导5 d后,各诱导组中均出现神经样细胞.5、10、15、20、25 g/L组显微镜每随机视野中NSE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9.00±3.61、66.60±5.37、60.20±10.06、44.80±9.44、47.80±10.45,MAP-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20±3.27、53.40±10.92、59.40±10.41、46.60±8.88、46.80±8.93.以10 g/L和15 g/L组中的NSE、MAP-2阳性细胞数为最多.各诱导组中仅极少数细胞呈GAFP弱阳性.结论 人脐带富含问充质干细胞(MSCs),适量复方麝香注射液可有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并寻找适宜新生大鼠背根神经元生长的最佳他克莫司(FK506)浓度.方法 取8只新生24 h SD大鼠的背根神经节,剥除神经外膜,剪成约0.1 mm~3大小的碎块,消化后进行纯化培养,建立体外新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培养体系.培养96 h后,将背根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10~(-10) mol/L FK506组(B组)、1×10~(-9)mol/L FK506组(C组)和1×10~(-8)mol/L FK506组(D组).继续培养48 h后,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及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的表达情况.比较4组神经元活力和GAP-4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B、C、D组的OD值分别为0.472±0.030、0.481±0.013、0.573±0.016、0.342±0.004,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53,P<0.01),C、D两组之间比较及C、D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GAP-43 mRNA的表达值分别为0.375±0.016、0.388±0.009、0.490±0.003、0.283±0.009,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74,P<0.01),C、D两组之间比较及C、D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10~(-9)mol/L浓度的FKS06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生长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最好,1×10~(-10)mol/L浓度的FK506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生长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1×10~(-8)mol/L浓度的FK506对神经元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雪旺细胞(SCs)分化的可行性,以及分化成类SCs的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方法 原代培养F344乳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标记CD29、CD44、CD45的表达;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评价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forskolin等诱导BMSCs向SCs分化,光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SCs特异性标记物S100和p75的表达;RT-PCR分析诱导前、后SCs相关基因的表达;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分别与诱导前后的BMSCs共培养,评价其促轴突生长的功能特性.结果 分离培养的鼠BMSCs CD29、CD44表达呈阳性,CD45表达呈阴性: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BMSCs经过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光镜下发现诱导的细胞形态与SCs相似;免疫荧光染色S100和p75阳性;RT-PCR结果S100、CD104均表达增强;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共培养,诱导后的BMSCs促进轴突生长的距离为(285.3±36.7)μm,与未诱导组BMSCs的[(113.5±11.5)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01).结论 BMSCs可诱导分化成SCs,其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与SCs相似,诱导分化的BMSCs是一种理想的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