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16篇 |
免费 | 1566篇 |
国内免费 | 9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篇 |
儿科学 | 1288篇 |
妇产科学 | 335篇 |
基础医学 | 1903篇 |
口腔科学 | 49篇 |
临床医学 | 8497篇 |
内科学 | 2918篇 |
皮肤病学 | 129篇 |
神经病学 | 400篇 |
特种医学 | 9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1123篇 |
综合类 | 12692篇 |
预防医学 | 4695篇 |
眼科学 | 158篇 |
药学 | 4832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3298篇 |
肿瘤学 | 5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14篇 |
2023年 | 732篇 |
2022年 | 842篇 |
2021年 | 1304篇 |
2020年 | 1071篇 |
2019年 | 852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767篇 |
2016年 | 839篇 |
2015年 | 970篇 |
2014年 | 1451篇 |
2013年 | 1545篇 |
2012年 | 2097篇 |
2011年 | 2238篇 |
2010年 | 2004篇 |
2009年 | 1932篇 |
2008年 | 2253篇 |
2007年 | 2124篇 |
2006年 | 1935篇 |
2005年 | 2137篇 |
2004年 | 1902篇 |
2003年 | 1721篇 |
2002年 | 1490篇 |
2001年 | 1340篇 |
2000年 | 1132篇 |
1999年 | 1107篇 |
1998年 | 1056篇 |
1997年 | 962篇 |
1996年 | 1042篇 |
1995年 | 976篇 |
1994年 | 788篇 |
1993年 | 580篇 |
1992年 | 540篇 |
1991年 | 468篇 |
1990年 | 419篇 |
1989年 | 348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对宫颈妊娠误诊为难免流产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9岁。因行人工流产术伴大出血2次,宫内组织残留8d,于2006—08—01T10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28-30d,末次月经2006—04-13,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2006—07—24到分宜县妇幼保健院行B超检查,提示难免流产,当天在此院考虑难免流产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出血量多,估计失血量约1000ml,立即停止刮宫,输浓缩红细胞600ml,补液及缩宫素促子宫收缩等治疗,出血明显减少,检查刮出物中可见绒毛组织,但大部分组织残留宫内,故于次日又行清官术,术中再次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羟基脲对p地中海贫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将34例B地中海贫血患随机分成两组。17例患采用羟基脲治疗,分别在治疗的第10天和第30天测定Hb、Ret、HhF、HbA2、HbA水平。17名患作同期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第10天和第30天HbF及Ret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第10天Ret明显增高(P<0.05);第10天和第30天HbF显增高(P<0.05);第30天Hb明显增高(P<0.05)。结论羟基脲是一种有效、低毒、方便的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方法,在我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宁红欣)治疗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为进一步验证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宁红欣)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我们组织69家医院对1115例慢性肾衰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应用皮下及静脉方式给药进行治疗。结果 完成试验疗程者共1079例,其中显效734例(68%);有效303例(28.1%);无效42例(3.89%);总有效率为96.1%。36例患者中途退出试验。宁红欣主要不良反应有血压升高、头痛等,多数不需停药即可好转。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非透析治疗病例用药期间未见肾功能明显变化。结论 宁红欣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与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84.
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脂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蒲晓允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5,16(5):215-216
本文综述了红细胞膜的脂质组成,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与膜胆固醇,磷脂及膜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膜脂质成份改变对红细胞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86.
王光跃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5):142-143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它对小儿生长发育危害极大,作者对371例营养性贫血进行了调查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通过复制动物贫血模型,观察当黄片调节免疫抗贫血效应。方法:采用失血法造成小鼠失血性贫血模型,观测小鼠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值,观测小鼠的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及HC50值。结果:当黄片以0.5g/(kg·d)的剂量,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胃14d,可明显增加小鼠HB、RBC值,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该药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对输注绵羊红细胞所致特异性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结论:当黄片具有调节免疫抗贫血效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液系统改变。方法:20例以血液系统病变为首诊的SLE患,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及外周血象、骨髓象改变。结果:20例患中贫血16例,白细胞减少10例,血小板减少1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示:缺铁性贫血(IDA)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溶血性贫血(HA)3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例,余骨髓象为非特异性改变。结论:以血液系统改变为首发或突出症状的SLE患,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对于年轻女性,若伴有骨髓象示ITP、AIHA或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应进行免疫学筛选及随访,警惕SLE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