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473篇
综合类   763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480篇
药学   288篇
  3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李家宁  巨晓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88-2589
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常见的先天性眼部畸形。目前手术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其相应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回退情况也不同。我院自1996年6月~2005年3月分别采用额肌悬吊术、阔筋膜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2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儿、29眼实施手术治疗。其中单眼15例,双眼7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9岁,平均5岁。额肌悬吊术3例3眼,阔筋膜悬吊术6例9眼,提上睑肌缩短术13例17眼。眼部检查:13例矫正视力0·2~0·6,9例不配合。提上睑肌肌力1~4 mm,Bell’s( ),眼球运动均正常,无斜视或复视,无上睑迟滞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每组5只小鼠.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TGF-β1及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糖尿病的进展,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TGF-β1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1).结论: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TGF-β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糖尿病间质纤维增生密切相关,而C-Fos的低表达可能与颌下腺实质的萎缩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例1:患者男,6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3天入院。患者感头胀痛,以右额颞部为著。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BP110/80mmHg,神志清,心率105次/分,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Ⅲ/6级DM,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灵敏。左睑裂4mm,闭目力弱,右睑裂8mm,闭目有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慢性颌下腺炎或颌下腺良性肿瘤的病例做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手术,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追踪观察颌外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34例病例的颌下腺摘除术均完好保留颌外动脉,术后供血良好。结论 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额肌筋脉复合体弓状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20例患者,在上睑重睑线处作皮肤切口,在切口上缘沿眼轮匝肌深面向眉下缘潜行分离,解剖出额肌筋膜复合体,下移与睑板上缘分中、内,外三点进行褥式缝合固定,按重睑术缝合切口。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形态功能良好17例,形态功能改善的3例。结论:额肌筋脉复合体弓状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操作简便,再连动力功能良好,术后上睑形态,重睑线流畅自然,并发症少,是一种优良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32例脑卒中所致足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行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登梯测验时间及10米最快步行速度分别为(33.48±4.92)分、(41.39±6.22)分、(18.35±3.82)秒、(58.12±9.41)m/min,对照组分别为(29.35±5.40)分、(36.95±6.80)分、(22.34±3.95)秒、(51.03±10.22)m/min,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07.
1.颧弓缩小在面部“苹果弧”轮廓美学再造及年轻化中的应用(王炜);2.注射隆鼻术的安全性探讨(章宏伟);3.限制韧带切除矫正轻度上睑下垂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体会(王钊)。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伴内眦赘皮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7月对36例(41眼)先天性上睑下垂伴内眦赘皮患者行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伴内眦赘皮横切纵缝同期矫正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睁眼时无抬眉皱额,新内眦外形良好,重睑线自然流畅,双眼对称。上睑下垂复发3例,内眦赘皮无复发。结论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同期横切纵缝法矫正内眦赘皮术,是一种损伤小、简单、效果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足下垂是创伤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瘫痪、肢体有障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足下垂的发生,不仅给患者FI常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为预防足下垂的发生,临床护理人员想出很多办法,如护理人员经常用手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并活动踝关节,足部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夹在患者足底与床栏杆之间,使足部保持背屈位,但这种方法费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上睑下垂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上睑下垂矫正术患者,按照临床路径和非临床路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标准化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并采用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由(6.6±0.7)d缩短到(4.4±0.5)d,平均住院费用由(6617.1±550.4)元下降到(4030.9±478.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睑下垂矫正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治疗并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临床路径在临床上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