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966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852篇
预防医学   608篇
药学   1205篇
  80篇
中国医学   46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露  钟小红 《全科护理》2022,20(6):862-864
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防治压力大,形势严峻。AIDS疫情报告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49602例,报告死亡262442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97231例,AIDS病人352371例[1]。感染HIV后机体免疫细胞严重受损,导致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失去,而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2]。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22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例重症甲型H1N1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22例患者年龄39.9±12.7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休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正常值偏低,X线胸片或胸部CT提示双侧广泛性或多肺叶性的弥漫性病变;22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mg或150mg,每日2次口服),全部患者均应用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80~240mg.d-1,平均治疗剂量为136.4±58.8mg.d-1,14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例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例患者死亡。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进展快、病情重,需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合理地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同时予积极合理地氧疗,机械通气能增强氧疗的效果、迅速改善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后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0例,病死率29.41%;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与短期内病死率增高相关.急性生理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较高,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白蛋白血症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高,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影响其短期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估重症肺炎患者入院首次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DE)对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支持需求和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成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12h内行膈肌超声检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行IMV分为机械通气(MV)组和无机械通气(NMV)组;根据入院30天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MV组和NMV组DE;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D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E对重症肺炎IMV需求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V组DE低于NMV组[1.15±0.60(cm)vs. 1.67±0.79(cm),P<0.05];死亡组DE低于存活组[1.07±0.59(cm)vs. 1.91±0.70(cm),P<0.01]。ROC曲线显示,DE预测重症肺炎需要IMV的cut-off值为1.28cm(P<0.05),灵敏度68.8%,特异度67.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0.694(95%CI:0.547-0.841);DE预测重症肺炎死亡的cut-off值为1.21cm(P<0.01),灵敏度68.0%,特异度82.1%,AUC 0.816(95%CI:0.702-0.931)。结论 DE对重症肺炎患者IMV需求和死亡预后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高(P<0.05)。两组治疗后TNF-α、CRP及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PEF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aO2、SpO2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治疗后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相当(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较佳,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降低患者致炎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按其入ICU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前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8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疗效及预后指标。结果 1生命体征:两组患者治疗前10 min、治疗中10 min、治疗后30 min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功能:观察组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态顺应性(Cydn)水平高于对照组、呼吸做功(WOB)水平低于于对照组(P≤0.05);3疗效及预后指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震动排痰比单纯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更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ICU重症肺炎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8h后血气指标、体征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48h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O2)水平及氢离子浓度(pH值)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体征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改善ICU重症肺炎患儿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儿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陈菁  陶钰 《南京护理》2023,(4):44-47
总结1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转重症肺炎的预警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脓毒性休克的护理,不全性肠梗阻后的营养支持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健康宣教。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17天后患者好转出院。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HR)、呼吸频率(R)、C蛋白反应(CRP)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pO2、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R、R及CRP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不仅能防止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筛选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0例(老年重症组)、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34例(老年非重症组)、非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例(非老年重症组)、非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21例(非老年非重症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活性。结果: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老年非重症组明显下降(P均〈0.01)。非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及NK细胞活性均低于非老年非重症组(P〈0.05或0.01)。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8^+均低于非老年重症纽(P均〈0.05)。老年非重症组与非老年非重症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非重症肺炎患者下降,其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免疫功能减退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