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90篇 |
免费 | 4845篇 |
国内免费 | 43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5篇 |
儿科学 | 976篇 |
妇产科学 | 409篇 |
基础医学 | 3809篇 |
口腔科学 | 884篇 |
临床医学 | 7737篇 |
内科学 | 6228篇 |
皮肤病学 | 1527篇 |
神经病学 | 1257篇 |
特种医学 | 16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3449篇 |
综合类 | 19755篇 |
预防医学 | 5743篇 |
眼科学 | 761篇 |
药学 | 14429篇 |
156篇 | |
中国医学 | 9947篇 |
肿瘤学 | 26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5篇 |
2023年 | 2537篇 |
2022年 | 2912篇 |
2021年 | 3818篇 |
2020年 | 2578篇 |
2019年 | 2570篇 |
2018年 | 1387篇 |
2017年 | 2251篇 |
2016年 | 2445篇 |
2015年 | 2703篇 |
2014年 | 3514篇 |
2013年 | 3518篇 |
2012年 | 4507篇 |
2011年 | 4704篇 |
2010年 | 4326篇 |
2009年 | 4020篇 |
2008年 | 4270篇 |
2007年 | 3546篇 |
2006年 | 3486篇 |
2005年 | 3503篇 |
2004年 | 2744篇 |
2003年 | 2566篇 |
2002年 | 2122篇 |
2001年 | 1952篇 |
2000年 | 1394篇 |
1999年 | 1134篇 |
1998年 | 960篇 |
1997年 | 909篇 |
1996年 | 865篇 |
1995年 | 767篇 |
1994年 | 650篇 |
1993年 | 504篇 |
1992年 | 416篇 |
1991年 | 386篇 |
1990年 | 402篇 |
1989年 | 308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102篇 |
1986年 | 85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比较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逼尿肌注射以及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逼尿肌注射组(A组)、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组(B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PUF评分、QOL评分.结果 A组及B组治疗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减少,最大排尿量增加,PUF及QOL评分降低,残余尿量无明显增加,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相比,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及PUF评分改善更明显,残余尿量与QOL评分无明显区别.结论 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注射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好,生活质量提高,采用逼尿肌联合三角区部位的注射,症状缓解更为明显,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大剂量氨甲环酸(TXA)应用于脊柱矫形手术尤其是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脊柱畸形患者共66例,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异常及长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共7例被排除,最终5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一期PVCR,其余患者均接受一期单纯后路矫形融合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患者被分为TXA组和对照组。TXA组中8例接受PVCR,18例接受非PVCR矫形手术;对照组中9例接受PVCR,24例接受非PVCR矫形手术。TXA组患者在切皮前20min静脉输入100mg/kg剂量的TXA,随后给予维持量10mg·kg~(-1)·h~(-1)的TXA直到切口关闭;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替代。统计患者的术中失血量、真实失血量、输血量等数据,并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同时监测药物相关并发症,包括潜在的肝、肾功能损伤,上/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及癫痫等。结果:TXA组中接受PVCR的患者术中失血量(4219±1386ml)、真实失血量[(134.2±36.4)%]及输血量(2986±1458ml)均少于对照组接受PVCR手术的患者[分别为9906±5251ml,(332.9±191.8)%,6255±3401ml,均P0.05]。TXA组中接受非PVCR矫形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真实失血量及输血量也均小于对照组非PVCR矫形手术患者(P0.05)。TXA组中PVCR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PVCR减少57.4%,而非PVCR手术术中失血量减少39.8%,大剂量TXA减少术中失血的作用在PVCR术中更为明显。TXA组及对照组围手术期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TXA组中未出现上/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癫痫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大剂量TXA可有效减少脊柱矫形手术的术中失血与输血,尤其在PVCR手术中大剂量TXA的效果更为突出;大剂量TXA在脊柱矫形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急诊手术后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急诊手术患者527例。根据术后是否行CRRT分为CRRT组(78例)和非CRRT组(44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CRRT的使用率14.8%(78/527), 术后30天病死率8.5%(45/527)。术前血肌酐值(OR=1.012, 95%CI:1.005~1.019, P<0.001)、术中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量(OR=1.141, 95%CI:1.071~1.216, P<0.001)、术中血小板输注量(OR=1.307, 95%CI:1.084~1.576, P=0.005)、术后胸腔引流总量(OR=1.000, 95%CI:1.000~1.000, P=0.036)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OR=1.004, 95%CI:1.001~1.008, P=0.013)是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估新外膜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外科治疗的9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主动脉根部处理方式的不同, 分为新外膜技术组(58例)和Bentall组(36例),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 分析新外膜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 新外膜技术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病死率分别为3.4%和5.6%(P=0.636)。