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1篇
  免费   1568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耳鼻咽喉   1217篇
儿科学   191篇
妇产科学   359篇
基础医学   1362篇
口腔科学   1786篇
临床医学   2136篇
内科学   1493篇
皮肤病学   725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1114篇
综合类   6480篇
预防医学   1192篇
眼科学   1295篇
药学   1952篇
  36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2225篇
  2024年   373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871篇
  2021年   1046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621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980篇
  2012年   1331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326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551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391篇
  2005年   1347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591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改良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iCIK)过继性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60例OSC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iCIK组(手术治疗+iCIK治疗)及对照组(手术治疗),不良预后者术后行放疗或放化疗。统计两组的复发转移率、生存率、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分析iCIK组培养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iCIK细胞的T细胞亚群比例及Th1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iCIK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16.67%vs 40.00%,χ2=4.022, P=0.045),且无病生存期高于对照组(50.96±3.69 vs 38.15±4.90,χ2=4.163,P=0.041)。但两组的死亡率及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CIK培养后T细胞及CTL细胞比例、IL-2及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CIK辅助治疗可延长OSCC患者无病生存期,减少复发或转移的发生,但未改变最终的预后,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iCIK高表达CD3+CD8+,分泌高浓度的Th1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及抗肿瘤能力,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5%以上,现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氧疗是临床治疗ARDS的主要措施,是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然而,机体长时间接触高氧容易引起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HALI)。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前期研究表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llalveola,epithelial cell,AEC-Ⅱ)凋亡与HAL1、ARDS、COPD等多种肺疾病相关,通过抑制AEC-Ⅱ可有效减轻肺疾病发病程度。目前抗细胞凋亡方法缺乏有效性及特异性。miRNAte:术为解决细胞凋亡提供新思路,研究表明在AEC-Ⅱ凋亡过程中miR-21—5p下调,上调AEC-Ⅱ细胞内表达,可明显降低AEC—Ⅱ凋亡率。因此,研究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可为ARDS等肺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新策略。本文将就miR-21抗AEC—Ⅱ凋亡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荧光PCR检测HPV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闭和环状DNA病毒,对人类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特嗜性,感染后可导致多种上皮细胞良、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根据基因片段多态性已鉴定出200余型HPV,依据其致病力的强弱又分为低危险组和高危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7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不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可及约3cm×3cm质硬肿块,界限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无橘皮样改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浸润及转移预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食管癌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从正常上皮组织、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到原位癌、浸润癌,HIF-1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HIF-1α与Survivin蛋白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三棱丸(Sparganii Pill S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间质化肠上皮细胞(IEC-6)钙黏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对IEC-6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高、中、低剂量的SP及罗格列酮含药血清作用后的PPARγ、Smad2/3及p-Smad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cadherin、α-SMA mRNA的表达,观察SP及罗格列酮对PPARγ、pSmad3入核水平的影响。结果:与10%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SP含药血清组能够抑制α-SMA mRNA表达水平;提高E-cadherin、PPARγ,降低pSmad3、α-SMA的蛋白表达,尤以20%SP含药血清组作用明显;10%SP含药血清组促进PPARγ入核,抑制pSmad3的入核。结论:在体外,SP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途径转导IEC-6细胞EMT的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患病概率增加之间的关联引发了人们关于结肠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之间可能有关联的想法。输卵管灌气法导致的结肠上皮细胞被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侵袭可能会增加癌变前细胞分化的风险。然而,幽门螺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可调整正常宿主对感染的应答。因此,Keenan等推测,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的侵袭可能是结肠癌发生因素中未被重视  相似文献   
4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33-213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微创小切口手术诊治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所有患者均经椎间孔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明确诊断后再行微创小切口椎间植骨融合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神经根阻滞后症状立即缓解,诊断明确后行微创小切口手术,确认4例为神经根管卡压,10例为游离髓核碎片挤压神经根腋部或肩部,4例为纤维环菲薄膨出于侧隐窝。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诊断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微创小切口手术恢复快、创伤小,二者联合对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赖文军  汤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28-128,131
目的 对比非典型和典型脑出血患者血压、血黏度、凝血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职业和体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1-05/2004-05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脑血管科病房脑出血患者130例,根据出血部位及临床表现分为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病例各65例,两组脑出血部位相同。收集两组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非典型病例中脑萎缩、农民、瘦体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典型组(80%比29%,63%比19%,62%比23%,P〈0.01)。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比例明显低于典型组(51%比91%,23%比52%,15%比42%,P〈0.01)。结论 脑出血非典型临床表现与多种因素有关,脑萎缩的存在也是导致非典型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与体力劳动者、瘦体型、血压、血脂、血糖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