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5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571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819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848篇
内科学   868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368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2178篇
预防医学   277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244篇
  17篇
中国医学   529篇
肿瘤学   883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死亡率高,疗效欠佳,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其中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AX)活性可能是新的靶标。Sy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造血细胞的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过525/526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鞣花酸对S180,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对血小板衍生因子B(PDGFB),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 SPF级昆明种小鼠100只,建立S180,H22皮下荷瘤小鼠2种模型,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0.5% CMC溶液)、环磷酰胺组(阳性药,20 μg·g-1·d-1)、鞣花酸高、中、低(200,100,50 μg·g-1·d-1)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ig 10 d,观察鞣花酸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体重、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PDGFB,STAT3及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 鞣花酸高、中、低剂量组对S180小鼠抑瘤率分别为35.3%,10.6%,5.6%,对H22小鼠抑瘤率分别为36.3%,38.8%,20.6%,其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对S180,H22小鼠脾脏指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鞣花酸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S180,H22小鼠肿瘤微血管密度(P<0.05),鞣花酸高、中、低剂量组在S180,H22 2种瘤体中PDGFB,STAT3和p-STAT3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鞣花酸抑制S180,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微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PDGFB表达并抑制下游STAT3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是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骨髓中一系或多系细胞增殖、外周血出现过多的成熟或幼稚细胞为特征。MPD主要包括下列一组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以及少见亚型如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等。已明确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所产生的融合基因bcr—abl是CML发病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ES中也存在特征性分子遗传学改变——FIPlL1-PDGFRA融合基因。但PV、ET、IMF等其他bcr—abl阴性的MPD基础研究进展相对缓慢。2005年的几项研究表明,在大多数PV以及部分ET和IMF中存在高致病性的获得性突变——酪氨酸激酶JAK2V舶17Phe。该突变的发现令人瞩目,为揭示MP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睡眠节律紊乱对大鼠记忆能力、超微结构、海马Aβ含量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评价一种非创伤性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弱光组(照度400 lux,24 h持续光照)、强光组(照度800 lux,24 h持续光照),每组12只。光照30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海马A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寻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或消失,结构破坏;神经突触减少甚至缺失,突触间隙模糊,突触小泡数量减少;海马组织Aβ含量增高,海马CA3区神经纤维tau蛋白磷酸化阳性细胞个数增加,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节律紊乱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其发病特点,可以用于Alzheimer’s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正常胃黏膜在外源及内源性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恶变,而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效应蛋白,研究发现PTK参与了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部分能作为肿瘤预后评估指标。c-Met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属于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我们尝试回顾其在人类胃腺癌中相关研究,分析Met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对临床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洛汀(LOV)对冈田酸(O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孕期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待优化OA处理时间和剂量等条件后,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LOV组、LOV预处理+OA组。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结果应用OA 30 nmmol/L处理大鼠皮质神经元1h,成功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明显影响细胞活力。LOV 500 nM预处理4d能在Thr181(AT270)。Thr231(AT180),Set202/Thr205(AT8)和Ser396等磷酸化位点显著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不影响总Tau蛋白水平。结论 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示洛伐他汀对Tau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实现主要分子学反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新诊断为CML的患者,均接受尼洛替尼300 mg每日两次作为一线治疗,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结果 12个月时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分子学反应4.5(MR4.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3%、22.1%、15.1%;24个月时,获MMR、MR4、MR4.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6.2%、44.0%、27.4%。中位随访42(21~6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2(9~66)个月,PFS率为93%。BCR-ABLIS融合基因较诊断时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减半时间(HT),HT是CML患者12个月能否达到MMR(OR=0.896,P<0.001)及MR4.5(OR=0.377,P=0.003)的影响因素。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皮疹(37.2%)和头痛(32.6%),大多数为1/2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7.9%)和血小板减少(32.4%)。结...  相似文献   
19.
罗鹏辉  黄剑锋  莫敦昌 《广西医学》2020,(13):1721-1724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且容易发生脑转移。放疗、手术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预后改善效果有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问世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中位总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放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何联合治疗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放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晓林  曾凡伟 《新医学》2020,(9):710-713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 NF-H)、S100B钙结合蛋白(S100B)水平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38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其是否伴脊髓损伤分为脊髓损伤组71例与脊髓未损伤组167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p NF-H、S100B水平,比较2组血清p NF-H、S100B水平,对比病情不同严重程度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血清p NF-H、S100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 NF-H、S100B水平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脊髓损伤组血清p NF-H、S100B水平高于脊髓未损伤组(P均<0.05)。脊髓完全损伤的脊柱骨折患者血清p NF-H、S100B水平高于脊髓不完全损伤的脊柱骨折患者(P均<0.05)。血清p NF-H、S100B水平联合检测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 p NF-H、S100B水平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并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血清p NF-H、S100B水平有助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