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08篇 |
免费 | 1616篇 |
国内免费 | 18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1篇 |
儿科学 | 172篇 |
妇产科学 | 58篇 |
基础医学 | 1599篇 |
口腔科学 | 58篇 |
临床医学 | 5185篇 |
内科学 | 1256篇 |
皮肤病学 | 104篇 |
神经病学 | 894篇 |
特种医学 | 14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7646篇 |
综合类 | 9664篇 |
预防医学 | 1715篇 |
眼科学 | 1724篇 |
药学 | 3590篇 |
117篇 | |
中国医学 | 5336篇 |
肿瘤学 | 2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80篇 |
2023年 | 965篇 |
2022年 | 1162篇 |
2021年 | 1505篇 |
2020年 | 1214篇 |
2019年 | 911篇 |
2018年 | 440篇 |
2017年 | 793篇 |
2016年 | 911篇 |
2015年 | 1145篇 |
2014年 | 1786篇 |
2013年 | 1879篇 |
2012年 | 2312篇 |
2011年 | 2536篇 |
2010年 | 2242篇 |
2009年 | 2262篇 |
2008年 | 2152篇 |
2007年 | 2052篇 |
2006年 | 1878篇 |
2005年 | 1804篇 |
2004年 | 1625篇 |
2003年 | 1419篇 |
2002年 | 1105篇 |
2001年 | 970篇 |
2000年 | 789篇 |
1999年 | 737篇 |
1998年 | 721篇 |
1997年 | 665篇 |
1996年 | 552篇 |
1995年 | 449篇 |
1994年 | 420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07篇 |
1991年 | 156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简称 SL)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 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用 SL 照射骨折部相应的脊神经根和交感神经节为主要治疗方法 ,对照组 2 5例采用常规治疗 :卧床休息 +对症处理。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 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消失、卧床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SL照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疼痛 ,解除临床症状 ,缩短卧床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优于常规治疗法。同时又具有无侵袭性、安全性及可控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208例,中药骨伤膏(石菖蒲、陈艾叶、木香、生草乌、羌活等)外用。西医用1%利多卡因加强的松龙封闭。结果:治愈169例,总有效率98.08%。提示:中西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85.
<正>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是一种进展性tau蛋白神经退行性病。CBD临床表现为以皮质症状为主的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orticobasal syndrome,CBS),包括失用、皮质感觉缺失及异己肢体征,同时还可见非对称性肢体僵硬、运动不能,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等。CBD患者典型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纹状体和黑质神经元的神经元丢失、皮质神经元气球样变和tau蛋白在神经 相似文献
86.
87.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多属不稳定骨折,且多伴有骨折块对腰椎管神经组织的压迫,有时还伴有硬膜破裂及椎板内马尾神经卡压,需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作者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合并椎板内马尾神经卡压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1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诊断福州总医院朱建平,涂卫东颜普明审校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rernousTransformation)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部分阻塞后,在其周邮政编码510515解放军97医院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的再通。以往认为...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按照症状、复位情况、术前、后X线比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5年,平均(27±3)月。术前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间歇性跛行21例消失,2例减轻,下肢皮肤感觉迟钝大部恢复。1年融合率94.6%(35例),2年融合率97.3%(36例)。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9例,可3例,无钉棒断裂并发症。根据JOA评分法测定,术后明显优于术前。结论内固定系统结合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能够获得解剖复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