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4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237篇
  3篇
中国医学   2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殷建群 《新医学》2005,36(11):682-682
患者,女,16岁.因急性阑尾炎于2004-10-20收入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予常规静脉输液,第1组液体为生理氯化钠500 mL加氨苄西林4 g,患者用完第1组药物后无任何不适反应.当第2组液体[西咪替丁注射液0.4 g(徐州产,批号0311152)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用至20分钟(约输入100 mL)时,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心悸、胸闷,随即双目上翻,全身肌肉震颤,四肢抽搐,尤以双上肢抽动为甚.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无口吐白沫.立即停止输注西咪替丁,针刺人中、合谷、十宣穴,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2分钟后患者停止抽搐,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2.
震颤谵妄是一种在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急性发作性精神障碍,表现为短时的生动幻觉或错觉及明显的震颤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传统治疗多采用奋乃静及营养性综合疗法,病人因戒断症状强烈而产生痛苦。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随机对入院治疗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所出现的震颤谵妄症状采用盐酸纳洛酮静脉注射,并与同期住院治疗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高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61-2061
震颤麻痹是好发于中年以后的原因不明的黑质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症状可以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减少且缓慢等.必须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PD)药物,但抗PD药物副作用较多,比如’开关’现象、’剂末’运动不能与’耗尽’效应,多动现象以及精神障碍均为抗PD药物的副作用.其中精神障碍症状比较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病人,总结治疗中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帕金森静止性震颤患者的脑局部一致性。资料与方法在静息状态下,对9例左侧静止性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其脑部局部一致性,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侧静止性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对侧的楔前叶、额下回、额中回、顶上小叶及同侧前扣带回等区域的局部一致性增强;小脑蚓部的局部一致性减弱。结论静息状态下,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患者的脑部局部一致性异常,为该病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56.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48岁,饱食后口服甲胺磷约180ml30min。查体:蒜臭味,R30次/min,P122次/min.BP90/30mmHg,浅昏迷,皮肤湿冷,针尖样瞳孑L,双肺大量粗细湿罗音,肌肉震颤,胆碱酯酶活力5u/L。静脉注射阿托品和解磷定等药物,电动洗胃,洗胃过程中胃内大量蔬菜残渣频频堵塞胃管,洗胃困难。即送手术室局麻下剖腹洗胃,术中发现胃内有大量食物残渣,用生理盐水灌洗胃及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至清亮无味,术后继续应用阿托品、解磷定。住院3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震颤发生的条件及和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关系。方法 用优降糖诱发冠状动脉震颤后分别用尼可的尔、硝酸甘油观察两药对震颤的影响。结果 优降糖 3mg/kg可诱发冠状动脉震颤 ,且此现象在细小的动脉表达得更为强烈 ;震颤不能被硝酸甘油抑制 ,但可被尼可的尔终止。结论 ATP敏感性钾通道的阻滞可发生冠状动脉的震颤 ,且在细小动脉中尤为突出 ,当内皮细胞产生NO减少时震颤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征和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至9月,入组帕金森病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临床很可能的MSA-P患者23例(MSA-P组)。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或头部存在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完成震颤分析和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观察患者静止、姿势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和节律形式。结果 MSA-P组较帕金森病组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Ⅲ部分评分高(t=-2.098,P<0.05),改善率明显降低(Z=-9.446,P<0.01),两组震颤评分和急性美多芭冲击试验的震颤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止性震颤MSA-P组非同步非交替震颤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8.756,P<0.01),细小无规律震颤者高于帕金森病组(χ~2=4.788,P<0.05);姿势性震颤MSA-P组高频震颤(>6 Hz)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11.312,P<0.01)。MSA-P组静止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119,P<0.05);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274,P<0.05)。两组姿势性震颤评分越高,姿势性震颤和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越低。帕金森病组25%存在头部震颤,MSA-P组未见头部震颤。MSA-P组22.7%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有>30%的改善,但总体改善率均未超过30%改善率。女性MSA-P患者震颤改善率较男性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和MSA-P震颤特征有较多相似性,MSA-P患者震颤频率较高,静止性震颤以非同步非交替、细小无规律震颤为主,且少见肢体外震颤。小部分MSA-P患者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改善有效,女性患者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联合叩击震颤排痰在儿科机械通气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合并先心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前瞻性类实验研究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由普通护士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研究组除常规气道吸痰外另由经培训的护士,每日2次对患儿进行震颤叩击排痰。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后首3日24h平均吸痰操作次数。吸痰前后血气分析PaO2、PaCO2指数变化,胸部听诊改善,5 d、10 d后胸片改善情况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吸痰次数、PaO2、PaCO2改善情况、呼吸机应用时间、肺部听诊好转率,胸片在机械通气的第10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胸片在机械通气的第5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密闭式吸痰联合叩击震颤排痰在儿科持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排出气道内痰液,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1991年Yasuda报道了两个日本家系,其共同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四肢远端震颤和偶发的癫痫强直-阵挛发作,从而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了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benign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这一概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