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007篇 |
免费 | 13076篇 |
国内免费 | 49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67篇 |
儿科学 | 1802篇 |
妇产科学 | 3107篇 |
基础医学 | 6424篇 |
口腔科学 | 3995篇 |
临床医学 | 67297篇 |
内科学 | 19675篇 |
皮肤病学 | 1231篇 |
神经病学 | 7362篇 |
特种医学 | 1110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0篇 |
外科学 | 45759篇 |
综合类 | 120364篇 |
预防医学 | 22900篇 |
眼科学 | 10072篇 |
药学 | 50733篇 |
1518篇 | |
中国医学 | 22693篇 |
肿瘤学 | 57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775篇 |
2023年 | 8106篇 |
2022年 | 9680篇 |
2021年 | 15647篇 |
2020年 | 11540篇 |
2019年 | 9495篇 |
2018年 | 4202篇 |
2017年 | 8352篇 |
2016年 | 8852篇 |
2015年 | 10253篇 |
2014年 | 19427篇 |
2013年 | 19092篇 |
2012年 | 23498篇 |
2011年 | 24966篇 |
2010年 | 23579篇 |
2009年 | 22119篇 |
2008年 | 24184篇 |
2007年 | 21463篇 |
2006年 | 19600篇 |
2005年 | 21323篇 |
2004年 | 17318篇 |
2003年 | 16448篇 |
2002年 | 12661篇 |
2001年 | 10478篇 |
2000年 | 7503篇 |
1999年 | 6126篇 |
1998年 | 4830篇 |
1997年 | 4396篇 |
1996年 | 3819篇 |
1995年 | 3192篇 |
1994年 | 2479篇 |
1993年 | 1513篇 |
1992年 | 1264篇 |
1991年 | 1195篇 |
1990年 | 892篇 |
1989年 | 892篇 |
1988年 | 231篇 |
1987年 | 259篇 |
1986年 | 163篇 |
1985年 | 88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176-1180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内急性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因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高龄患者的资料。男性36例,女性54例,年龄80~92岁,平均(81.84±2.54)岁。收集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术后1个月内急性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4.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1例,手术切口感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谵妄2例,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统计分析显示术前高血糖(P=0.039)和术前合并脑部疾病(P=0.047)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心肌梗死及谵妄等并发症的可能。术前合并血糖高或脑部疾病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疑难病杂志》2019,(2)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1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BPH患者5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性功能问卷表(MSF-4)评分与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对各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以10岁为一年龄组,506例分成5组,LUTS总体评分为13.58分,可信区间为6.41~24.58分;IPSS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 548 P=0. 008);506例BPH相关的LUTS中,轻度42.24%、中度36. 21%、重度25. 51%;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IPSS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 751,P=0.025);与MSF-4评分亦呈正相关(r=0.185,P=0.005),与QOL评分呈负相关(r=-0.158,P=0.032),但相关性较小。结论前列腺增生相关的LUTS严重影响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年龄越大,下尿路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加服益气活血托毒法在肛瘘术后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肛瘘术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加服益气活血托毒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总分为(2.17±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9±0.75)分,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术后采用益气活血托毒法,疗效较好,内外兼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排监测目标靶向液体治疗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ASA 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CVP及ABP指导输液30例,B组监测心排指导输液30例。分别记录A、B两组患者诱导后3 min (T1)、俯卧位后3 min (T2)、冲水30 min(T3)、冲水60 min (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前和术后的血乳酸值(lac)以及总输液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T2、T3、T4各时点MAP数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的输液量比A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乳酸值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俯卧位后各时间点HR均未发生显著改变(P> 0.05)。A、B两组患者俯卧位后各时点MAP数值均下降,与俯卧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更多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开展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60例鹿角形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期经皮肾镜联合二期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一期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S.T.O.N.E评分、血红蛋白(Hb)下降量、结石去除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52.01±9.00)min短于对照组的(70.65±8.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34±16.05)ml少于对照组的(80.05±12.8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O.N.E评分(6.92±1.11)分低于对照组的(8.89±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下降量(1.31±0.41)g/dl小于对照组的(1.92±0.51)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去除率9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3%(1/30)低于对照组的2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进行治疗时,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输血杂志》2019,(6)
目的探讨换血术对新生儿相关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实施单次换血术的106例新生儿,通过病历系统回查相关资料,记录新生儿性别、出生方式、胎龄、入院年龄、体重、病因、换血术红细胞血浆比、补钙情况、动脉置管部位,换血术前、换血至总量一半时、换血术结束的血常规、肝功、电解质、血糖值等。结果换血前后血清钠、总二氧化碳、乳酸、血红蛋白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血清钙、血清钾、白蛋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及血糖显著升高(P<0.05);换血后血小板减少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换血术能快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换血术并不增加低钙血症发生率,不建议常规补钙;应密切观察各项检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
刘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4):127-131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应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78例,采取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手术治疗,B组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含血肿、肠梗阻、尿潴留、肠道损伤、术后感染)炎症因子变化、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手术治疗后B组炎症因子浓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B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应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较传统疝气修补手术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