新外膜技术体外循环时间[(154.3±29.8)min, P<0.001]及主动脉阻断时间[(94.7±20.6)min, P<0.001)]均显著缩短, 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0.33±0.50对1.02±0.80, P<0.001)。术后随访无主动脉根部相关性二次干预发生。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新外膜根部修复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处理方法, 近、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5.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理机制复杂, 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预防和治疗棘手。文献显示, 在IRI的组织和器官中能观察到明显的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DNA拷贝数下降, 且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水平降低。TFAM是重要的线粒体DNA(mtDNA)结合蛋白, 能够调节mtDNA的转录和复制, 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凋亡, 在IRI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TFAM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功能和信号通路等以期探究TFAM在IRI中的作用机制, 并整理了近几年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探讨TFAM作为治疗IRI的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消斑方联合氨甲环酸口服对血管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其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血管型黄褐斑患者(肝肾阴虚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予以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消斑方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RCM监测其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疗效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RCM监测下,两组患者树突状细胞形态改变,炎症细胞、黑素细胞、血管数量减少,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33.33%高于治疗组复发率为7.14%(P<0.05)。结论:使用消斑方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血管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氨甲环酸,且复发率明显降低。运用RCM能很好地评估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点阵CO2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治疗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 cars,H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protein,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HS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接受点阵CO2激光联合BTX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左旋维C联合氨甲环酸射频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黄褐斑患者,依次射频导入左旋维C精华液和氨甲环酸精华液,每周1次,共8周。治疗中每周及总疗程结束后1周随访,通过治疗前后拍照、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等评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40例患者皮损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0.00%。MASI评分由(24.25±9.26)分降为(15.15±6.55)分(P<0.05)。面部TWEL值减少、皮肤含水量增加、黑色素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旋维C联合氨甲环酸射频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好、安全性高,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秦卫李健范锐陈鑫黄福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3,(6):331-335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89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外科手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合并下肢灌注不良75例,均为急性发病。结果:男61例,女14例,年龄(50.9±11.3)岁。体外循环(181.9±27.0)min,主动脉阻断(125.7±25.0)min,下半身停循环(20.4±3.1)min。全弓手术55例,半弓手术20例。48例夹层手术后下肢动脉灌注恢复。26例夹层手术同时接受了血管旁路移植术。另1例患者在夹层手术同期行膝下截肢术。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9例,呼吸机延迟拔管(≥72 h)10例,肺部感染13例,气管切开6例,轻瘫1例,卒中2例,截肢3例。ICU滞留(5.8±4.5)天,总住院(21.4±13.8)天。全组死亡9例(12%),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髂动脉破裂1例,肠坏死1例,大面积脑梗塞1例,放弃治疗1例。66例(88%)出院。随访(55.8±33.4)个月,5年生存率(96.7±4.2)%,10年生存率(56.4±16.3)%。结论:血管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可以同期处理夹层和下肢灌注不良的可行办法,操作简单、有效,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对照组)、0.2、0.4、0.8 U/ml的BTXA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 h, 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X(bax)、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激活情况,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0.2、0.4、0.8 U/ml BTXA组细胞活力(0.50±0.02、0.42±0.02、0.34±0.01比0.58±0.02, F=26.352, P<0.05)、bcl-2(0.61±0.03、0.43±0.02、0.22±0.01比0.68±0.04, F=31.983, P<0.05)、PI3K(0.89±0.05、0.45±0.03、0.24±0.01比1.23±0.08, F=31.0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