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231篇
中国医学   76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失眠伴焦虑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之一,两者关系密切,通常以共病形式出现。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日趋增加,长期失眠会导致一系列的躯体和精神疾病,甚至危害生命。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神经递质调节、炎症反应等相关。中医认为此病归属“不寐”“郁证”“脏躁”等范畴,涉及五脏六腑,病机总属“气机失调,阴阳、脏腑失衡,心神失于濡养,营卫不和”。酸枣仁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临床治疗失眠运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及三萜类化合物、酚酸化合物、维生素C、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并发现其可通过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调节神经递质、抑制炎症、保护脑神经等多方面同时发挥作用。该文通过查阅酸枣仁相关药理学研究文献,阐述了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药理机制,以说明酸枣仁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积极疗效及药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使用酸枣仁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Ⅰ、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味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大鼠海马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基于谷氨酸受体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氯胺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酸枣仁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酸枣仁汤加味6,12,24 g·kg~(-1),氯胺酮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5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给药干预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奇摄食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NMDAR1,NMDAR2A,NMDAR2B,GluR1,mGluR1,CaMKⅡα和CaMKⅡ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新奇摄食时间及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空间探索时间显著缩短(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NMDAR1,NMDAR2A,NMDAR2B,mGluR1和CaMKⅡβ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GluR1,CaMKⅡ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汤加味中、高剂量组新奇摄食时间、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空间探索时间显著延长(P0.01);酸枣仁汤加味中、高剂量组NMDAR1,NMDAR2A,NMDAR2B,mGluR1和CaMKⅡ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GluR1,CaMKⅡα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酸枣仁汤加味可显著改善慢性抑郁大鼠行为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MDAR2A,NMDAR2B,mGluR1和CaMKⅡβ表达水平,上调GluR1和CaMKⅡ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血不足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例原发性肝癌伴肝血不足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以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为基础,治疗组给予酸枣仁汤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连续28 d。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前白蛋白(PAB)、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成分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各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5-HT、MT含量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2R、IL-8、TNF-α含量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含量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治疗组治疗后Hb、PAB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伴肝血不足型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营养水平以及肝血不足的症状,能提高患者血清5-HT、MT含量,降低血清IL-2R、IL-8、TNF-α含量,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肝癌患者体内炎症环境,提示安神以扶正在恶性肿瘤虚证中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酸枣仁总皂苷对过氧化氢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1~3 d Wistar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过氧化氢作用心肌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72 h的原代心肌细胞,选择搏动良好、生长密度无明显差异的细胞按孔随机分为以下4组:①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处理;②模型组:心肌细胞培养基中加终浓度为400 μmol·L-1过氧化氢作用4 h;③酸枣仁总皂苷治疗组:操作同模型组,造模前予酸枣仁总皂苷(20 mg·L-1)干预24 h;④蛋白激酶C抑制剂组:操作同治疗组,但在造模前5 min予白屈菜红碱(5 μmol·L-1)。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膜蛋白中蛋白激酶C Eplison亚型(PKCε)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经400 μmol·L-1过氧化氢作用4 h后,细胞核暗淡,伪足显著变细,细胞间连接明显减少,搏动节律减慢,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 < 0.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 < 0.001),PKCε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总皂苷能使心肌细胞形态明显改善,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升高PKCε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可显著减弱酸枣仁总皂苷的保护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酸枣仁总皂苷对过氧化氢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KCε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功能分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57%(χ2=5.126,P=0.024)。治疗16周后,2组HAMD、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参照组更低(P<0.05或P<0.01)。治疗16周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分级优于参照组(u/P=3.489/<0.001、3.489/<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14%、再次入院率为0,分别低于参照组的21.34%、16.67%(χ2/P=5.486/0.019、5.610/0.0...  相似文献   
78.
王守勇  谢鸣 《中医药导报》2009,15(11):56-58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SZR11、SZRT6时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和血浆β-EP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的机理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榘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脑组织及血浆β-E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分配方SZRT1、SZRT6组小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均显著升高(P<0.05),小鼠脑组织β-EP的舍量亦显著升高(P<0.05),而血浆中的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升高小鼠脑内β-EP的含量可能是组分配方SZRT1、SZRT6发挥抗焦虑作用的机制之一.其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升高脑组织B-EP含量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治疗帕金森病抑郁(PDD)大鼠后,对其行为学及脑内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进行常规适应性饲养1 w后,随机选择其中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大鼠建立PDD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模型组、氟西汀组、中药(酸枣仁汤)高剂量组[9.9 g/(kg·d)]、中药低剂量组[2.48 g/(kg·d)],连续灌胃2 w;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悬尾静止时间、糖水偏爱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脑内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表达情况;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神经肽(NP)Y水平。结果 5组大鼠中,空白对照组悬尾静止、游泳不动时间最短,糖水偏爱率、血清NPY水平及脑内5-HT、NE表达最高,剩余4组大鼠中,依次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氟西汀组、模型组(P<0.05)。结论 酸枣仁汤应用于PDD大鼠中,可明显改善大鼠行为学异常,促进大鼠血清NPY释放,增加5-HT、NE含量。  相似文献   
80.
酸枣仁皂甙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进一步明确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 :运用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 ,研究酸枣仁皂甙A对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发现酸枣仁皂甙A(180mg·L- 1 ~ 5 80mg·L- 1 )具有抑制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 ,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RNA合成及sis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 :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