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考察有无情侣身份的大学生对不同注视方向和性别二态线索的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方法:采用Fan-taMorph 4.0软件通过性别二态技术操作性别二态线索,并通过Adobe PhotoshopTM来形成不同注视方向的面孔刺激.结果:被试对正视面孔的吸引力评价显著高于斜视面孔;被试对男性化的面孔的正视吸引力评价显著高于女性化面孔;无情侣的被试对正视面孔的吸引力评价显著高于有情侣的被试.结论:被试对正视的偏好符合进化的适应性;对男性化面孔正视的偏好与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理论的观点相一致;无情侣被试对正视的偏好符合进化中对择偶努力有效配置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名学生中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7%和最低的后27%,分别为高、低社交焦虑组。以正性情绪面孔为材料,给出其在特定社交背景下可能的正性、中性和负性解释,每种解释为一个独立的评分维度。通过自陈报告的方法,要求高、低社交焦虑组被试就想到某一解释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评分;随后再根据自身对每种解释的相信程度,对三者进行排序。结果:评分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容易想到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而更容易想到负性解释(P<0.001);排序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相信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存在解释偏差;他们不仅无法充分理解正性面孔的积极含义,还更倾向于直接对正性面孔做出负性解释,两者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状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3.
类别特异性命名区脑定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脑内是否存在类别特异性命名区.方法 13例功能区病变患者,术中唤醒状态下,皮层直接电刺激(DES)确定是否存在类别特异性命名区.结果 DES发现命名障碍区28个,错语4个:1个为名人面孔特异性错语,其余为三种类型命名均错语.命名不能24个:(1)名人面孔特异性脑区6个;(2)名人面孔和动物命名共同脑区4个;(3)动物和工具命名共同脑区10个;(4)三种类型命名共同脑区4个;(5)没有单独工具、单独动物或名人面孔和工具共同命名的脑区.结论 人脑内存在名人面孔特异性命名区,提示术中需增加名人面孔命名任务,以减少阴性刺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健康汉族女性对动态表情的识别情况并探讨其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13名女性健康受试者识别悲伤、喜悦及中性动态表情视频时的脑部反应。图像数据经SPM2软件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脑区激活图。结果:与识别十字架相比,识别中性表情激活左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右侧杏仁核、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以及丘脑等。与识别中性表情相比,识别喜悦表情激活右额内侧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右前扣带回、左胼胝体下回、右枕上回、右枕下回、左枕中回及右颞上回等脑区,而识别悲伤表情激活左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颞下回以及左颞上回等脑区。结论:面孔加工及动态表情的识别由脑内一个分布式神经网络所调控,其中额内侧回参与多种情绪的加工,可能是情绪加工的共同通路,而颞上回主要负责面部动态特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5.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知觉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面孔知觉的脑区激活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10名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面孔知觉测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比较两组脑区激活区域的差异。结果:两组的面孔知觉任务平均反应时差异无显著性(1.32±0.29/1.28±0.18),但患者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47.9±24.4/71.3±14.9,t=2.62,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面孔知觉时双侧梭状回、左丘脑部位激活降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梭状回、左丘脑功能低下,是其面孔知觉功能受损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6.
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建立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系统。方法:采集在校大学生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首先由4名评分者对情绪面孔进行类别的初次评定,选取评价一致的图片,再由60名评分者对其进行类别和情绪强烈程度的判定。结果:得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有其相应的情绪强烈程度分数。结论:评分者识别7种情绪类型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考察面孔吸引力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2(被试类型:男、女)×2(面孔吸引力水平:高、低)的实验设计,分别要求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观看同性或异性不同吸引力面孔图片后做出决策选择。结果:在观看同性面孔图片时,被试类型和面孔吸引力的交互作用显著[F(1,45)=4.47,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大学生看了高吸引力的同性面孔后,更倾向于做冒险的决策(P=0.012),而女性大学生看了高、低吸引力同性面孔后的决策无显著差异(P0.05);在观看异性面孔图片时,吸引力水平主效应显著[F(1,45)=10.91,P0.05],相对于低吸引力异性面孔条件,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在看了高吸引力异性面孔后,都更倾向于做冒险的决策(P0.05)。结论:面孔吸引力可以影响大学生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在面对高吸引力的同性面孔时,男性会更倾向于做出冒险的决策;而在面对高吸引力异性面孔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做出比面对低吸引力异性面孔时更多的冒险决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面孔表情加工成分的特征。方法收集符合DSM-IV诊断标准ADHD患儿35例及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高兴、中性、愤怒、恐惧4种表情面孔的视觉刺激下,枕、颞区P100及N170波幅差异。结果ADHD组在各种面孔刺激下,两侧枕区P100波幅低于对照组,两侧枕、颞区N170波幅低于对照组;ADHD组组内比较各种表情刺激下P100及N170波幅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组内左枕区P100波幅由高兴、愤怒、恐惧面孔诱发明显高于中性面孔,左颞区N170波幅由恐惧面孔诱发明显高于中性面孔。结论ADHD患儿对不同面孔表情的加工均有减弱,P100波幅分析提示ADHD患儿在早期情绪无意识加工过程中失去对正性及负性面孔的注意偏向,N170波幅分析提示ADHD患者对恐惧面孔特征的识别异常。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考察抑郁情绪大学生负性认知加工偏差的特点及原因.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选取抑郁情绪组20 人[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得分大于20分]和正常情绪组20人(CES--D得分小于10分),采用引入情绪信息的返回抑制范式,两组被试完成对情绪面孔类型的判断任务,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究正常成人对正畸治疗前后面孔审美认知的脑激活模式。方法以96张不同吸引力正畸治疗前后的微笑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在20名健康志愿者对微笑面孔进行审美评价的同时利用fMRI进行全脑数据采集,用SPM8软件处理功能成像数据,分析不同面孔刺激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枕叶、颞叶、梭状回等脑区参与了正畸前后面孔审美的认知过程。对于高吸引力组面孔,正畸前较正畸后显著激活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对于低吸引力组,正畸前较正畸后显著激活右侧旁中央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双侧扣带回、左侧楔前叶。结论多个功能脑区协同参与了正畸前后面孔的审美认知过程,正畸前面孔相对于正畸后面孔显著引起认知、注意、情绪相关脑区的激活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