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3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49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936篇
内科学   513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2597篇
预防医学   78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00篇
  39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噬菌体肽库筛选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和鉴定重组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8的表位。方法:用纯化的rSj338/26GST免疫家兔获得抗rSj338/26GST的多克隆抗体IgG,将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rSj338单特异多克隆抗体IgG。用纯化抗rSj338抗体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5轮免疫学筛选,挑取克隆。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识别,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获得的表位并与rSj338/26GST进行同源性比较。将获得的不同表位的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Western blot及dot-ELISA方法筛选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滴度抗rSj338抗体的阳性克隆,并将阳性噬菌体免疫的小鼠血清对纯化的rSj338/26GST,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进行Western blot识别。结果:经5轮免疫学筛选后挑取的32个克隆,用Western blot方法30个克隆能被抗rSj338抗体识别,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1种表位,与rSj338无一级结构的同源性。经动物免疫初步实验筛选。共获得4个免疫原性较强的阳性克隆,其免疫鼠血清均可识别rSj338/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结论:获得了4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的表位,均为模拟表位,这将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疫苗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
登革2型病毒E蛋白免疫优势表位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登革2型病毒(DEN2)E蛋白的抗原表位,并确定该抗原表位性质。方法 以DEN2型特异的E单克隆抗体作为筛选分子,生物淘洗噬菌体随机12肽库,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进行ELISA检测、DNA序列测定及展示肽的氨基酸序列推导,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序列与DEN2E蛋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的对比,初步确定E蛋白的抗原表位;用模拟该表位线性序列的合成十肽进行抗体结合试验、噬菌体竞争抑制试验及与DEN感染患者的血清学试验,确定其为免疫优势线性表位。结果 肽库淘洗获得的11个ELISA阳性的噬菌体克隆有相似的结构基序WFKKGSS,其展示肽与DEN2E蛋白390~398 AA序列有3~5个氨基酸相同。对应于DEN2E蛋白390~399AA的合成十肽能与淘洗单抗特异反应,并可抑制噬菌体阳性克隆与该单抗结合。该合成肽与DEN2感染患者血清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结论 本实验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的生物淘洗确定的DEN2E蛋白(E390~398AA)线性序列为免疫优势表位,其对应的合成肽E10可望用于DEN2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3.
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获得与人Fas结合的多肽基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与人Fas胞外区结合的多肽及其多肽基序 ,观察多肽基序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以人Fas胞外区与IgGFc段的融合蛋白Fas .Fc为筛选配基 ,筛选噬菌体随机九肽库 ;微量淘洗与ELISA相结合鉴定阳性克隆 ,DNA测序和分析。化学合成多肽进行竞争性ELISA以及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 经过 4轮亲和筛选 ,微量淘洗鉴定 ,获得 4 2个阳性克隆 ;固定ELISA实验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能与Fas .Fc特异性结合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随机选取 13个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 ,其序列及出现几率分别为 :PRKARVDTS(2 / 13)、YKKKSLQVQ (2 / 13)、YKKKSMLQA(2 / 13)、SRKKYDQYA(4/ 13)、YARKIKPTA(2 / 13)和ARKKTEGAG(1/ 13)。经多重序列分析 ,获得多肽基序 : R/KKK A。在ELISA和竞争性ELISA实验中 ,化学合成多肽EGEFYKKKSM LQADPAK (P3)可抑制Fas与抗人Fas单抗Apo 1的结合 ,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P3不能抑制Fas与FasL的结合。细胞增殖实验表明 ,多肽可抑制Jurkat细胞增殖 ,且随多肽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多肽与单抗Apo 1联合作用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与单独使用P3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与Fas结合的多肽及其多肽基序 ,它们可能模拟了抗Fas抗体Apo 1对Fas的结合位点 ,为基于Fas凋  相似文献   
84.
