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33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46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69篇
预防医学   669篇
药学   627篇
  11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娱飞  朱光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34-343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2 34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结果:筛查并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3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级71例,C INⅡ48例,C INⅢ55例,宫颈浸润癌3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 INⅡ、C INⅢ的敏感度是91.33%,特异度是74.51%,阳性预测值是5.21%,阴性预测值是99.79%。宫颈细胞学筛查C INⅡ、C IN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80%、80.45%、12.30%、99.50%;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90%、73.98%、4.90%、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8.57%(31/35),C INⅢ91.67%(66/72),C INⅡ87.50%(56/64),C INⅠ42.00%(21/50)。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相似文献   
62.
宫颈病变(CIN)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宫颈癌是最严重的,亦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唯一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大多数CIN患者无症状,因而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基层医院缺少TCT检测系统,常规的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低,很多患者有症状时就诊已属CINⅢ或浸润癌,手术治疗较复杂,不容易熟练掌握,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存活率低,如果能用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进行早期检查,那么数年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3.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前期病变的一个过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CIN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5月,通过TCT(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行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4月30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307例宫颈病变中,全部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CINⅠ—Ⅱ93例,原位癌13例,宫颈浸润癌25例,慢性宫颈炎175例,宫颈结核1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将HR-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04-12-2005-04对301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31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TCT)的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131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PV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31例样本中,经TCT检测正常者1077例(87·43%),ASCUS32例(2·60%),ASCUS-H34例(2·76),LSIL73例(5·93%),HSIL15例(1·22%)。131例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炎症68例(51·91%),CINⅠ20例(15·27%),CINⅡ18例(13·74%),CINⅢ16例(12·21%),浸润癌4例(4·35%),湿疣5例(3·82%)。(2)HPV总感染率34%,HPV阳性者418例,年龄平均(36·93±10·8)岁,HPV阴性者813例,年龄平均(39·68±11·8)岁,HPV阳性组的年龄明显小于HPV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8·82%,CINⅠ80%,CINⅡ72·22%,CINⅢ100%,浸润癌100%,湿疣60%。(3)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的发生;TCT(-)和HPV( )者中,≥CINⅡ的检出率11·1%(1/9),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CINⅡ的检出率最高40·5%(32/79);仅TCT异常而HPV(-)者13·2%(5/38),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最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66.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感染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因要求妊娠,传染科和产科门诊共同对其病情进行评估。 患者于9年前因宫颈不典型增生在其他医院进行治疗时,发现并确诊感染了HIV。两年后转到本院。惠者无HIV感染症状,也没有进行药物治疗。除感染有HIV外也无其他疾病。惠者与其男友和8岁的女儿住在一起,后两者HIV阴性。患者自称坚持使用避孕套,但是4个月前有两次意外妊娠,并已终止拯娠。无吸毒史,不滥饮酒,偶尔吸烟。 过去7年内,患者每3个月到传染科门诊做一次检查。CD4 T细胞数稳定,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负荷也较低,并且无机会感染。6年前,因阴道细胞涂片(Pap涂片)显示有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遂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井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样改变。大环状子宫颈上皮移形带切除后显示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并有局部细胞异型性增生,但未发现发育不良。 两年前,患者和男友结婚,丈夫HIV阴性。3个月前,患者和丈夫决定要个孩子,为此咨询了传染科和产科的专家。惠者自我感觉良好,最近也无发热、寒战、咳嗽、呼吸急促、腹痛、阴道分泌物、盗汗、体重减轻或其他症状出现。夫妻也一直用避孕套。惠者精神良好。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都正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67.
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分析50例患者经阴道镜检查下,多点活检和宫颈电热环型锥切术(LEEP)诊断的符合率。观察了LEEP的治疗结果。结果宫颈锥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符合率64%,不符合率达36%。LEEP术中出血率占44%,其中86.5%为少量出血,易于止血:术后出血率为90%,其中40%表现为血性分泌物,82%出血少于月经量;出血可发生于术后的2—12天,平均发生于术后第8天,持续5—18天,一般为7天。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宫颈管粘连。2例有新鲜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IN及宫颈癌方面仍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能被阴道镜下活检所取代。LEEP对CIN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CIN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对76例经阴道镜下活检提示宫颈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并做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LEEP术平均手术时间长约6.37±3.8 min,术中出血量<20 mL。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来看,与LEEP术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的CINⅠ、CINⅡ、CINⅢ的检出率低,炎症检出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密切随访,是诊治宫颈CIN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9.
邢天伶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95-1597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意义.[方法]分析本院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宫颈疾患698例阴道镜的检查结果.[结果]CIN检出率阴道镜组为11.03%(77/698),显著高于肉眼检查组3.47%(15/432),以30~48岁段为主,占68.4%.阴道镜观察图像中以血管异常为主,占58%.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相符合率为75%.[结论]阴道镜对辅助CI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提高CIN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0.
严循娣 《大家健康》2013,(15):84-85
目的:探究阴道镜活检、TCT检查以及LEEP活检方法应用在CIN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这3种检查方法的不同之处。方法:选取100例经过采用TCT检查诊断为CIN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以及LEEP检查,最后对比分析LEEP活检方法与采用阴道镜活检、TCT进行检查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活检方法与TCT检查获得诊断数据完全符合率是65.2%,而LEEP活检方法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是69.6%,并且诊断不足概率为18.4%,诊断过度概率为11.5%;LEEP活检与阴道镜活检对比:完全符合率是38.3%,诊断不足概率为9.2%,诊断过度概率为21.8%。结论:单独采用阴道镜活检方法来完成CIN疾病诊断工作,获得准确性不佳,而阴道镜活检方法并不能取代LEEP活检手段;TCT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CIN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