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18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86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21.
本文报道了应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出血和狭窄120例。其中溃疡急性穿孔82例,溃疡大出血10例,溃疡性狭窄致梗阻28例。随访时间9为0.5-15年。复发溃疡3例(1.7%),其中2例经药物治疗疡迅速愈合,复发狭窄1例(3.6%),行胃窦切除而愈。按visick分级I组92例(82.1%),Ⅱ级13例(11.6%),Ⅲ级4例(3.6%),Ⅳ级3例(2.7%),I级和Ⅱ级  相似文献   
22.
电刺激膈神经中枢端引起降压反应的外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刺激麻醉家兔膈神经中枢端呆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此降压反应不能被剪断双侧迷走神经所阻断;但可被静脉注射心得1.0mg/kg部分阻断;也可被静注射酚妥拉明2.0mg/kg部分阻断,去除缓冲神经后其降压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CT和MRI是研究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解剖和神经病变的重要方式,软组织肿块在MRI图像上有特征表现,CT则对骨质的改变十分敏感.就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正常解剖、影像学检查技术和部分神经病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12例发生VVR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VVR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PAD介入治疗中应重视VVR,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5.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变性病,65岁以上人群约1%~2%患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姿势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缺失及胞质内包涵体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性改变,其他病理改变还包括蓝斑、基底核、下丘脑、大脑皮质、迷走神经背核、中枢及周围自主神经核的病变。病因至今未明,但认为可能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活性氧产生过度、环境毒素、遗传因素有关,但没有单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释发病机制,多数人认为可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刺激犬的颈迷走神经外周端时可引起心动过缓,而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则逐渐减弱,表现为心率逐渐恢复(但比对照慢)。刺激后DBP立即下降,而SBP系逐渐下降,且下降程度没有DBP大。在刺激时及停止后均出现ES,其分别占刺激次数的47%和53%。在刺激停止后出现PVT(平均加速24.5次/min),PVT期间R波和BP波数不等,SV和BP轻度降低。LVET缩短和PEP/LVET比值升高,出现ES时,SV和BP较ES前显著降低。反映PVT时心脏功能降低。PVT的要理不太清楚,本研究表明反射性迷走撤退在PVT中不起作用。Q-T/Q-S_2比值增大是CA释放的间接证据。心得安可减弱PVT,阿托品可增强PVT,说明PVT由迷走静经释放CA所致。  相似文献   
27.
实验在164只家兔身上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腹部迷走神经(AVN)的冲动如何从外周传向延髓;在延髓内投射分布的特征;由AVN涛发的内脏—躯体肌反射(VSR)的性质以及针刺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我们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TCA)术后拔鞘管时 ,给予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止痛 ,对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将观察的结果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PTCA及支架植入术 ( CS)1 41例 ,冠状动脉造影 ( SCA) 3 80例 ,共 52 1例 ,其中男 3 60例 ,女 1 61例 ,年龄 2 5~ 75岁。1 .2 方 法 将 PTCA及 CS和 SCA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 A组、B组和 C组 :A组为 PTCA和 CS患者在术后 4h拔鞘管前用 1 %利多卡因在鞘管周围及周围组织局部浸润麻醉后拔鞘管 ;B组为 PTCA和 CS患者在术后 4…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简化迷切 +毕I式吻合 (RSV +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DU)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93~ 2 0 0 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 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 +HG10 0例 (62 5 % ) ,常规胃大部分切除 +毕I式吻合 (SG) 60例 (3 7 5 % )。随访 7年 ,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 RSV +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RSV +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 6%和 2 % ,SG组分别为 3 0 %和 2 5 %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96%的RSV +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 1~ 2级 ,其中 70 %为 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1级为 43 % ,与RSV +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SV +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 ,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 ,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0.
心房迷走神经末梢乙酰胆硷囊泡释放情况的电镜图像立体学定量分析是观察迷走神经活动的良好指标。将35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五组,在家兔胆总管结扎五天后,模拟临床胆总管良性完全性梗阻伴胆红素血症的动物模型,以胆囊牵位为刺激方法,观察其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左心房肌透射电镜照片立体学量分析发现,药物治疗组的乙酰胆硷囊泡的数密度和体密度均明显高于非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