噬菌体随机肽库分析HIV-1 p24抗原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分析抗HIV-1核心区抗原p24单抗体在抗原上的识别位点。方法:用抗HIV-1 p24单抗2C7和3H10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肽库进行生物洗(biopanning),并通过DN测序、ELISA效价测定等对所获得的噬菌休克隆进行鉴定,最后对合成的7肽位点通过间接ELISA及免疫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单抗2C7和3H10在HIV-1 p24上的抗原识别表位的保守序列分别为DHPXPXX和XXXXKAF。分别合成这2个7肽氨基酸序列P-C1(DHPSPWG)和P-H3(SPWLKAFGGS),并分析其免疫学结合特性,结果表明与P-H3相比,单抗2C7的抗原识别表位P-C1的固相结合特性较好,固相P-C1检测血样,13份抗HIV阳性本中,12份为阳性(检出率为92.3%),19份抗HIV阴性样本中,仅1份为假阳性结果(特异性为94.7%),与P-C1相比,单抗3H10的抗原表位P-H3的固相结合能力极差,但液相结合活性较好,血样与P-H3的抑制试验表明,13份抗HIV阳性样本中12份样本对P-H3的抑制率大于60%(12/13),而9份抗HIV阴性样本中仅1份对P-H3的抑制率大于50%,结论:用抗HIV-1 p24单抗筛选噬菌体随机肽库,获得单抗在p24抗原上的识别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血清学结果表明这2个抗原表位存在于p24自然抗原上,在抗HIV-1的感染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抗SARS-CoV抗原的人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的SARS康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构建人源Fab段抗体文库。方法 :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 ,逆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 ,利用针对家族特异性Ig基因的引物扩增重链Fd段和轻链基因 ,并重组到噬菌粒载体pComb3中 ,将重组噬菌粒载体电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酶切鉴定抗体库的重组率 ,并测定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量。结果 :构建了源于SARS康复患者血清中抗Fab段的抗体文库 ,轻链、重链Fd段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91%和 75 % ,库容量为 7.2 3× 10 7。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抗SARS CoV抗原的人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  相似文献   
86.
孙立 《智慧健康》2022,(8):80-8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计入8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数分组法进行组别区分,患者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4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别给予相应组别的患者实施氨茶碱和噻托溴铵粉雾剂,所有患者按照用药后的疗效差异、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水平作为差异统计标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观察组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在针对该类病症患者的治疗中,以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其效果较氨茶碱的效果更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呼吸功能,同时可显著改善病症患者的各项免疫细胞水平,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症抵抗力,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能否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方法: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成二组,用0.6ml/kg的0.25%利多卡因(1.5mg/kg)混合1ug/kg芬太尼-0.5mg潘库溴铵或者0.5%利多卡因(3mg/kg)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5min1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至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松开止血带后,每5min1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有明显差异,A组明显快于B组(P<0.05),松开止血带后,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镇痛时间,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5%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劣库溴铵具有0.5%利多卡因相同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可减少局麻药剂量和潜在系统毒性。  相似文献   
88.
亲环素A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及三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抗亲环素A(CyPA)McAb D4识别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在蛋白分子上的三维定位。方法:以抗人亲环素A McAb D4作捕获抗体,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淘筛,并对筛选出的噬菌体中插入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和氨基到序列分析,再用RasMol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软件在亲环素A分子的三维结构中查找相应的抗原表位。结果:经过三轮淘筛和扩增,选择7个克隆进行序列,提示该抗原表位是构象性的。用RasMol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软件在亲环素A分子的三维结构中,找到由W121、S99、L98、Q111、S110、F112、L122构成的疏水代状结构,可能就是McAb D4的抗原表位。结论:人亲环素A分子上W121、S99、L98、Q111、S110、F112、L122构成一个构象型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89.
目的构建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variblefragments,ScFv)库并加以鉴定。方法从经肝癌细胞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连接成ScFv基因并扩增,克隆到pCANTAB5E,导入大肠杆菌TG1培养并计数。PCR检测ScFv基因插入情况并对ScF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ELASA检测。结果抗体库库容为2.14×106;90%的噬菌体基因中有ScFv基因的插入;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抗体库基因结构正确;ELASA检测证实ScFv的表达。结论所建抗肝癌噬菌体ScFv库库容大,质量良好,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