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9篇
  免费   1940篇
  国内免费   124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586篇
妇产科学   418篇
基础医学   2362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10600篇
内科学   3663篇
皮肤病学   155篇
神经病学   507篇
特种医学   1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396篇
综合类   15883篇
预防医学   5916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6081篇
  106篇
中国医学   4146篇
肿瘤学   731篇
  2024年   391篇
  2023年   890篇
  2022年   1061篇
  2021年   1638篇
  2020年   1345篇
  2019年   1071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935篇
  2016年   1045篇
  2015年   1173篇
  2014年   1815篇
  2013年   1959篇
  2012年   2662篇
  2011年   2843篇
  2010年   2523篇
  2009年   2434篇
  2008年   2840篇
  2007年   2665篇
  2006年   2428篇
  2005年   2662篇
  2004年   2313篇
  2003年   2161篇
  2002年   1842篇
  2001年   1653篇
  2000年   1408篇
  1999年   1382篇
  1998年   1341篇
  1997年   1246篇
  1996年   1334篇
  1995年   1207篇
  1994年   989篇
  1993年   726篇
  1992年   680篇
  1991年   577篇
  1990年   511篇
  1989年   440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否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提取小鼠骨髓MSCs,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成脂分化,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EPO干预,诱导分化第20天油红O染色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细胞分化程度;MTT法观察不同浓度EPO对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PPAR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诱导分化20d,EPO能显著抑制MSCs的成脂分化,降低油红O染色后的吸光度值,诱导分化过程中各浓度的EPO不影响MSCs增殖活性。EPO能够下调成脂过程中PPARγ、C/EBPα、FABP4和脂联素mRNA表达,增加分化过程中ERK、p38MAPK及PPARγ蛋白磷酸化。结论:EPO可能通过增加p38MAPK和ERK蛋白磷酸化,下调PPARγ、C/EBPα、FABP4和脂联素mRNA表达,从而抑制MSCs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992.
分析β-地中海贫血临床研究现状以及中医中药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近30年来基于\"肾藏精生髓理论\"从肾论治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探索和基础实验研究,阐述中医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理论依据、核心病机、治则治法以及疗效特点的可能分子机制,展望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前景和有待深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王一佼;刘锋 《中医杂志》2013,54(17):1516-1518
针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作了综述,认为AAA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毒、虚、痰、瘀\"四个方面,补肾填精贯穿治疗始终,根据病情不同分期,又有清热解毒凉血法、补肾健脾泻肝法、益肾化痰逐瘀法之不同;进而对其治疗及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罗梅宏 《中医杂志》2013,54(18):1556-1557
慢性病贫血(ACD)具有肠黏膜细胞内的铁入血受阻和巨噬细胞铁释放障碍的铁代谢失衡特征,结合\"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理论,提出中焦受气取汁过程受损是ACD的基本病理环节,脾气\"运而无权\"是其主要病机。针对其主要病机和基本病理环节,应采用运脾法治疗,强化脾在机体铁代谢中的合理调节作用,达\"运脾生血\"之效。  相似文献   
995.
李海霞  陈楠楠 《中医杂志》2015,56(12):1006-1007
黄世林教授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根据辨证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依据病情、病程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进展期、稳定期与缓解期,治疗上强调应辨证结合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996.
万姜维;刘锋 《中医杂志》2015,56(13):1154-1156
介绍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会。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总属脾肾亏虚,尤其肾虚更为重要,并提出其发生与毒邪有关。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亏型四型,治疗上以补肾为中心,顾护脾胃兼以柔肝养肝,辨证施以解毒祛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养血平障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养血平障汤治疗,每日1剂,同时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外周血象[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基本治愈3例(14.29%),缓解3例(14.29%),明显进步5例(23.81%),无效10例(47.61%),总有效率为52.39%。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痊愈4例(19.05%),显效6例(28.57%),有效5例(23.81%),无效6例(28.57%),总有效率71.43%。治疗后21例患者的WBC、Hb及PL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养血平障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肯定,可提高外周血WBC、Hb、PLT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再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外周血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IL-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TNF-α降低,IL-3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减少TNF-α造血负调控因子及增加IL-3造血正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3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例健康者进行抽血检测,同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的表达.结果:肿瘤组RDW、CEA、CA199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肿瘤组CEA、CA199检测结果均高于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芪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芪血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及总铁结合力(TIB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BC和Hb、SI及TIBC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