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86篇
  免费   7481篇
  国内免费   7292篇
耳鼻咽喉   988篇
儿科学   1814篇
妇产科学   1052篇
基础医学   6683篇
口腔科学   1040篇
临床医学   25145篇
内科学   17537篇
皮肤病学   1746篇
神经病学   2667篇
特种医学   3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8篇
外科学   5335篇
综合类   46427篇
预防医学   14274篇
眼科学   1050篇
药学   27614篇
  151篇
中国医学   14288篇
肿瘤学   3263篇
  2024年   721篇
  2023年   2861篇
  2022年   2601篇
  2021年   3452篇
  2020年   3163篇
  2019年   3436篇
  2018年   1782篇
  2017年   2969篇
  2016年   3476篇
  2015年   4267篇
  2014年   6639篇
  2013年   6825篇
  2012年   9092篇
  2011年   10194篇
  2010年   9549篇
  2009年   9457篇
  2008年   10706篇
  2007年   9805篇
  2006年   9447篇
  2005年   9711篇
  2004年   7698篇
  2003年   7316篇
  2002年   6082篇
  2001年   5263篇
  2000年   4125篇
  1999年   3488篇
  1998年   3168篇
  1997年   2777篇
  1996年   2623篇
  1995年   2512篇
  1994年   2013篇
  1993年   1574篇
  1992年   1295篇
  1991年   1263篇
  1990年   1019篇
  1989年   1042篇
  1988年   452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59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2.5,5,10,15,20 mg·d-1)沃替西汀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安慰剂组1 963例患者,沃替西汀组3 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平均改变量[5 mg·d-1:MD=-2.24,95%CI(-3.55,-0.94),P=0.000 8;10 mg·d-1:MD=-2.51,95%CI(-3.84,-1.18),P=0.000 2;20 mg·d-1:MD=-2.95,95%CI(-4.02,-1.87),P<0.000 01]、提高有效率[5 mg·d-1:RR=1.33,95%CI(1.13,1.57),P=0.000 7;10 mg·d-1:RR=1.38,95%CI(1.22,1.55),P<0.000 01;20 mg·d-1:RR=1.39,95%CI(1.12,1.74),P=0.003],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缓解率[10 mg·d-1:RR=1.40,95%CI(1.18,1.66),P=0.000 1;20 mg·d-1:RR=1.37,95%CI(1.12,1.67),P=0.002],而2.5,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5 mg·d-1:RR=1.08,95%CI(1.02,1.15),P=0.007;10 mg·d-1:RR=1.10,95%CI(1.03,1.17),P=0.005;20 mg·d-1:RR=1.16,95%CI(1.08,1.25),P<0.000 1],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随着剂量(5,10,20 mg·d-1)的增大,沃替西汀疗效逐渐增加,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了解本地区120例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以便针对性指导用药。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1.67%,革兰阳性球菌占25.83%,真菌占2.50%;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6.67%、克雷伯菌7.50%、葡萄球菌10.00%。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胱抑素C(CysC)、骨桥蛋白(OPN)、免疫球蛋白A1(IgA1)水平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科室收治的紫癜性肾炎患儿39例,设为HSPN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APN、CysC、OPN、IgA1水平;分析HSPN发生率与APN、CysC、OPN、IgA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SP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SPN组胱抑素C、骨桥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SPN患儿发生率与血清APN呈负相关性(P0.05);HSPN患儿发生率与CysC、OPN、IgA1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PN、CysC、OPN、IgA1的检测在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检测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和eNOS)在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NOS和eNOS在30例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蜡块(LSC)、3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蜡块(LS)和10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并以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量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iNOS和eNOS在外阴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LSC中iNOS和eNOS每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83±3.79和17.86±4.82,高于LS的8.00±3.35和6.43±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C和正常皮肤中MVD分别为21.58±2.48和20.44±3.66,高于LS(10.34±2.83)。iNOS和e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Kappa=0.811,P<0.05)。结论:iNOS和eNOS可能与LSC炎症过程中的血管扩张有关;在LS皮损真皮中微血管减少,iNOS和eNOS可代偿性地改善LS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