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6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493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0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3107篇
内科学   300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61篇
特种医学   9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23篇
综合类   5155篇
预防医学   849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1960篇
  45篇
中国医学   990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18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54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15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下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DSA下颈动脉狭窄患者23例,年龄42-78岁,无明显肺部疾患及喉罩禁忌症患者,异丙酚(Pmpofol)泵入静脉全麻下插入喉罩完成手术,观察其不同时段的BP(MAP)、SpO2、HR、ECG(ST-Ⅱ)。结果:各时段的BP(MAP)、Sp02、HR、ECG(ST-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喉罩全麻在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喉罩全麻颈动脉狭窄造影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介绍头、颈动脉CTA扫描技术要点,“跟踪技术”的使用方法,探讨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头、颈动脉CTA扫描病例,分析图像质量,总结技术要点。结果:100例病历中有2例CTA血管影像欠佳,其余98例动脉血管影像良好。结论:利用“跟踪技术”并严格遵守扫描要点,可以大幅提高CTA扫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关系.方法 2005-05~2006-02收治的9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被列入研究对象.根据病灶大小分3组大片梗死21例,小片梗死44例,腔隙性梗死26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斑块组34例,无颈动脉斑块组57例.全部患者测定血浆Hcy、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分析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灶大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叶酸、VitB12的关系.结果 血浆Hcy水平(1)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性别、年龄各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2)与脑梗死病灶大小无关.(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有斑块34例,血浆Hcy(20.73±9.31)μmol/L,无斑块57例,血浆Hcy (15.46±11.4) μmol/L,前者高于后者(P<0.05).(4)与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1s=-0.264,r2s=-0.16,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病灶大小无关;Hcy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与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高血浆Hcy血症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与脑梗死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34.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我们通过对72例经CT、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初始剂量20 mg/d,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情况(LDL-C<2.6 mmol/L)增量,最大剂量4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DL-C明显下降(P<0.01)。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36.
王国飞  耿曙光  鲍勇 《心脏杂志》2007,19(6):745-745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与全身动脉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增加,预示着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颈动脉超声的检测无创伤易于重复。本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1对象和方法2002~2005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94(男207,女87)例,发现高血压病程不超过一年,且未经规律治疗的患者,年龄40~82(67±8)岁。以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病诊断分级标准为依据,所有入选患者均记录病史,体格检查,空腹12h行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脂、血糖。相继行颈动脉超声、…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66 例、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测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计算斑块积分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积分为轻中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血管多为轻中度狭窄.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青中年脑梗死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发生有极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8.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F0002-F0002
神经内科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成功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5例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患者(增厚组)和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MT增厚组ε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IMT增厚组的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再按ApoE基因型分别分为3组:ApoE2(ε2/2 ε2/3),ApoE3(ε3/3)和ApoE4(ε3/4 ε4/4)。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ApoE4组显著增加,颈动脉多发斑块率在此组也显著增加。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性,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50例因颈动脉狭窄行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术后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颈内动脉剥脱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