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7篇 |
免费 | 683篇 |
国内免费 | 5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84篇 |
妇产科学 | 91篇 |
基础医学 | 819篇 |
口腔科学 | 72篇 |
临床医学 | 848篇 |
内科学 | 868篇 |
皮肤病学 | 63篇 |
神经病学 | 368篇 |
特种医学 | 2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333篇 |
综合类 | 2178篇 |
预防医学 | 277篇 |
眼科学 | 66篇 |
药学 | 1244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529篇 |
肿瘤学 | 8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7篇 |
2023年 | 374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09篇 |
2020年 | 334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253篇 |
2016年 | 276篇 |
2015年 | 315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543篇 |
2011年 | 577篇 |
2010年 | 476篇 |
2009年 | 463篇 |
2008年 | 539篇 |
2007年 | 457篇 |
2006年 | 371篇 |
2005年 | 435篇 |
2004年 | 314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该因子与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R)特异性结合,可促进多种干细胞、血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生成与分化. 相似文献
33.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参与细胞增生和分化、胚胎发育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生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ar, Eph) A2 是Eph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RTKs中的一员,广泛表达在人类多种组织或细胞系中,对调节细胞生长、迁移及血管形成有潜在的作用。EphA2过表达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EphA2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的靶点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研究ATP缺失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建立细胞的体外ATP缺失模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变化;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共沉淀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 缺失后细胞内肌动蛋白酪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ATP缺失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增加,G-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减少;ATP缺失细胞内磷酸化肌动蛋白量明显增加,肌动蛋白的磷酸化程度随ATP缺失时间延长而增加;ATP缺失处理后肌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且与ATP缺失程度呈相一致;肌动蛋白苏氨酸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TP缺失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出现聚合过程,可能与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是否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以增强胃癌BGC823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并分析其相关的下游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PL以及TPL联合5-FU对BGC823细胞的增殖的影响。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5-FU组(仅予5-FU)、TPL+5-FU组以及脂多糖(LPS)+TPL+5-FU组;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LR4、磷酸化AKT(p-AKT)、Survivin、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TPL可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与5-FU组比较,TPL联合5-FU后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其5-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显著降低(P<0.01)。与5-FU组比较,TPL+5-FU组凋亡细胞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而LPS+TPL+5-FU组凋亡细胞数以及细胞凋亡率均较TPL+5-FU组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微RNA(miRNA)-185-5p通过调控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增殖、侵袭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获取GSE152702数据集,识别在NSCLC患者和健康者血液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使用RT-qPCR法检测miRNA-185-5p在NSCLC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NA-NC、miRNA-185-5p模拟物、miRNA-185-5p抑制剂和miRNA-185-5p模拟物+pcDNA3.0-YWHAZ转染至人NSCLC细胞A549中,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YWHAZ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检索StarBase、Targ...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联合对老年难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收治的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PD-1单抗、BTK抑制剂三药联合治疗的老年难治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危组),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评分2分(预计总生存时间7个月)。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疾病进展。经利妥昔单抗、PD-1单抗联合BTK抑制剂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续PD-1单抗维持治疗, 随访至2021年11月17日, 患者病情稳定。第2次无进展生存(PFS2)时间20个月, 总生存时间21个月。患者对新药治疗耐受良好, 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新靶向联合治疗可作为老年PCNS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脑缺血后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 (NF-κ B)的表达变化,观察雷公藤红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脑梗死(pMCAO)模型.实验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雷公藤红素组(3mg·kg-1腹...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明确其亚细胞定位。方法 以构建含有570 bp的HCBP6外显子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为基础,应用快速定点突变技术构建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利用jetPRIME转染体系将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转染至细胞中,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CBP6不同位点磷酸化质粒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将测序的重组序列与目的基因进行比对,发现重组序列与目的基因完全一致,说明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表达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基因。免疫荧光显微镜可见10Ala主要在细胞质表达,WT、10Asp、151Ala、151Asp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结论 构建的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可成功转染细胞并在细胞中高表达,HC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