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33篇
  免费   1115篇
  国内免费   500篇
耳鼻咽喉   316篇
儿科学   373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573篇
口腔科学   542篇
临床医学   5393篇
内科学   2268篇
皮肤病学   458篇
神经病学   4581篇
特种医学   25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153篇
综合类   10361篇
预防医学   1254篇
眼科学   481篇
药学   3627篇
  53篇
中国医学   969篇
肿瘤学   63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646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452篇
  2013年   1584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2183篇
  2010年   2100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2147篇
  2007年   2178篇
  2006年   2034篇
  2005年   1999篇
  2004年   1777篇
  2003年   1711篇
  2002年   1388篇
  2001年   1103篇
  2000年   803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67篇
  1997年   573篇
  1996年   448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mous hemangioma,OCH)是眶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眶内良眭肿瘤的第2位,具体数字各家报道不一,约3.06%~21.3%。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OCH患者18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
1 关于CT的定位诊断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根据增强前后病灶异常密度之所在,以及脑室和脑池形状和位置的改变,对颅内占位病变的定位诊断,并无多大困难,但是欲使定位诊断更加精确,应注意以下3点.  相似文献   
83.
1病例介绍例1男性患者,35岁,因为头痛1月、加重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5天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强握反射阳性,有震颤。CT检查:右侧颞顶部高密度病灶约5.3 cm×4.2 cm,边缘光滑规则,占位效应明显;该病灶内还有一个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明显强化,诊断为脑膜  相似文献   
84.
2001年4月~2002年5月53例脑出血病人在我院接受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血肿液化剂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52岁。因突发头痛、神志不清、频繁呕吐40min于2005年2月3日入院。入院前行走时突发头痛、随即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鼾声呼吸伴频繁呕吐,“120”急救人员赶到检查时发现患者血压为60/40mmHg,意识模糊,脉搏细速,频繁呕吐,立即展开了扩容、静滴多巴胺等抢救,急送本院;经门诊头颅CT检查示基地池、环池、  相似文献   
86.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颅内,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少见,笔者收治胸椎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即Kasabach—Merritt(K-M)综合征较为罕见,死亡率高,在新生儿期更为危险,患儿常因DIC或颅内或内脏器官出血死亡。我们应用手术方法治疗1例危重新生儿期的K-M综合征,结合复习既往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患者,男,31岁。因全身多发性血管瘤及血肿,并便血、贫血31年,症状加重11年于2006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全身多发性血管瘤及血肿,便血、贫血。因贫血较重需每2年输血1次。输血前血红蛋白最低达20g/L,输血后血红蛋白多在80g/L左右。23岁行唇部及右颈部血管瘤切除术。无类似家族史。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的血管瘤和血肿及淤斑。血管瘤呈黑蓝色、斑块状,压之不褪色,部分为乳头状可压缩的黑蓝色囊性血管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彭建  何东 《四川医学》2004,25(8):925-925
患者 ,男 ,16岁。 1年前患化脓性阑尾炎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反复出现下腹部疼痛 ,呈间歇性发作 ,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恶心呕吐 ,不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在外按“肠粘连”治疗 ,腹痛反复发作。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T 36 .7℃ ,BP 15 / 11kPa ,心肺(- )。腹微胀 ,中下腹可见肠型 ,轻度压痛 ,无肌紧张反跳痛 ,肠鸣活跃 ,移浊 (- )。右下腹麦氏点术痕4cm ,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辅助检查 :Hb12 4g/L ,WBC 8.2× 10 9/L ,N 0 .5 ,PT ,INR ,APTT ,PLT正常。血电解质正常 ,CO -CP 15 .0mmol/L ;X线腹透 (- ) ;彩超示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