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239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949篇
预防医学   51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72篇
  9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应变延迟指数(strain dyssynchrony index,SDI)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患者术后反应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和斑点追踪成像测定25例CRT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左室同步性和左室收缩功能。长轴SDI、径向SDI和圆周SDI分别通过左室长轴、径向和圆周应变峰值与收缩末期峰值差值之和的平均值计算得出;同时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的变化,CRT临床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CRT超声心动图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15%。结果在评估CRT患者术后反应的3种SDI中,径向SDI≥6.6%时,预测CRT有反应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3%,曲线下面积0.88(P〈0.001);圆周SDI≥3.2%和长轴SDI≥3.5%时,预测CRT有反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和0.76(P〈0.05)。3种SDI均阳性预测CRT有反应率为100%,且它们均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相关。结论径向SDI能较好地预测CRT患者术后反应,而联合使用3种SDI更能准确评估CRT患者术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左心房压力和功能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功能关系,为临床CHD的治疗提供更有效信息。方法对30例PCI术治疗的CHD患者分别在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月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_(max))、最小容积(LAV_(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及晚期速度峰值(A);采用TDI测量并计算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左心房平均压力(mLAP)、E/A及E/e’;采用2D-STI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及晚期左心房各壁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另选3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率30%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LVEF、LAPEF、E、E/A、e’、mSRs、mSRe、GLS均下降,A、E/e’、mLAP、LAV_(min)、LAV_(max)、LAV_(pre)、LAAEF、mSRa均升高(P0.05)。CHD组PCI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PCI术后3月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E、e’、E/A、mSRs、mSRe、GLS、LVEF、LAPEF均上升,A、E/e’、mLAP、LAV_(min)、LAV_(max)、LAV_(pre)、LAAEF、mSRa均下降(P0.05)。CHD组PCI术后3月mLAP与GLS、mSRe、LAV_(min)、LAV_(max)、LAV_(pre)呈正相关(r=0.548,0.871,0.851,0.858,0.857,P0.01),与LVEF、E/A、mSRa、mSRs、LAPEF呈负相关(r=-0.800,-0.884,-0.898,-0.829,-0.427,P0.05)。结论 CHD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功能在PCI术后3月较术后1周、术前明显改善;左心房压力与功能变化可以综合反映CHD患者PCI术后左心房及左心室功能改变,二者功能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应用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4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左室形态结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5%的T2DM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4D-STI检测两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SL)、左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SC)、左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SA)、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SR)、左室整体扭转角度(GTA)及各分节段牛眼图。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以及糖尿病组的整体应变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的GPSL、GPSC、GPSA、GP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方向的应变中,大部分节段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以下节段外:纵向应变中的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圆周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侧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心尖部,面积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心尖部,径向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心尖部。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GPSL的绝对值(R=-0.79)、GPSA的绝对值(R=-0.45)、GPSR(R=-0.50)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左室心肌损伤在糖尿病早期即已出现,心肌损伤的程度与血糖控制的情况有关,4D-STI可方便、快捷且客观、准确地评价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刘敏  田新桥 《心脏杂志》2014,26(1):117-120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评价心肌局部功能及心肌运动同步性的新技术,其没有角度依赖性,优于组织多普勒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2D-STI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功能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室心肌功能与心外膜脂肪厚度(EA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切面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各节段纵向应变值,比较2组右室收缩期各节段纵向应变值差异,以及糖尿病组EAT与右室收缩期各节段应变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EAT显著增厚,右室游离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EAT与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值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3、-0.49、-0.57、-0.59,P0.05),EAT与低密度脂蛋白(LDL)、BMI呈正相关(r=0.55、0.4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是右室收缩期心肌纵向应变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右室心肌功能受损,EAT越厚,右室心肌功能受损害更为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EAT与右室心肌结构和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近几年,斑点追踪技术在国内已初步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评价心功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起搏治疗前后指导以及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做一综述,以促进其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社区人群左心房应变率,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社区人群,共708例脱机处理,根据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二尖瓣环组织、肺静脉血流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分组:A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B组(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受损组)、C组(左心室舒张功能中/重度受损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左心房应变率峰值SRa。结果:①B组、C组SRs较A组降低,分别为(1.07±0.35)s-1、(0.90±0.24)s-1和(1.12±0.28)s-1(P<0.01),B组、C组SRe较A组亦明显降低,分别为(-0.79±0.35)s-1、(-0.65±0.29)s-1和(-1.02±0.33)s-1(P<0.01);SRa在B组高于A组[分别为(-1.60±0.58)s-1和(-1.48±0.47)s-1,P<0.05],亦高于C组[分别为(-1.60±0.58)s-1和(-1.24±0.48)s-1,P<0.01],且C组显著小于A组[分别为(-1.24±0.48)s-1和(-1.48±0.47)s-1,P<0.01]。②SRs、SRe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8和-0.366,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率,可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