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5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45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802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心脏扭转及节段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iE33超声显像仪,X3-1探头,及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M3S探头,对20例心脏移植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20例中有2例(10%)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而心脏移植组20例中有8例(40%)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将心脏移植组分为A组(心尖部呈逆时针旋转)和B组(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心脏移植A组前间隔、后壁、下壁及后间隔心尖部旋转角度收缩期峰值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心脏移植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收缩期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均<0.05),A组和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率收缩期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峰值旋转率舒张早期峰值及舒张晚期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A组明显增高(P<0.05),而A组与正常对照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峰值旋转率舒张早期峰值及舒张晚期峰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A组和B组的位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左室扭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及A组低(P<0.05);心脏移植A组和B组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16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12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12-SD)、6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6-SD)、16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16-Dif)、12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12-Dif)、6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6-Dif)以及经心率校正的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快速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室扭转及各节段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932.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二维应变和扭转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为左室正常构型(LVN),30例为左室重构(LVR),另选取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STE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峰值扭转角度(Ptw)、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等容解旋率(IUR)、收缩期扭转峰速度(PTV)及其达峰时间(tPTV)、舒张期解旋峰速度(PUTV)及其达峰时间(tPUTV).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及LVR组的GLS、IUR减低,Ptw、PTV、PUTV增加(P〈0.05);tPtw有延长趋势,GCS有增加趋势(P〉0.05);此外,LVR组的GRS减低,tPUTV延长(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的IUR、GLS进一步减低,GRS减低,Ptw、PTV、PUTV进一步增加,tPUTV延长(P〈0.05).结论 STE技术通过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的二维应变和扭转特征,可敏感反映左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3.
北京城区综合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发生及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06-2009年北京城区综合医院1630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等进行追踪调查。结果:①2009年高学历、高收入、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数高于2006年;②2009年倦怠状况好于2006年,高度倦怠发生率在EE、DP维度下降,PA没有变化;③精神质人格、神经质人格、工作性质、工作期望、人际关系应激、支持、交谈、年龄是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的影响因素;④倦怠组血液皮质醇含量高于非倦怠组。结论:①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明显改善;②重视人格特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③积极推进护士群体的支持性团体建设。  相似文献   
934.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实验犬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左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14只健康杂种犬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结扎即刻、30 min、120 min、180 min及再灌注即刻、60 min、120 min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室心肌等容收缩期径向加速度和圆周加速度。结果缺血节段的等容收缩期圆周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自梗死30 min开始降低,且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低(均P0.05);恢复再灌注后,各梗死节段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逐渐升高(均P0.05)。结论二维STI技术所测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可定量评价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35.
<正>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是指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追踪心肌回声斑点的运动轨迹,自动计算出斑点的参数。左心室心肌扭转指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沿左心室长轴的旋转运动,其可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本研究应用STI评价左心室心肌扭转和旋转角度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征,并分析其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  相似文献   
936.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右室心肌功能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6例,均于化疗前1 d及化疗2、4、6周期后1 d行3D-STI检查及99mTc-MIBI和18F-FDG双核素显像检查,测量其三尖瓣环收缩期血流速度(S)和位移(TAPSE)、右...  相似文献   
937.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子痫前期患者左心功能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3例子痫前期孕妇,根据其是否合并左心功能损伤分为子痫前期组82例和合并组61例,另选同期体检正常的妊娠期孕妇4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和3D-STI检查,并检测血清Ca+、内皮素、心脏型脂肪酸...  相似文献   
938.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病死率超过25%[1-2]。虽然国内外指南[1-2]给出了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最新定义及相关诊疗策略,但指南中并未提及有关脓毒症心肌病的最新定义及相关诊疗。目前脓毒症心肌病定义尚未完全统一,因不同定义导致统计出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差异较大,目前也缺乏脓毒症心肌病在大样本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939.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省(市)8个县(区)2008年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2.7%,涂阳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0.6%。家庭密切接触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关系以及是否与患者居住同一房间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涂阳肺结核家庭密切接触者调查是早期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应及时进行结核病筛查和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40.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硬结≥20 mm或局部伴有水泡等)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拍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