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0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494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1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3106篇
内科学   301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59篇
特种医学   9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24篇
综合类   5155篇
预防医学   851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1959篇
  45篇
中国医学   991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18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54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15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1024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的操作与护理(摘要)杨玉琴(青岛市中医医院)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纤维蛋白溶解剂;颈动脉.外;护理我院采用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100例,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人准备与方法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和紧张...  相似文献   
92.
颈动脉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I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I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其中颈部复发性转移癌浸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溃疡侵犯颈总动脉1例,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大出血1例,鼻咽纤维轿管瘤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单纯结扎、切除颈总动脉4例,颈总及颈内动脉同时结扎、切除2例。经随访,术后短暂性肢体偏瘫2例,脑梗塞、永久性偏瘫1例,无任何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动脉切除术对已累及颈动脉的颈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颌面颈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单纯切除颈总动脉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同时切除低;而已先期或同时切除颈外动脉,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酌用抗凝或溶栓药物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 ,用通心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给予 5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 ,疗程为 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 ,并与 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 (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或 P <0 .0 1 ) ,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 (PI)升高 (P <0 .0 5) ;治疗后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 ,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13 0例脑梗死组和 9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多灶性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高于单灶性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首发性脑梗死 ;有一过性缺血 (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 TIA发作患者 ,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medison-8000Ex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者两组,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脂升高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彩超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对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预报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背景:目前有关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可重复性的资料很少。目的: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组和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组之间,比较个体夜间“非杓形”模式的短期可重复性,以及表征靶器官损害的心脏和心外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共入选连续36例在本院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患者中研究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对检测颈内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设计: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背景:三级转诊大学医院。患者:连续153例施行CABG的患者,平均年龄57岁,既往无脑血管病史。干预措施:患者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  相似文献   
99.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fi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并且临床应用日益增多。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yndrome,HS)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不常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清1  相似文献   
100.
107例颈外动脉结扎术在头面部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外动脉结扎术应用于顽固性鼻衄,外伤性颞浅动脉出血,外伤性上颌骨骨折反复出血,上颌窦新生物反复出血,鼻腔肿瘤术前及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等计107例,认为颈外动脉结扎术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对顽固性鼻出血施以结扎栓塞疗效更佳;高血压或血管疾患的顽固性鼻衄,早期结扎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