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基础医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148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80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 4种人疟原虫中 ,恶性疟原虫致病性最强 ,死亡率高。恶性疟原虫通过表达红细胞表面的变异抗原和粘附细胞受体 ,逃避宿主的免疫保护机制。其 var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 1( Pf EMP1 )是介导抗原变异和粘附的媒介。目前已了解一些关于恶性疟原虫产生 Pf EMP1及 var基因的性质 ,并认为其产生 Pf EMP1的能力与其毒力有关。当 Pf EMP1介导感染红细胞在脑部微血管与内皮受体和红细胞受体发生粘附时 ,阻止血流和氧输送 ,导致脑型疟的发生。如果可以阻止 Pf EMP1介导的这种粘附作用 ,感染红细胞即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脾脏被吞…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型 ,其等位基因株存在高度的多态性 ,基因片段大小及分布频率具有地区差异。海南省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混合感染及多重感染现象比云南省严重。结论 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MSP2基因型组成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裂殖子表面抗原2(MSA2)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MSA2。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从重组的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MSA2中分离出经过测序鉴定的MSA2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MSA2。经IPTG诱导,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结果 从pBCG/MSA2中分离出MSA2基因片段,成功构建pBK/MSA2重组质粒;SDS-PAGE及We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蛋白条珲的分子质量约为31ku。结论 恶性疟原虫MSA2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FCC1/HN)株膜相关钙结合蛋白(Pfs40)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测定Pfs40基因编码区的序列,了解该虫株与其它虫株Pfs40基因序列的差异。方法 根据Pfs40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s40基因编码区;EcoRV酶切鉴定PCR产物;将Pfs40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于卡那阳性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酶切,PCR扩增鉴定;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应用软件对Pfs40核苷酸及推测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1032bp的Pfs40基因,EcoRV酶切表明扩增产物正确;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7G89株Pfs4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Pfs40理论蛋白质有5个钙结合区EF-hand结构;4个明显的抗原表位区段。结论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的DNA中获取Pfs40基因,并成功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s40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FCC1/HN株与7G8株Pfs40基因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96.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AMA-1、Pfs230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 1(AMA - 1)基因和Pfs2 30基因序列 ,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AMA - 1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AMA - 1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AMA - 1。根据Pfs2 30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七对引物 ,分 7段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s2 30基因 ,并分别将扩增片段插入pMD - 18T测序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克隆的AMA -1、Pfs2 30基因序列 ,应用DNAstar软件辅助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PCR扩增得到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和Pfs2 30基因片段。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基因全长 186 9bp ,无内含子 ,编码 6 2 2个氨基酸残基 ,不存在氨基酸重复序列 ,相对分子量约 72 0 4 5kDa ;Pfs2 30基因全长 94 35bp ,无内含子 ,编码 314 4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36 4 36kDa。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FC2 7、7G8、CAMP、FCR3、Thai -Tn、3D7、FVO、KF1916、CMP1、HB3、K1和V1株AMA - 1的同源性在 94 9%以上 ,各株间有 5 3个位置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替代位点 ,并且发生替代的氨基酸残基具二态性。FCC1/HN株分别比 3D7、7G8株Pfs2 30抗原多 9、10个氨基酸残基 ,三个分离株有 2 8个氨基酸替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间日疟原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方法 ,为快速、准确定量检测间日疟原虫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间日疟原虫SSURNA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 ,将PCR扩增的间日疟原虫SSURNA基因片段克隆入载体 ,对重组质粒进行筛选、鉴定后 ,作为阳性模板 ,用于标准曲线的判定和样品检测。结果 应用重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 ,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 ,12 7份疟区血样和 30份正常血样的检测 ,显示此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定量检测结果与镜检感染率呈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5 9。结论 建立了间日疟原虫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以便进一步研究CT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根据已发表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序列〔1〕,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将扩增的CTP基因的PCR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UC19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将CTP基因从测序载体中切下 ,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 结果 构建了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并将恶性疟原虫的CTP基因从测序重组质粒中切下 ,克隆进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我国间日疟原虫MSP1(PvMSP1)的等位基因类型和序列的多态性。方法 用特异的引物通过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包含PvMSP1的ICB5与ICB6之间的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 7份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 ,有 16份 (5 9 9% )扩增得到Belem型基因产物 ,2 5 (92 6 % )份扩增出Sal- 1型基因产物 ;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的混合感染率为 5 1 9%。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以前未见报告的基因内重组类型。结论 我国间日疟原虫虫株存在两种PvMSP1等位基因型 ,Sal- 1型可能是主导型 ;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疟原虫胶体金检测卡(澳卡)与血涂片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疟疾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查找疟原虫 ,此方法要求有一定的实验室条件 ,检验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 ,且所用的时间较长 ,给快速诊断和基层开展大规模普查带来一定困难。现国内外已有疟原虫胶金诊断试剂盒 (又称澳卡 )生产出售。该方法是通过检测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 (HPR -Ⅱ )来确诊病人是否患有疟疾 ,该蛋白只在疟原虫无性生殖期产生 ,人体内不含有该种蛋白 ,在感染疟原虫后才会出现。近年来 ,我所对疑似疟疾的发热病人进行了该方法的检测 ,并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