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172篇
  免费   27223篇
  国内免费   17066篇
耳鼻咽喉   5568篇
儿科学   9135篇
妇产科学   6789篇
基础医学   16735篇
口腔科学   11070篇
临床医学   143871篇
内科学   74206篇
皮肤病学   11947篇
神经病学   18577篇
特种医学   252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0篇
外科学   84938篇
综合类   333752篇
预防医学   71392篇
眼科学   11240篇
药学   152369篇
  1825篇
中国医学   166098篇
肿瘤学   29184篇
  2024年   2826篇
  2023年   10714篇
  2022年   13742篇
  2021年   15541篇
  2020年   13104篇
  2019年   12573篇
  2018年   6455篇
  2017年   13010篇
  2016年   15800篇
  2015年   19207篇
  2014年   42128篇
  2013年   43007篇
  2012年   56488篇
  2011年   63083篇
  2010年   62252篇
  2009年   61777篇
  2008年   78040篇
  2007年   66404篇
  2006年   62933篇
  2005年   72506篇
  2004年   72283篇
  2003年   79853篇
  2002年   68802篇
  2001年   61015篇
  2000年   37842篇
  1999年   26367篇
  1998年   23393篇
  1997年   16373篇
  1996年   15744篇
  1995年   12360篇
  1994年   9751篇
  1993年   3662篇
  1992年   2874篇
  1991年   2932篇
  1990年   3193篇
  1989年   3455篇
  1988年   1014篇
  1987年   889篇
  1986年   607篇
  1985年   492篇
  1984年   353篇
  1983年   229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81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6例,其中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5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7例,切开复位不可吸收缝线固定1例,单纯螺钉固定6例,普通4孔钢板固定3例,张力带固定2例,髓内针张力带固定5例,“T”形钢板固定5例,带锁钢板(LPHP)内固定7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对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5.4%;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7%,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40.0%,肱骨头坏死率20.0%。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加各种适合不同骨折类型的小型内植物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术后肩关节粘连,预防肩关节僵硬、肱骨头缺血坏死及畸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较复杂的三、四部分骨折采用LPHP内固定可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2.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每年不足百万分之一,在所有椎间盘突出症中约占0.25%。0.75%,近年来,随着对本病成像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Mm)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率临床报道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3.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9岁。因发作性四肢不自主运动9年就诊。患儿发育、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孕1产1,足月难产,出生时Apgar评分8分,母乳喂养,产后3d渐出现全身萎软,哭声低弱,拒乳,吸吮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伴有阵发性抽搐。血总胆红素685.11umol/L,间接胆红素498.61umol/L,血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为13.3,脑脊液间接胆红素16.81umol/L。诊断为“胆红素脑病”,予光照、输白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产后7d吸吮反射恢复,抽搐亦逐渐减少,20d出院。出生第61天,阵发性抽搐已消失,但出现夜间不自主运动,常发生于入睡及觉醒过程中。发作时双眼半睁、上翻,躯干扭动翻转,四肢出现投掷样或舞蹈样动作,下颌咀嚼样刻板运动。无干扰状态下发作约60min后可安静入睡,症状消失。发作期间呼之能应,清醒后症状亦消失。每夜发作1~15次,先后服用过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氯硝安定,可减少发作次数,但病情反复,不易控制。9岁时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24h动态视频脑电图见各区均以中波幅不规则0波及不稳定α波混合,整个描记过程中未见疴样放电,双侧波幅及频率均对称。调节、调幅欠佳,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64.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激酶抑制剂类靶向治疗药物的诞生,GIST的预后也发生了明显改善,疾病缓解率和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生存期延长。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法对GIST病人生存期具有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965.
目前,治疗非移位性舟骨折常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在德国Ludwigshafen创伤外科中心,对17例非移位性舟骨折患者采用Martin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66.
赵仲和  张婕 《广东医学》2006,27(10):1538-1538
患者,女,48岁,医生,因右手拇指肿胀、疼痛、感觉迟钝、功能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手拇指屈伸功能受限,局部压疼明显,并有触电样感觉,拇指屈肌腱增粗粘连,活动时伴有弹响。诊断:右手拇指腱鞘炎。并于次日在局麻下施行腱鞘分离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服用西力欣片,每次0.5g,3次/d,弥可保片,每次500u,3次/d,连服3d。术后第2天,切口干燥,局部疼痛,肿帐,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输出功率100MW,光斑直径2cm,当照射到10min时.患者出现口干、出汗、发冷、烦躁不安等症状,立即停止照射,属患者平躺休息,喝温开水,15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67.
龙入虹  韦秀英 《海南医学》2006,17(4):131-133
泌乳素瘤是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40~60%[1-3],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效果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68.
安慰剂产生的效应叫安慰剂效应。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对病人机体产生有利影响,在药物治疗时,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药物引起的药理效应,而且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效应,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69.
左氧氟沙星是新型长效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了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对198例下呼吸道感染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了疗效观察,同时与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